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革发展案例(一)

2021-01-02李时新马星宇

青年记者 2021年3期
关键词:新闻事业总署决议

● 张 明 李时新 马星宇 等

1949 年新闻总署的成立与国家新闻管理体制的调整变化

1949 年11 月1 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新闻总署正式成立。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管理新闻事业的行政机构,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取得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后首次在新闻领域实行“党政分离”管理体制的有益尝试。两年后,即1952 年8 月新闻总署和1954 年出版总署相继撤销,全国新闻事业由中央宣传部门领导管理的格局重新恢复。

(一)新闻总署成立的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党和政府在物质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积极筹划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设。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49 年11 月1 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成立新闻总署,作为政府行政机构行使对全国新闻事业的领导管理职能。新成立的新闻总署下设办公厅、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广播事业局、国际新闻局、新闻摄影局和北京新闻学校等部门和单位,首任署长胡乔木。

之所以新中国一成立便建立隶属于政府序列的新闻总署,中央对此有着深刻考量:适应全国政权建立与中共执政党身份转变的需要,发挥政府对新闻事业的管理职能。因为此时由各民主党派联合组建的人民政府已经成立,如果依然沿用由执政党来管理全国新闻事务的做法在“法理”上已不合适,这就使得实行“党政分离”管理制度,让党的宣传部门“摆脱行政事务,集中注意于党内外的思想斗争”成为现实需要。

新闻总署成立后,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和指示实施对全国新闻事业的管理,由此拉开了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序幕。

(二)新闻总署成立后的工作。新闻总署的成立使得我国新闻事业改变了原先由党的宣传部门直接领导管理的体制,这对于迅速理顺管理体制,稳定行业运行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闻总署成立后,先后召开了全国报纸经理会议、全国新闻工作会议,并制订和发布了《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关于统一新华通讯社组织和工作的决定》和《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研究并解决报纸经营管理、新闻业务改革、新华社组织和工作调整(当时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由新闻总署管理)等一系列新闻工作重大问题。这些工作对我国新闻事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迅速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的方向上来;对通过加强经营管理摆脱报业经济困难,实现自给自养;对通过改进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密切报纸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特别是对迅速建立包括报刊(含机关报刊、群团报刊、民营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台在内的人民新闻事业结构体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新闻总署的撤销及全国新闻管理体制的调整变化。新闻总署是隶属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的一个机构。在政务院管理时期,党中央主要通过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设立党组等形式来加强党的领导。为防止出现削弱党的领导的情况,党中央后来又通过加强中央人民政府各部门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以及加强中央对于政府工作的领导等形式来加强对政府行政业务的管理。1951 年,中央在《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的决定》中作出了“中央新闻总署取消,其业务分别并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和中央出版总署”的决定。1952 年8 月7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正式决定撤销新闻总署,其报纸管理职能被并入出版总署。

1954 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依据宪法新成立的国务院,代替了规模和职能都难以适应国家运行需要的政务院。在新公布的国务院部委名单中没有出版总署。同年11 月,《国务院关于设立、调整中央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国务院不设立出版总署,其原有职责移交给文化部。至此,由文化部作为领导全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格局基本形成。后来文化部在“文革”期间被撤销,至1977 年才恢复,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中宣部成为名义上的新闻事业领导和管理者。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注重发挥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在行政事务中的领导作用,通过建立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及其所属新闻总署和出版总署的方式,将原本属于中宣部职责范围内的新闻出版事业管理划出,从而使中宣部能“集中注意于党内外的思想斗争,党的宣传鼓动工作的领导和党的文化教育政策的制定”,这显示出党中央在建立国家政权后对政党与政府职能及其关系的主动调整和积极尝试,也向外界表明要对以往“以党代政”做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后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国家机构的不断调整变化,党加强了一元领导体制,对处于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的新闻宣传事业进一步加强领导,回归到了以中宣部为主导的新闻管理体制,使得“党管媒体”的中国特色新闻管理体制更加明确和巩固。

(本案例作者马星宇为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1954 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的出台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报纸改革方针的提出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中共中央于1954 年7 月17 日出台的重要文件,首先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报纸工作的成绩和不足,进而提出了改进报纸工作的重点,包括加强党的理论宣传、生活宣传、经济宣传、国际问题宣传和评论工作,以及改进报纸批评、发展工人报纸,加强新闻干部培养和训练,以及强调要由党委来任命和管理新闻干部等问题。

(一)《决议》出台的背景。当时,我国正处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报纸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宣传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为团结、教育和组织工人阶级、全体劳动人民和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而奋斗。

为了确定报纸的改革方针,中共中央在《决议》出台前便作了精心部署。比如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全国报纸工作会议的通知》,组织各中央局和省市委讨论报纸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另外,还派出《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访问团到苏联去学习《真理报》、塔斯社和国家广播电台的经验。1954 年5 月5日至25 日中共中央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对《决议》草案进行了讨论。

(二)《决议》的主要内容。《决议》主要从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报纸工作成绩和不足、加强党委对报纸工作领导、改进报纸工作重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面展开。具体内容共分六个部分:

一是总结新中国成立四年来报纸工作的成绩和不足。《决议》指出当时的报纸工作存在党性和思想性仍不强,联系实际和联系群众不够密切,报纸上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没有经常、充分开展,马列主义理论宣传和党的生活宣传都很薄弱,经济宣传存在许多缺点,国际问题宣传注意得不够等问题。《决议》指出大多数报纸评论工作非常薄弱,新闻报道群众性不够,以及存在公式化、概念化、迟缓、冗长、不通俗等严重缺点。同时指出这些问题和各级党委对报纸工作重视不够有关。

二是确定改进报纸工作的重点。《决议》指出必须加强党的理论、党的生活、经济、国际问题等方面的宣传。同时,报纸评论工作以及新闻报道工作都必须认真改进。应当准确地、多方面地、生动地、及时地报道人民的实际生活,报道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实施情况和各种工作的具体成就,使新闻报道充分发挥以事实进行政治鼓动的作用。新华通讯社所发布的新闻电讯亦应根据上述要求,作进一步改进。

三是加强报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决议》指出报纸必须积极地、广泛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特别是自上而下的批评。批评要有利于人民的事业、有利于党的工作和党的团结,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报纸上的批评要正确,并且报纸编辑部要在党委领导下积极负责,被批评者对报纸上的批评要采取正确态度等。

四是明确规定各种报纸的分工。《决议》指出必须有计划地改进现有的各种报纸,使各种报纸都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要把这些报纸办好,并逐渐创造条件发展中等城市和县级定期报纸以及大中型工厂的基层报纸。

五是改进报纸编辑部的工作。《决议》指出报纸工作的迫切和根本的任务之一是整顿报纸编辑部的工作,提高在职新闻干部的水平,加强对新闻干部的培养训练。

六是加强党委对报纸工作的领导。《决议》指出改进报纸工作的关键是加强各级党委对自己机关报的领导。党委的机关报是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各级党的委员会应该把机关报紧紧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并从政治上、组织上用大力健全和充实自己的机关报。

(三)《决议》的意义及效果。《决议》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头几年报纸工作成绩和不足的基础上,对如何改进报纸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当时的报纸改革指明了方向。《决议》发布后,全国各级党报的党性、群众性得以提升,党对报纸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比如《人民日报》就加强了报纸的理论宣传和评论工作的改革。过去一些报纸出现的背离党的路线、政策,以及搞个人崇拜、分散主义等错误宣传的做法显著减少。《决议》确立的报纸工作应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方针,在推进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尤其是《决议》提出要加强党委对报纸工作的领导可谓意义重大,对当时报纸工作起到了重要导向作用。而《决议》指出报纸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坚持党委领导,坚持从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等,对改进当时的报纸批评和舆论监督工作也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案例作者张明为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蔡文含为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1957 年反右斗争中宣传报道的政策变化及影响

1957 年的反右斗争,是中共八大后开展的整风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政治事件。媒体在宣传报道中的一些政策变化,对当时及后来的新闻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反右斗争的背景。1956 年9 月中共八大召开,提出了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目标,开启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此前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了“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八大以后,党中央决定从整顿党的作风入手克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造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进而团结全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1957 年4 月27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新闻媒体及时阐述整风的意义、内容及方法,并鼓励干部群众及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整风运动。

(二)反右斗争报道中的政策变化。自5 月8 日起《,人民日报》及各地党报开始宣传“大鸣大放”,报道各界人士座谈会情况,对一些片面或错误意见也不加分析地如实报道。当时媒体刊登的各种批评意见既有正确的,也有偏激的,而一些媒体,如《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在编排上突出后者,没有承担起正面宣传的责任。

整风运动一开始,广大干部群众及各界人士为帮助党整风提出一些有益的批评意见,然而也有人利用座谈会和报刊集中对党的工作提出了大量批评意见。5 月中旬以后,极少数人乘机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有人甚至公然提出要搞“轮流坐庄”,让共产党下台。

这种突然变化和异常情况引起党中央高度警觉。5 月中旬毛泽东在《事情正在起变化》中,提出了“右派猖狂进攻”的问题。6 月8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提出要组织力量反击“反动分子猖狂进攻”,要求媒体“组织每个党派自己开座谈会,左中右的人都参加,正反两面意见都让其暴露,派记者予以报道”,并提出在高潮未落前,要“少登正面文章”。同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指出“有极少数人对社会主义是口是心非,心里向往的其实是资本主义,脑子里憧憬的是欧美式的政治,这些人就是今天的右派”,同时强调在我国“阶级斗争还在进行着,我们还必须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观察当前的种种现象,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篇社论标志着反右斗争的开始,报纸由原来的宣传报道整风运动转向反击右派分子。

6 月14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执笔的编辑部文章《文汇报在一个时间内的资产阶级方向》,批评《文汇报》和《光明日报》“在一个时间内利用‘百家争鸣’这个口号和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发表了大量表现资产阶级观点而并不准备批判的文章和带煽动性的报道”。7 月1 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对一些问题无限上纲上线进行批判。这些报道对反右斗争扩大化起到了推助作用。

(三)反右斗争中宣传报道政策变化的影响及后果。历史地看,当时党报对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进行反击是必要的,但出现了扩大化问题,产生了不良影响。而在此过程中宣传报道政策的变化给当时及后来的新闻工作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1.违背实事求是正确原则。反右斗争宣传报道无限上纲上线,严重混淆了思想和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线,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既有领导方面的失误,也有新闻工作者对“左”的错误的认识能力和党性原则不强的问题。过程中,新闻界出现了一些资产阶级新闻观点,如否认党报代表人民利益和新闻工作具有阶级性等,这些本应该按照人民内部矛盾进行处理,而不是进行激烈的批判斗争。宣传报道既要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也要注意克服和防止右的错误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

2.背离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传统。在整风过程中一些报纸搞“大鸣大放”,不加选择地刊登各种意见,片面强调“揭露”,夸大工作中的缺点和问题,导致舆论导向错误。而在反击右派时,报纸对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范围的错误意见又采取对敌斗争方式,任意扣“反党”“反社会主义”帽子,损害了报纸正确开展批评的优良传统。

3.损害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反右斗争的严重扩大化,致使错划了很多“右派分子”,这不但使这些人长期遭受冤屈和磨难,而且破坏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从此“极左”思潮一直主导着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巨大损失,使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付出了沉重代价,这些教训应该牢记。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总署决议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的非法出版物名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的非法出版物名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的非法出版物名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的非法出版物名单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经验启示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我省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全国两会各项决议决定
新疆新闻事业发展概述(1911年-1978年)
论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