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的鲜明主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1-01-02撰文谢敏振美术编辑丁国明赵霞
撰文/谢敏振 美术编辑/丁国明 赵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揭示了百年党史的主流主线,为我们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强国目标、践行初心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
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新革命:民族复兴根本社会条件的创造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曾以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勇敢与自信,创造了在世界上领先的古代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当历史步入近代时,中国却落伍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这时起,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敌和改革现状,同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英勇顽强的斗争。在救亡图存的艰辛探索中,各种“主义”次第而起、各种“方案”轮番出台,但皆以失败而告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民族复兴的方向进程和世界发展的趋势格局。党带领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自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新社会:民族复兴根本政治前提的奠定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肃清残敌,剿匪反霸,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同时,没收官僚资本,改革土地制度,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在胜利完成繁重的社会改革任务和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到1952年底,全面恢复了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1953年,党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动员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总路线规定的任务而奋斗。自此,中国开始实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我国“一五”计划进展顺利,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时,党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又提出以苏为鉴,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标志着这一探索取得初步成果。党的八大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这十年中,我们党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但仍取得了很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了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新时期:民族复兴坚实物质基础的提供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书写了一部国家繁荣发展的壮丽史诗,激荡起一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复兴气象,深刻改变了中国和世界。40 多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全国,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精神一脉相承;从工作重心的转移到整顿经济秩序,从建设新农村到完善土地流转,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到治理现代化,改革的旗帜一如既往;从沿海到内陆,从“打开国门”到“全方位开放”,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开放的步伐一往无前。这个希望回答“社会主义中国向何处去”的执政党,始终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辟出一条通往现代化的中国道路;这个曾经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的国家,已经在全球有着重大影响力;这个近代以来矢志伟大复兴的民族,终于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制度基础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关键抉择”、“活力之源”、“重要法宝”,是“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新时代:民族复兴强大精神力量的培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奇迹,引领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奋力前行。同时,党统揽“四个伟大”,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既从顶层设计上谋划党的建设布局,又从举措方法上聚焦解决突出问题,坚决扭转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党的纪律松弛现象,团结带领全党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局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取得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铸就了伟大精神,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回望过往的奋斗路,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时代、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只要我们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以赶考的清醒答好新时代的答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