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
2021-01-02黄璐王洪武楠
黄 璐 王 洪 武 楠
( 1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 辽宁 大连 116011 ; 2 大连港医院 )
腰椎纤维、髓核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几率会显著提高,尤其在受到外力撞击下,腰椎纤维有破裂症状,髓核异位,进而压迫、刺激周围脊神经,患者表现为腰部疼痛,严重者发生下肢疼痛甚至麻木症状[1]。遗传、损伤、腰椎先天畸形等都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受寒、体力活动大、坐姿不正确等因素也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治疗此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辅以优质高效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提升治疗质量。本次研究重点探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与常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随机选取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组研究,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在2017年8月-2019年2月来院治疗。观察组女27例,男20例,年龄38-75岁,平均(53.45±2.14)岁;对照组女22例,男25例,年龄39-76岁,平均(54.21±2.15)岁。2组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如下护理措施:(1)健康教育。热情、真诚的接待入院患者,向患者详细讲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危害,详述治疗过程,让患者提升疾病认知,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工作。告知患者术前清洁、禁饮、禁食等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2)环境护理。准备干净、安静的病房让患者入住,定期打扫病房卫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护理措施如下:(1)术后3天内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待其苏醒,在术后4小时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被动抬腿,护理人员握住患者双腿作屈膝、伸直动作,每天做4次训练,每次10分钟。术后第2天观察患者无异常情况,鼓励其下床活动,以扶床行走为主,小步走路锻炼腿部肌肉。(2)术后第2周增加训练内容,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完成伸背、髋膝伸屈、贴墙运动,伸背与平板支撑相似,患者伸直背部同时将头部向后仰起。髋膝伸屈需两腿交替进行,双手环住单腿向胸部靠拢。贴墙运动比较简单,患者背部、双腿、足跟都与墙面紧密贴合即可,每组动作持续时间最少为15秒。(3)术后2周继续加大锻炼力度,除上述运动外,需加强患者腰部柔韧性锻炼,佩戴腰围后进行扭腰、腰背肌飞燕运动等,运动切勿过度,避免患者腰部再次拉伤。最后,做好出院指导与随访工作,对患者锻炼进行跟踪指导,避免其病情复发,自我护理期间严禁提拉重物、长时间保持坐姿。
3 观察指标:统计2组护理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人数越多说明患者对护理工作越满意。采用疼痛评分量表得到2组疼痛评分,分值越低患者疼痛感越不明显。
5 结果:对照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为(65.48±3.14)分、(54.21±3.12)分、(42.15±2.14)分,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为(65.32±3.13)分、(48.36±2.16)分、(35.48±2.13)分,对应t、P值分别为(t=0.247 ,p=0.403;t=10.569,p=0.000;t=15.145,p=0.000)。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评分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23人,一般满意8人,不满意16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35人,一般满意10人,不满意2人;对照组不满意人数明显多于观察组,2组差异明显(P<0.05)。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治疗期间辅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加快患者恢复[2]。除健康教育、环境护理及必要的运动锻炼外,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对于恐惧情绪居多患者,向其普及治疗过程,演示手术器械使用方法,让患者熟悉治疗逐渐消除其恐惧感。对于焦虑患者,邀请既往救治成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院交谈,缓解患者焦虑感,增强患者治疗信心[3]。对于抑郁患者,护理人员全程观察其情绪波动,与患者主动交流,以温和、亲切的语气询问患者内心隐忧,从肢体、言语上给予患者鼓励,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本次研究显示,经全面优质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护理体验,帮助患者获得优质生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