智慧学习环境下多媒体运用与学生认知心理融合研究
2021-01-02安徽省宿松县教育局吴学俊
安徽省宿松县教育局 吴学俊
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学习能力的本质是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习策略经过一系列内化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认知结构。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认知结构是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经验系统,是可以在后天学习中获得的。认知心理学认为,在认知结构的影响下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养成个性化的学习能力。为此,文章结合初中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就如何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认知结构进行策略分析。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创建学习情境
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未知的渴求从而生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通过巧妙的情境设计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冲动。
比如在说明文《苏州园林》学习之初,学生表现出的学习兴趣可能会比较冷淡,加之未曾有过苏州园林的游览经历,他们无法对苏州园林的美产生直观感性的认识。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文本发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一个课前学习情境,作这样的导入:“有一句谚语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足以见得苏州的美丽名动天下,同时还有一句是‘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其中则反映的是苏州园林的美丽超凡绝俗。那么,我们不必等待了,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苏州园林究竟是怎样的美!”随后,教师为学生播放苏州园林的图景视频,在展现精美画面的过程中配上教师充满感情的解说,引导学生置身美轮美奂的园林美景中,让学生变得兴奋起来。在学生感叹苏州园林的美丽的时教师让学生以“苏州园林真美,美在哪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踊跃发言,畅想无限,一时间,课堂上声色齐全,逸兴遄飞,苏州园林究竟如何美丽?惹得师生一探究竟的兴致盎然不败。
二、善用多媒体技术,强化有意注意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习专注力
皮亚杰将图示概念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皮亚杰认为,儿童接受外界的影响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过程,而应该是一种主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通过同化和顺应来使得自己的内部认知出现变化,达到平衡。该理论关注学生对外部知识的加工和自主构建,这一点和多媒体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内核是一致的。
多媒体课件能够使得中学语文教学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多媒体课件是按照一定教学思想,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来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加工的。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形式能够将生活的情境放置在课堂环境中,从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拨动学生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养成学生主动观察、认真思考和分析归纳的能力。比如在学习《春》的时候,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舒缓的音乐,同时展现春天的景象,在声色和谐的氛围中我们发现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就是学生心中春天的气息。这样的操作,就是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合理地把握学习节奏。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让教学方法丰富有效
依托多媒体技术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对传统教法、学法的革新,打破学习局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一,设置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强调在学习内容和求知心理之间设置疑问的屏障,让学习者陷入一种“有目的但是不知道如何表达的心理困境”。问题情境是一种常见的情境,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达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动物游戏之谜》的时候,教师设计了“动物为什么会有游戏?游戏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两个问题模块,使用两组多媒体图片来向学生展示动物游戏图片和打闹的短片,引导学生通过多个感知器官来了解被说明的对象,从中获得真切的感受。第二,借助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在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下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导学生更加认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从而打破以往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比如在学习《再别康桥》的时候,考虑到诗人的时代生活与当下时代环境的差异,学生缺乏生活和情感体验,对诗歌中的一些词句理解存在难度。因此,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准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难点。教师若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将诗歌中的难以理解的文字和注释进行介绍,以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含义,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情感体验。若顺势展示更多古今中外表达“离别”主题的诗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鉴赏,则学生的理解会更明白清晰。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有意注意
培养学习专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传统意义上的黑板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困倦,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同时外界环境客观上对学生存在干扰。在说明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专注力不够就是一种典型的表现,此时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排除干扰。
如《苏州园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放这节课前半部分的图景视频让学生欣赏,后半部分可以选择几个特色突出的景点来展现,如亭台轩榭、假山造石、花草树木等。这样有策略、有层次、有重点的教学会排除一些不必要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干扰,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文本结构,理清线索,进入文境。
三、创设信息环境,培养创新思维
(一)利用影音渲染,激发学生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盖过世界的一切,推动社会前进,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在语文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文本语言,大胆地进行想象。
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声情并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比如在学习《宇宙的边疆》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大型科学电视系列片《宇宙》的节选内容,在播放纪录片的时候向学生介绍宇宙、星系、太阳系和行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对奇妙的宇宙产生无穷尽的遐想,让学生思考自己是在宇宙的中心还是边缘,宇宙的边疆是在哪里。这样的活动形式能够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
(二)助力文本朗读,训练学生想象力
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而丰富的情感体验是思维活跃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情感体验就无法启迪学生的思维。利用多媒体技术集合图像、声音、文字为一体的信息处理优势,可以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文本的美妙。
比如《听潮》一文的学习,可以在课件上进行这样的导入设计。以月牙岛以及海面为背景,配以《圣母颂》悠长、宽广的旋律,营造出深沉厚重的气氛,教师适时朗读导入语“每当我们漫步海堤或者徜徉海滩的时候,你可曾从大海那喃喃细语中,从它那如痴如醉的倾吐或者咆哮中,领略大海深沉而丰富的内涵……”对于富于变化的海潮,则通过播放视频,为学生提供立体画面,每一个阶段的变化都呈现动态的影像、音乐和文字,而后组织学生采取听读、诵读、品读的方式来领悟文本内容。其中,诵读又采用个别诵读—小组诵读—整体诵读的形式。通过多形式、多角色、反复诵读,让学生获得最真切的审美体验。
(三)借助多媒体平台,锻炼学生口表能力
在多媒体平台的支持下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能力,学习文本不仅是借助文本学习语言,而且也是学习作者的思想、思维。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为学生创设出方便口语表达的演讲平台。比如以《我的业余生活》为话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学生业余生活的群像,之后抽取学号让学生观看视频后上台通过口语作文的形式来描述自己的业余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口头作文完成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台上学生的语音、语体、内容进行评价,教师从对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进行总结,及时纠正学生的口语表达缺陷。
四、结束语
智慧学习环境下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为学生学习创设了多元化的学习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认知心理能够得到更好地促进和发展。文章结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就如何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创设学习情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更好地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引导开展学生个性化学习,培养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