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的价值与路径
2021-01-02董磊磊
董磊磊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红色文化资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民族解放、国家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等各个时期创造并形成的宝贵财富。它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的体现和源头,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富强的精神密码,对当代青年具有很强的启示价值。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挖掘红色景区蕴含的革命文化,发布了红色革命旅游的整体规划,突出红色旅游的教化功能,在全国掀起了红色旅游热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军队“传承红色基因”;在考察延安等革命老区时,他多次号召广大党员“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传承红色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强化红色文化担当,已经成为时代赋予的新课题。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摇篮,如何阐释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和理论内涵,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从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之一。
一、温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价值
(一)温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奇迹,涌现出“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历经磨难仍绵延不绝。国内学者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定义众多,从狭义上来说,红色文化资源是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在与日本侵略者、国民党的斗争中所留下的红色思想以及精神瑰宝”[1]。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所谓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民进行抗争的过程中所留下的丰功伟绩,以及因此而形成的众多场所标识以及历史遗留物和相关书籍”[2]。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要是有利于激发人民爱国爱党思想和行为的战争遗址、历史实物、先进事迹都可以归为红色文化资源,是当代大学生认识党、认识国家的重要政治素材,是关键的思政教育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翻开中国近代史,温州在革命战争年代付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卓越贡献,留下了众多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最早的温州党组织可追溯到1924年成立的中共温州独立支部,当时中共中央派永嘉籍早期党员谢文锦回温州筹建党团组织,领导了当时永嘉、瑞安、平阳、乐清等地的革命斗争。1930年5月,在永嘉县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活动区域覆盖浙江省20多个县,这支队伍是全国编入中共中央军委正式序列的十四支红军之一。1937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委第一次党代会在温州平阳县凤卧乡召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浙江党组织召开的唯一一次全省党代表会议,在浙江党史中意义重大、地位突出。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温州人民大力弘扬先辈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上了致富路,助推了“温州人精神”和“温州模式”的形成。这些都为温州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中国首个国旗教育馆、平阳县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园、永嘉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浙南抗日根据地旧址、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红军挺进师驻地旧址、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中共浙南特委机关驻地暨浙南游击总队司令部、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洞头区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等。其中,平阳县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园、永嘉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洞头区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分别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及第三批省级红色旅游教育基地。
(二)温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
温州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内涵加上“温州精神”,形成了独特的温州红色文化资源四大价值:一是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体现了温州这块热土对祖国的热爱;二是具有强烈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体现了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三是具有强烈的思想品质教育价值;四是具有强烈的区域文化教育价值。这些价值为温州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奠定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具有趋同性,内容上具有契合性,思想上具有一致性。学习参观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奋斗史,了解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和崇高品格,深刻感受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有利于进一步坚定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温州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现状和问题
温州市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积极培育红色文化资源沃土,让红色文化资源“动起来”“火起来”“新起来”。2019年,温州市委市政府打造了一批红色研学旅行线路,将温州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城市研学示范基地。温州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发改委等11个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目前,全市共建有128个研学营地和基地,基本形成了市县两级动态交织的研学实践基地网络,如鹿城区社会大课堂基地、永嘉县十大研学旅行基地、文成县伯温文化研学基地。在“红动浙江”的大背景下,如何深入挖掘“红动温州”在高校思政育人体系中的作用和价值,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有机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将暑期社会实践与育人工作相结合,组织学生利用暑假开展“寻找红色记忆,铭记初心使命”调研活动,走进温州十余个革命老区,探寻革命老区的红色印记,绘制了温州红色景点地图。该校还将青马课程搬到红色文化资源现场,组织青马学院的学生骨干参观中国国旗教育馆、浙南抗日根据地旧址等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立足温州作为党史大市红色文化资源众多的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教育效果。
目前,温州高校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途径。一是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到思政课程中,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引经据典,重点就温州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介绍,实现“活用”;二是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团课或青马学院课程实践中,在特定的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教育活动,实现“巧用”。但是,在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和融入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育载体受限。温州市目前登记的红色文化资源有西山烈士陵园、郑恻尘纪念碑、雁荡山革命公墓等约158处。[3]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多以旅游景点形式存在,存在分布散、管理松、规范缺等现象,尚未形成红色文化资源产业链。二是教育课程受限。温州高校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还没有形成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红色文化资源教育课程;在研究成果上,专门的温州红色文化资源研究成果较少,缺少相应的教材和研究体系。三是教育方式受限。思政教育方式还比较单一,处于填鸭式、灌输式阶段,使得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还处在浅层次、粗放式的状态,对红色文化认同还存在一定差距,对革命人物、革命事迹、革命遗址和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价值信仰的理解还不够到位。
三、温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体系的原则及路径
(一)融入原则
红色文化资源流淌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具有强大的育人价值和功能。温州高校活用、巧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育人,必须有的放矢、因地适宜,提升育人实效。
一是因地制宜原则,即高校推进思政育人要坚持就近挖掘,统筹本市及附近的红色文化资源,特别是用好红色旅游景点,增强文化吸引力;注重同温州当地人文结合起来,将红色文化资源渗透到思政育人实践中,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是主动契合原则,即高校推进思政育人必须注意课程设计与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契合。红色文化资源在革命和建设时期都具有丰富内涵,红色遗址遗迹众多、现代化建设成果众多,要正确把握、准确解读其精神价值,实现“无缝衔接”的效果。
三是注重实践原则,即高校推进思政育人必须加强思想引领,推动学生躬身实践;要注重提炼红色文化资源的核心要义,推动高校学生全面把握其精神实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传承实践,实现“知行合一”的效果。
四是创新创造原则,即高校推进思政育人必须富有创造性、体现时代性,要主动适应当代大学生求真探源的求知趋向,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思政教育资源本土化,红色文化资源本地化,实现“互为印证”的效果。
(二)融入路径
一是建立教材体系。高校思政育人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基础性工程,要加强教材编撰,坚持因地制宜,注重提炼总结。从学校实际出发,把具有温州本地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编入教材,形成红色教育读本。
二是建立教学基地。加强课堂教学基地建设,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闭环,从而提升思政育人的实际效果。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出发,开展分类施教;通过共建、共享、共育红色文化资源实践基地,加强线上交流、线下协同,促进高校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提升育人实效。
三是融入“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现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通过“第二课堂”平台,开展微党课等各类教育活动,促进思想认知和行为养成;以学分制为抓手保障“第二课堂”顺利推进。
四是拓展网络课堂。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教学情况看,网络平台具有“信息容量丰富性、时空联络及时性、交流即时互动性、操作简单便捷性”[4]等优势。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研发打造出一批温州红色文化资源网络精品课程,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温州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开辟新的阵地。
温州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思政育人的宝贵财富。温州市高校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因地制宜、主动契合、注重实践、创新创造为原则,以建立教材体系、建立教学基地、融入“第二课堂”、拓展网络课堂为路径,破解问题、加大投入,肩负起传承、弘扬温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重任,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有机融合,坚决完成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