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在重大突发事件下的宣传安排和舆论引导*

2021-01-02苏州城市学院庄炜

区域治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群体

苏州城市学院 庄炜

随着网络社交平台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日趋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够影响公众话语体系的强大力量。重大突发事件往往会伴随着网络舆情不断发酵。在此情况下,党和国家对网络舆情治理和应对工作,不仅成为合理及时处突的先决条件,更成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标准尺度。那么,对于“新闻富矿”的高校而言,如何在这场看不见的“舆论战”中把握主动权,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占据舆论引导、思想教育的传播制高点,就值得重点思考和探索。

我们先来看一看新时代网络舆情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特性。

(1)传播迅速且难以预测。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微信、抖音、小红书等等新兴网络媒体在以“0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使用。这些新媒体平台信息发布周期更短,发布时间更快,再加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推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呈倍增之势。突发事件产生后的每一个节点都可能爆发出校园舆情,而其中任一环节的处理不及时或者失误都可能会引爆学生的集体情绪。

(2)自媒体时代的全民参与。网络世界的自由环境创造了一个全民社交的新时代,大学生习惯使用社交平台进行意见表达、情感宣泄和信息传播。在这个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变得越发便捷,而社交平台的交互特征直接促成了舆情的叠加发酵,这就容易造成突发事件中“沸反盈天,众声喧嚣”的现象。

(3)泛滥的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网络社交具有匿名性、低成本以及趣味性等特征,这种低门槛的随意性使得大学生传递信息更为快速,也使得社交平台上传播的信息真假难辨。面对网络谣言,大学生为了标新立异或者引起关注,在还没有等到权威部门的证实或辟谣前,就将相关信息进行转发,甚至在原有信息上进行“加工”和“渲染”。与此同时,这种非理性的言论由于迎合了当下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而“广为流传”。这种迎合从众的行为往往容易发展为校园内的“集体狂欢”。以上两点原因叠加,就会影响到真相的披露和事实的彰显。

我国将互联网视为重要的社交平台。尽管西方有些国家一直在批判我国相对严格封闭的网络环境,但不可否认的是根植于我国网络环境的舆论已经变得极易发酵和传播。近十年来,随着“大物云移”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我国舆论产生的发源地和舆论传播的主渠道,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日益贴近。与此同时,网络舆论暴露出的可信度差以及燃点低等特点也愈发困扰我国的互联网环境。

我国互联网发展时间短以及管理相对滞后等短板造成了网络舆论的“可信度差、传播力强、燃点低”等特点。从1994年起,我国紧跟世界互联网技术前进的步伐,逐渐与世界发达国家缩小差距,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突破9亿大关。但在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对互联网监管力度不足,相关的政策法规没有及时规范。网民已习惯于在宽松的网络环境中发表观点而不承担后果,突然加码的网络监管会带来网民的抵制。

那么,对于突然发生且难以控制的网络舆论,我们更应该分类对待,加强引导。党和国家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态度,对由此产生的网络舆论后续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也关系着及时处突的顺利与否。近年来,各级政府将网络舆论作为倾听参政意见以及关注民情民意的主要途径,相应地,高校内部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官方或者学生自发的新媒体平台。网络平台数量的日益增长也助长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网络发表极端言论的嚣张气焰。鉴于此,对于网络舆论,我们在高度重视的同时,必须具体分析、分类对待。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要旗帜鲜明地“提倡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反对偏激、极端的网络言行,给学生带来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那么,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和社交需求的聚集地,每时每刻都有大量信息交汇,而学生群体具有一打开网络“智商归零,情商爆表”的特点,因此和学生打交道时“拉一拉就是朋友,推一推就是敌人”。所以信息发布应该快讲事实,重讲态度,诚讲措施,慎讲结论。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网络舆情,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党宣部门应该及时准确了解这些信息的发生情况以及快速处理好这些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舆情发酵的不同时期,加强舆情早期的监测与预警、舆情中期的处理与引导和舆情末期的恢复与反思是提升网络舆情治理水平,增进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舆情早期的监测与预警

(一)强化师生互动,建立舆情监测体系

学生是校园的主体,应该发挥学生在校园舆情监测体系中的主动作用。充分发动各级学生骨干以及学生党员参与校园舆情治理。学生工作干部应该把学生群体间的舆情管控当作常规工作来抓,并落实到班会、团日活动、党日活动以及谈心谈话等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去。专职辅导员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思政的重要性,并把校园舆情监测作为网络思政的一个重要抓手,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动向,及时掌握舆情信息,能够通过新兴自媒体平台加强师生互动,积极开展思政教育。高校要加强智慧校园建设,要重点突出大数据、云计算等功能,全方位监测、分析和评估校园内出现的热点新闻和焦点事件。

(二)推动协同治理,强化舆情应对方案

从学校或者职能部门层面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以及信息发布机制等的顶层设计。从院校领导层面,应该形成主要领导负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从层级上,建立起“校-院-班”三级舆情应对体系,在班级内建立“民管联络员制度”,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意识,实现舆情发生后的及时跟进以及快速处理。从条块上,高校职能部门应和各二级学院建立起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学校对外宣传归口部门应该牵头加强舆情应对方案,定期分析舆情,研讨应对策略。党宣部门应该和学工部门加强联动,主动联合校内外媒体、学生群体中“意见领袖”、网络大V以及普通网民等多方力量,增强舆情应对的科学性。

二、舆情中期的处理与引导

(一)创新引导方式,强化舆情主动治理

面对网络上或者学生群体间传播的不实报道,要敢于亮剑发声,既要在学生群体中及时指明谣言,还要准确告知真相。在舆情处理上,还要争取主导权,在学生群体中培养一批政治过硬、立场坚定的“意见领袖”,让学生参与发声,发挥“意见领袖”在学生群体中的公信力,促使舆论向理智化方向发展;要进一步畅通舆情疏解渠道,建立学生向上反映问题的机制,多层次多范围的开展座谈会,多角度的听取学生群体的意见,拓宽主流声音的传播渠道,对于学生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建议,要合理采纳并付诸实施。

(二)把握处置时效,主导舆情正向发展

舆情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面对这一特性,要善于把握时效,积极转化思维,把风险化为可能的机遇。在舆情早期阶段,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不能让虚假言论占据校园头条。高校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校内校外、网上网下、大事小事。高校党宣部门要树立融媒体观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管宣传原则,对全校范围内的校园媒体按照“谁建立,谁负责;谁发布,谁审核”的原则实行备案管理,要有效整合全校各级媒体资源,打造主流声音的立体传播网,让学生群体“平时信得过,遇事想得起”。

三、舆情末期的恢复与反思

(一)夯实管理基础,营造网络舆论生态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网络空间日益成为大学生群体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建设好精神家园,需要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当前,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要不断强化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底线,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守法意识,要开展多层次多范围的网络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的辨别力,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网络非法外之地”。其次,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应该熟悉了解在学生群体中较为流行的新媒体平台,增强全媒体平台的应用,整合校内媒体资源,合理运用微博、微信等工具发布实时信息,并用一网做总汇(专网)。

(二)优化监管手段,防止舆情触底反弹

学生群体参与新闻评论与传播使公众的表达权和话语权得到了彰显,同时也在改变着网络舆论的生态环境,影响着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展进程。因此,高校有关部门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舆论监督角度和模式,与学生群体的理性需求对话,关注学生群体所关注的,监督学生群体需要监督的,打通校方与学生间的舆论场,充分发挥新闻专业素养,提供权威的信息素材,重新建构校园媒体公信力,防止网络舆论死灰复燃。

总的来说,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阵地和社交需求聚集地的高校而言,宣传思想和舆论引导十分重要。因此,能否做好思想宣传工作,能否通过自媒体等新型网络平台做好舆论引导,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发展,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本质要求。对此,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校思想宣传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高校各项事业的绝对领导,牢牢掌握高校思想意识的主导权,增强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使其深入人心,赢得群众。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群体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不容忽视的校园“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