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之治”的特点生成与显著优势
2021-01-02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媛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媛
“‘中国之治’是十九大以来理论回应中国治理实践的最新成果。”它在中国革命与改革的实践历程中产生发展,具有强烈的中国色彩,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的治理理念、治理方略、治理愿景。”[1]“‘中国之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中国治理体制和中国治理道路,它体现着解决发展问题的中国智慧,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2]“中国之治”下产生的高效治理模式,推动着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向现代化更好迈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社会主义改革下的自我完善能力。[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我们国家应该坚持与发展怎样的国家治理制度,这是我们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对于国家制度的一次全面总结与剖析。基于此,了解“中国之治”的特点生成与显著优势,才能进一步了解它的价值内蕴。
一、“中国之治”的特点生成
“中国之治”的内容丰富,包含“中国之治”的治理历程、治理逻辑、治理智慧、治理体系以及它所开辟的新境界等。以“中国之治”的特点生成,初步探索“中国之治”的人民性、科学规律性、民族性、现实发展性,进一步明确我国国家治理体制与治理道路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中国之治”具有人民性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
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现代化治理背景下,党时刻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主体地位,最大程度上了解人民群众对于当前制度发展的需求,解决阻碍人民群众发展的制度障碍,才能让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这是鲜明的价值导向,也是完善中国制度最核心的要求,体现了“中国之治”的人民性。
2.在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中国制度的保障功能与进步因素是推动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前提。在中国制度的引导下,人民群众在各行业各领域可以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与祖国和时代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人民在努力提高生产力的社会空间中实现自我价值并创造社会价值,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同时得到满足,促进了全面发展,体现了“中国之治”的人民性。
(二)“中国之治”具有科学规律性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经过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运用规律的、逻辑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灵活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社会的发展中。因此,“中国之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科学规律性。
2.科学的制度使生产力要素集中优化配置
(一)综合性。第一,是美术和音乐的结合。如果说美术是一种视觉盛宴,那么,音乐则是一种听觉盛宴。当小学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时,就可以将视觉盛宴与听觉盛宴结合起来,并在视听结合的课堂氛围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凸显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综合性。
中国制度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制度运行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安排下,能够把各种生产力要素集中起来进行优化配置,充分激发潜力,以提高或达到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从改革开放的实践走来,我们国家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社会主义国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能够通过科学的制度合理高效地配置生产力要素,体现了“中国之治”的科学规律性。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要有明确目标且以动员全社会为基础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具有超强整合能力、强大动员能力和高效执行能力,全国人民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能为实现某个目标发挥出巨大的社会动员力量。在历史和现实面前我们经受住了很多重大考验,如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发生后,在3年内就完成了全面灾后重建;面对国际经济贸易壁垒与挑战,我国以扩大内需为主,实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经济方案,扛过了压力,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同时,我国在太空领域、高速铁路领域、深海领域等多个领域创造了多项记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国家基本实现了高效、及时地控制疫情,甚至为世界提供了防治经验,彰显了我国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体现了“中国之治”的科学规律性。
(三)“中国之治”具有民族性
1.来源于深厚的历史底蕴
从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积淀中,我们获取了安邦治国的灵感,并汲取了有效养分,为“中国之治”加深了历史底蕴,寻到了根系脉络,丰富并滋养着“中国之治”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体系与制度作为国家发展的保障,这是由我国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传统、革命传统及社会发展历程决定的,这离不开中国这片土壤,在这基础上形成的治理之道才是能被中国人民所理解与接受的,才是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4]中国制度从历史中吸取养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借鉴“仁”“礼”的治国之道,明确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人民”中心思想。进入近代以后,在实践探索中寻求着适合本国发展的治理体系与国家制度。中国制度不仅立足于国家的社会主要矛盾与问题,而且在长期探索中与中国历史传统相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宝贵经验为现今国家制度的完善提供溯源之基。因此,“中国之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体现了“中国之治”的民族性。
2.来源于中国的具体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积极探索有效的国家制度,结合具体实践创造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制度。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坚持持续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实现时代化、现代化、大众化。因此,“中国之治”来源于中国的具体实践,体现了“中国之治”的民族性。
(四)“中国之治”具有现实发展性
1.符合中国国情实际
中国当前的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最大的实际。国家制度的完善发展都必然围绕着具体国情实际着手。
首先,我们国家现在处在“现代化冲关期”。在未来三十年,我国要打牢基础,循序有力地向着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前进,这种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全领域的现代化、全民的现代化,我国在这个目标下实行的各项制度将为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保障。其次,我国处于快速发展与矛盾积累交织期。我们存在着产业升级问题、结构转型问题、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矛盾并发问题,制度的正确与导向是解决问题与矛盾的关键所在。最后,我国处于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前期,落后贫穷的我们为了追求经济发展,更加追求发展的速度,没有兼顾好发展质量与结构的优化。进入新时代,我们站在全新的方位,我国经济转向中高速增长,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了重点,我们追求更高质量更好结构的经济发展目标,制度的运行为目标转变提供了动力,“中国之治”符合中国国情实际,体现了其现实发展性。
2.符合时代发展实际
我国作为当前最大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通过自身奋斗日益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受到世界的瞩目。但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并且国家安全压力增大,我国在国际上的舆论主导远远不够。我们更需要用“中国之治”让世界看到中国制度、中国道路的巨大优越性,在实践中以发展成就自己,被国际所广泛认同。中国以自己的发展影响世界,使更多希望发展的国家看到希望并借鉴参考,我们的“中国之治”能为时代提供更多积极因素,“中国之治”符合时代发展实际,体现了其现实发展性。
“中国之治”之所以具有中国特色是因为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传统,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的具体结合,来源于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国之治”在中国本土的民族环境中成长,在世界的浪潮中经受住检验,这是其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
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间,我国国家制度的优势充分彰显,经济迅速腾飞、政治民主发展、社会稳定良序,人民的需求得到了大幅满足。总的来说,“中国之治”彰显出了巨大的领导优势、力量优势、速度优势和目标优势。
(一)领导优势,即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领导主体的优势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在百年历程中,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伟大飞跃,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作为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体现了“中国之治”的显著领导优势。
(二)力量优势,即紧紧依靠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
依靠力量的优势在于,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同时紧紧依靠人民在社会革命、改革、建设中发挥优势与作用,集中力量办成了许多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在发展完善中都经过人民同意,在实践中由人民推动制度的执行落实,人民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检验其科学合理性。依靠人民的力量推动制度健全并获得人民认同,体现了“中国之治”的显著力量优势。
(三)速度优势,即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过程的优势在于速度优势,主要集中体现于在中国先进的制度下,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及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风雨中,以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不断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使社会活力的进步因素争相释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现如此巨大的成就,必然与“中国之治”相联系。国家对社会、科技、教育的投入非常之大,经济与科技的共同促进让制度发挥了加速的作用,实现了我国生产力跨越式进步。同时,也在不断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社会进步的速度奠定了现代化推进的速度,体现了“中国之治”的显著速度优势。
(四)目标优势,即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
远大理想的优势在于,在中国制度发展完善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每一发展阶段始终有着十分清晰的当前目标及远大目标。从1964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断指引着治理制度与治理体系向着更完善与健全的方向发展,体现了“中国之治”的显著目标优势。
中国的治理体制和治理道路已经发挥了显著的优势,在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途中呈现了巨大的优越性。中国制度是依据我们国家的历史传统实际、国情实际以及世情实际而制定,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利于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围绕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思想而发挥巨大能量。“中国之治”以其人民性、规律性、民族性、发展性发挥作用,具体作用于各项制度,“中国之治”蕴含着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以及逻辑脉络。身处世界大变局的转型时期,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将自己置身于全球发展的大环境中,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更加密切的联系与交流,我们“中国之治”所蕴含的治理经验与价值更会被世界其他追求发展与独立的民族所借鉴。研究“中国之治”的特点生成与显著优势,更加明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深刻内蕴,从而更加坚定制度自信、道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