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提升科研管理服务能力路径研究
2021-01-02新疆财经大学刘子荧晏坤朱斌
新疆财经大学 刘子荧,晏坤,朱斌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高校活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着眼于全校的科研发展理念、发展规划,制度环境和平台建设,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科研组织的管理和运作,直接影响着学校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科研管理服务能力是决定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
一、科研管理服务能力的内涵
科研管理服务贯穿科学研究过程的始终,是各级各类科学研究、科研活动、科研评价等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对外要做好与外界联络和争取资源、资助,对内要做好项目资助前阶段到资助后阶段的全过程管理服务,通过准确把握政策、完善制度进一步释放科研人员活力,为实现科研目标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科研管理服务能力就是科研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在统筹推进内外部全过程管理服务中所需要的能力,包括方向把握能力、管理监督能力、协调服务能力。方向把握能力一方面是指科研管理要从课题设计、内容编排、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各方面[1]强化政治意识、把握方向、把住红线,确保思想意识领域安全,守好诚信底线,确保文化安全。另一方面是指要根据国家和地区新出台的各项政策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各项科研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管理监督能力是指要做好从项目资助前阶段到资助后阶段的全过程管理监督,包括项目、经费、成果、人员、设备、学术交流等内容的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能力是指要将服务学校发展和科研人员作为组织和工作目标,对外要与上级行政管理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其他行政部门、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做好沟通协调,组织开展科研合作。对内要将科研人员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在科研管理各个环节发挥好协调和服务功能。
二、当前高校科研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理念和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1.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持续学习的意识较弱
作为学校重要的边界组织,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既是连接大学与政府、企业的纽带,也是协调校内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桥梁[2],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对科研管理部门管理服务能力具有较强依赖性。随着科学研究高速发展,一些理论、政策、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持续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专业技能等。目前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持续学习的意识不足,对一些重要指导思想、创新理论、国家及区域政策学习滞后,理解不到位,导致科研管理在方向把握,思想意识把关、制度制定、项目下达部门和科研人员互通协调等方面做得不足。
2.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首先是学校的一个行政职能部门,而行政部门在学校内部相当于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3]。近几年,高校在不断探索科研管理“去行政化”的理论和实践,但科研管理部门作为高校的行政管理机关,在科研活动全过程中仍占据主导地位,服务功能发挥不足,缺乏以科研人员为服务对象的意识,没有将服务理解贯彻到科研管理全过程,重立项轻结项、重项目申报轻成果转化等现象仍存在,只完成常规性工作,管理理念创新不足,提供服务的主动担当意识不强。
(二)管理模式守旧,创新不足
1.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是提升科研管理服务能力的重要环节,科研管理人员应当基于国家的重大需求和区域的发展实践,以科研人员的需求为导向,尽可能多地获取各种优势资源,将掌握的政策、信息资源及时更新呈现出来,帮助科研人员及时掌握国家和地区的重大需求及研究前沿咨询。然而从科研管理服务现状来看,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对科研前沿动态信息,各高校科研情况、课题立项情况的深度分析、公开等工作存在不足,科研项目评审、结项、科研活动审批等还主要采用线下受理的方式,使得科研人员对科研趋势反应迟缓,影响科研信息传递、科研管理服务水平提升。
2.科研管理协同能力低
当前科学研究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已经进入了融合的新时代,各类学科需要在融合中实现新的发展,与之密切相关的科研管理方式也要随之变化,不再局限于组织申报、成果认定等过程管理,而是必须更深入地参与到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协同,按照自愿组合、适当引导的原则以项目为纽带做好科研团队的凝聚工作,形成优秀人才聚集的团队效应。然而,现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更多是作为一个组织申报的部门,凝聚、组织科研团队,拓展科研合作机会和范围不够,特别是对于研究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重大、重点项目,科研管理服务仅流于组织申报的形式,未发挥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为科研人员提供交流与协作的平台,帮助科研人员集体攻关、协同作战的职能。
3.科研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2017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使命,“5·17”讲话从顶层指出了科技发展的战略,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为科学研究和科研人员指明了方向。科研人员应以此为遵循,在科学研究中关注国家需求、关注地区发展、关注人民生产生活。然而,现在管理服务中一些评价机制仍不完善,评价指标单一,导致科研人员研究内在动力不足,过于注重研究的功利目的,只是为完成评定指标任务和科研工作量而从事科研。
4.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科研成果转化是科研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科学研究一方面要顺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服务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做好智库建设。另一方面要将科研成果向课堂、向教材、向学生转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目前在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中,工作重心仍然只放在组织各级各类课题申报、成果统计、评奖等方面,对科研成果转化工作重视不够,缺乏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的追踪,缺少科研成果转化的渠道。很多高校还未建立科学开发、企业与市场衔接的机制,还未能将科研成果最大限度地进行转化。
(三)对科研管理人员培育不足
(1)组织相关业务培训和学习较少。加大对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是提升科研管理部门管理服务能力的重要环节,科研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还需要具有对政策的把握和解读能力、较强的思想意识把关能力、必要的专业知识及对外对内的沟通协调能力等。然而,现在高校的科研管理人员准入门槛比较高,但入职后就视同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对相关专业知识、外联沟通的学习培训和机会较少,造成科研管理服务能力不足。
(2)缺乏激励机制,科研管理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随着对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服务水平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任务不断加重,压力也在不断增大,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利用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提高科研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和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然而,目前高校更多是通过科研项目和成果的数量来评价科研人员的工作,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注重结果而忽略管理服务过程。同时,作为高校行政人员,科研管理人员的收入仅与职称相关,与工作情况相关性较小,导致科研管理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职称提升上,在管理服务工作方面投入不足。
三、提升科研管理服务能力的具体路径
(一)更新科研管理服务理念
1.加强持续学习的理念
科研管理人员应及时学习、深入了解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新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及时制定或修订相关制度,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政治学习、党史教育学习等,不断强化自身落实思想意识工作责任意识和能力,在项目选题、内容安排、科研成果转化及学术活动审核等方面把好政治方向,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角度认识和加强科研管理。
2.增强全过程管理服务理念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明确其核心价值,逐步将单一“行政化”管理思维向公共服务和知识服务的理念转型,提升核心服务能力和高校科研竞争力[4]。嵌入式管理服务是要将计划式、目标式的管理向全过程管理转化,管理过程不再局限于设定项目、成果的完成目标、组织申报、成果认定的内容,而是要嵌入到公共服务、知识服务的方方面面。一是通过定期线上线下的调研,及时了解广大科研人员的核心需求以及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科研管理服务的质量。二是完善绩效评价体制机制,加强各级各类项目绩效自评过程管理,及时了解科学研究进展,提供更多帮助和服务。三是建立与需求对接的实践模式,结合地方特色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直接联系,联合组建研究团队,为科研人员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和平台。四是不断深化、充分与对口支援院校联系,围绕自身特色探索与支援高校的科研合作。
(二)创新科研管理服务模式
1.创新协同合作的平台和渠道
科研管理中不断创新、完善交流交融的平台和渠道,依托科研平台、跨学科学术交流等,整合特色资源,将个体的、分散的、单一学科的科研力量和科学研究集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围绕重大理论问题、国家和地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等进行协同研究。同时科研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增强管理重大项目、联合项目的经验和能力。
2.深化科研评价和管理体制改革
逐步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坚持以成果质量为导向,根据对不同学科、不同研究目标的分类,积极探索分类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全面推进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同行专家评议等学术评价方法。
3.探索成果转化模式,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支持
科研管理不仅仅是组织申报、结项、统计数据,我们应该把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作为工作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要使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其效能,为解决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将科研新成果及时反映和应用在课堂中。可以结合学校特点,制定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制度,成立成果转化领导小组,建立实体管理机制,明确成果的登记、转化实施程序、收益分配、组成保障等内容,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支持。
四、加大对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育
加大对科研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育,进一步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管理服务能力,促进其更好地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服务。一是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更多培训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参加一些关于政策解读、职业能力提升、信息化技术等内容的培训,不断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二是完善对科研管理人员的评价和激励制度,要改进对科研管理人员单一行政化考核的模式,增加对科研绩效管理和科研管理质量的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可以有效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效率。
相关链接
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在发现问题后,经过分析找到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利用科研实验和分析,对相关问题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分析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或获得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和创新。
我国教育部对科学研究的定义是:“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
美国资源委员会对科学研究的定义是:“科学研究工作是科学领域中的检索和应用,包括对已有知识的整理、统计以及对数据的搜集、编辑和分析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