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库尔勒棉田农药减量增效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

2021-01-02陈绪兰孙春梅刘萍

中国棉花 2021年5期
关键词:棉农库尔勒测报

陈绪兰,孙春梅,刘萍

(1.新疆库尔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 库尔勒841000;2.新疆库尔勒市良繁中心,新疆 库尔勒841000)

随着新疆库尔勒市农药施用“零”增长行动的实施,棉花生产实现了连续3年的农药减量。笔者对库尔勒地区棉田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

1 库尔勒棉田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现状

1.1 农药减量增效意识逐渐加强

通过棉田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的宣传、培训、指导及在库尔勒植棉区创建5个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示范区,使当地棉农在病虫害防治观念上发生了转变,过量、盲目使用农药带来的生产成本的增加、环境污染、人畜中毒、病虫产生抗性等危害性得到了共识,棉田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其效果是棉花的病虫害防治次数减少了1~2次,关键技术的推广率达80%,化学农药用量减少20%,防治成本下降了8%~10%,棉花节本增效30~40元·hm-2。

1.2 绿色防控技术逐渐得到认可

隐蔽施药、秋翻冬灌、挂置杀虫灯、摆放粘虫板、种植诱集作物、选种抗性品种、培育健壮植株、封锁害虫繁殖地、选择高效低毒生物和化学农药、提高喷药质量和效果等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逐渐完善。此外,通过加强虫害预测预报,掌握虫害发生规律,根据防治指标在防治关键时期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控,积极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保护天敌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预防控制病虫发生蔓延,达到了少用农药的效果。每年棉田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达2.67万hm2,其覆盖率达40%。

1.3 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覆盖率提升

通过培育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等统防统治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合作社)”的服务模式,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病虫监测结果由专业化组织集中连片开展病虫害统一防治工作,实行农资统一采购供应,采用大型喷药器械和无人机统一时间喷施,提高防治效率,确保防治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在65%以上。

1.4 高效农机尤其是植保机械得到推广

随着植棉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联合整地机、导航式播种机、大型农药喷洒机、植保无人机、摘锭采棉机等先进农业机械大面积推广应用,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特别是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提高了农药的雾化率、利用率和防治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使操作人员远离农药喷洒现场,免受农药的毒害,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得到了棉农的认可。目前当地植保无人机在棉田的应用率超过80%。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弱

目前库尔勒地区农药经销商有300多家,而监管人员有限,阶段性和季节性的监管多,持续性和系统性监管少,对假冒伪劣农药及乱用农药监督力度不够。另外,农药销售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棉农对植保专业知识掌握不精,以致经销商误导棉农乱用药、多用药的现象时有发生。

2.2 病虫监测预警系统不健全

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主要依靠测报灯诱集的害虫数量和大田调查收集的数据,再根据历年发生规律,结合当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气象因子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病虫发生的预测。当地病虫害测报工作中主要问题有:设备简单,监测手段落后,导致预报的准确率达不到100%;病虫测报队伍不稳定、人员少、年龄偏大,尤其是乡级农技人员下放由乡政府管理,从事的工作多、杂,参与病虫测报及防治业务的工作人员极少,致使虫害发生预警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位,错过最佳防治时期,以致大量用药也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2.3 盲目选用、滥用农药现象依然存在

一是部分棉农缺乏专业知识,对高效和高毒农药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毒性越强效果越好,对于价格稍高的生物农药、新型农药接受度低,从而常常选用价格相对较低的高毒农药,往往同时杀死了天敌,不能发挥“以虫治虫”的效果,对人畜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还增加了成本。二是图省事,不按规程进行配药。如药剂不经二次稀释直接倒入药罐里,致使药剂溶解不完全,药液不均匀,不利于均匀喷雾和准确用药,还有可能造成局部药害。

2.4 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推进存在阻力

一是库尔勒地区已经发展了一定数量的专业化病虫防治组织,但多数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缺乏高效药械,缺少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服务能力和水平有限,防治病虫的综合效益不理想。这严重制约了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有些农民虽有统防统治服务的需求,但愿意支付的费用与防治组织收费标准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服务组织无利可图,无法做到连片实施、整村整乡推进。三是对专业化统防统治宣传不足、引导不够,还有许多零散的植棉户单独防治。

3 建议

3.1 进一步加强农药监管力度

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强化行政执法,净化规范农资市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药销售行为,全面实行农药销售可追溯制度,建立进货查验、实名购药等台账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假冒伪劣、高毒农药的销售和使用,杜绝乱用药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对农药经销商和生产者的培训,增强其安全用药意识,并使棉农掌握基本的病虫防治技能。

3.2 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指导用药

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通过充实植保机构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完善测报制度、拓展测报对象、规范测报方法,及时更新测报设备,提高测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如:在病虫害调查上,做到灯光监测与田间监测、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确保病虫调查数据的真实性。此外,采用电视、网络、微信、现场会等多种信息发布方式,提高病虫害测报信息及时率、入户率及到位率,督导农民在最佳时机、选用绿色高效农药做好病虫预防工作。

3.3 准确选药,科学施药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专业防治队伍、农民植保专业知识及安全用药的培训,使其掌握常见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规律,能对症选用高效、低毒的水乳剂、水剂、水分散粒剂等新剂型农药。对多年连续使用、害虫已产生抗性的农药品种及时进行更换,并通过交替轮换使用不同农药以及在农药中加入矿物油、有机硅助剂等方法提高药效。二是结合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天气状况、作物长势等因素适时施药,在害虫低龄期、杂草初生阶段、病菌的萌发期进行喷药,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三是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操作规程进行配药、施药,实行标准化作业,做到喷药均匀、不漏喷、不重喷。

3.4 扎实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

一是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给予专业防治组织一定资金、政策、技术的支持,培育更多的具有一定口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专业化服务组织,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面,提高棉花病虫害科学防控水平,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多元主体、专业服务”的病虫害防控新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大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及效果的宣传,使棉农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参与统防统治工作。引导零散种植户对其管理的土地进行流转,使零星田地适当集中在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能人手中,使一家一户的病虫防控向组织化的统防统治转变。三是健全专业化防治的管理机构,制订适合本地区专业化防治的管理办法,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组建或撤销、服务方式、收费标准、用药规范、机械配置和使用保管、防效保障等进行规范,制订病虫害防治效果认定标准及防治效果纠纷的解决办法。

3.5 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

加强各级植保站、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生产企业合作,集聚资源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共建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融合示范基地,联合开展预测预报培训、专家咨询、技术集成、产品直供、指导服务、示范推广等活动,以点带面推动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高效低毒农药适期喷施等绿色防控措施及高效低风险农药、高效节约植保机械、绿色防控产品的推广应用,稳步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覆盖率。同时依托装备精良、服务高效、管理规范的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行“统一组织发动、统一技术方案、统一药剂供应、统一施药时间、统一防控行动”的“五统一”防治,实现棉花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的规模化实施、规范化作业,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推动农药使用量持续负增长。 ●

猜你喜欢

棉农库尔勒测报
新疆:库尔勒香梨价格稳中有升
棉农
孝义市草地贪夜蛾高空测报灯投入使用
在改革中绽放青春
——记鹏远棉业公司棉检员杜军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天祝县地面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印度棉价暴跌导致棉农自杀
库尔勒香梨抢占节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