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课程思政背景下进行大学英语教材改革的必要性

2021-01-01李为为魏慧梁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思政大学

李为为 魏慧梁

一、引言

近几年,各高校都在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纲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有着密切关联,各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要注重课程思政教育和建设,将“人”的问题放在首位。大学英语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承载着课程育人的重要使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依据和根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实处是教材。”在目前“大思政”背景下对大学英语教材进行审查、反思和改革是目前各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为何要进行大学英语教材改革

“大思政”背景下,各高校都在积极进行思政教育建设,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是积极走在各学科前面,承担起“立德树人”之大任。思政不是一句空话,先“思”后“政”,要先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才能让其以一个真正“人才”的姿态走入社会。“立德树人”不是空话,也不是仅靠思政课教育就能够完成的,各专业课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善于挖掘本学科优势,积极打通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通道。大学英语这门公共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大学英语课堂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主平台,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了解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明白哪些价值观是正确的,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更好地定位自己,更好地明白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更好地知道如何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然而,这些“了解”“明白”和“更好”都要依托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师和教材。

1.传统大学英语教材的特征。目前各高校使用的英语教材,在选材方面多注重选择西方原汁原味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充斥着西方的人文思想和思维习惯,会着力宣讲西方的科技、经济、政治、体育等优于其他国家。中国学生在学习这些文章时,往往会“浸染”于西方文化思想之中,甚至觉得西方文化要优于中国文化。有学者指出:“纵观高校的大学英语教材,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精读教材》,在120篇选文中仅有3篇涉及中国文化,分别是:适应新文化、各国婚姻观念、华裔回国经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英语教材尽管经过了精心设计,在选材内容包罗万象,但依然会侧重西方文化和思想,这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太合适的。目前,在“大思政”背景下,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树立文化自信心比其他一切都有意义。学生要从传统的“灌溉式”“输入式”模式中走出来,积极主动地以主人公的姿态,不卑不亢地传播中国文化,这一任务更加紧迫和必需。为了完成这一“育人”重任,高校英语教材改革是必需和必要的。

2. 体现在“实处”的新教材之优势。课程思政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配合思政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其他专业课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为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而努力。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有义务结合英语这门课的特征,对学生进行知识培养、隐性价值引领和多元能力培养,从而实现“协同育人”目标。大学英语课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开设时长一般为四个学期,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良好平台和主阵地之一。河北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英语教研室的教师们在教材选择方面进行了探索,最终选定使用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文化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双向跨文化意识,填补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国文化缺失,发挥教材应有的对学生既培养知识能力,又培养人文素养的核心作用”。该系列教材结合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并将中华文明和文化适度融入教材,以使学生通过文化学习,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能够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因此,该系列教材对“立德树人”和思政建设“协同育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举两个实例来说明教师是如何利用现有教材在课文讲解中实现课程思政的。

实例1:句序有玄机。

课程思政融于大学英语课堂不是一句空话。很多教师为了课堂思政而“思政”,甚至琢磨如何采取高深理论去“育人”,并不惜一切代价去挖掘文本中心思想所包含的“课程思政”因素。这固然是好的,但基本前提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过”,英语教学应回归英语语言本身。英语文本是需要细读的,我们没有必要总是从整体结构入手进行宏观建构,而忘了基本的文本阅读和细读,毕竟一切英语学习是无法脱离文本本身的。因此,教材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文本细读也是必行之道。在给学生介绍中国的“嫦娥三号”探测器时,文本最后一句话是:“It has already made major breakthroughs in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although it lags far behi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in space technology and experience.”讀完整句话,我会问学生从句子中读出了什么。大部分学生会对整句话进行翻译。之后,我给学生提供该句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即将前后两个分句调换一下位置,这样整个句子就变为:“Although it lags far behi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in space technology and experience, it has already made major breakthroughs in a relatively short time.”此时,部分学生会恍然大悟原句之精妙。这里的“it”指的是中国,这篇课文选自一篇CNN新闻稿,撰稿人为美国人,主要报道中国探月工程之“嫦娥三号”及其月球车。作为新闻稿,文本相对客观公正地报道了中国探月工程所取得的相关成就并对中国的第一辆月球车进行了详细解读和说明,同时发表了美国科学家对“嫦娥三号”探月任务的看法,其中渗透了美国对中国探月工程的担忧和排斥,并宣扬了美国的民族自豪感。所选句子是课文最后一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瞬间明白了新闻稿撰写者的“良苦用心”。如果按照原文语序读下去,学生们会发现,作者先是肯定了中国探月工程所取得的成就,但仍不忘提醒美国人在空间技术和经验方面,中国仍然远远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如果调整原文顺序的话,学生顿时能够悟出,整个句子会强调中国探月工程在短时间内所取得的成就,这显然不符合美国利益,也不是美国人想看到的。因此,句子中蕴含着思想,学生要通过细读文本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及意识形态成分,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育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实例2:时态能“杀人”。

《大学“文化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Three Questions”讲述了国王拯救了一个被手下弄伤的刺客,刺客昏睡一天于第二天醒来之后感到非常愧疚,说自己本打算找国王复仇,因为国王没收了他哥哥的财产并将其处以死刑,并说了这样一句话:“I wished to kill you, and you have saved my life.”当时,我让学生注意这句话中的时态,并强调“wished”绝对不能不小心说成或写作“wish”,因为少了一个“-ed”就会让说话者送上自己的性命。刺客本打算杀了国王,但国王却救了他的命。因此,他现在对国王很是感激并发誓要效忠于国王。“刺杀国王”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不要用错动词时态使其成为“将要发生的事”,因为国王听了绝对会将其处死。因此,通过对诸如词汇用法这样的文本细节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学好英语时态的重要性,增强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并通过文本内容的讲解使学生明白“冤冤相报何时了,要懂得宽恕和感恩”,从而达到课程思政之育人作用。当然,课程思政不是教师挂在嘴边的事儿,教师要通过具体的文本信息对学生进行德育启示和教育,学生不但不会排斥,还会被有趣的话题所吸引,从而实现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三、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不是仅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能够达成的,各门专业课要发挥好本门课的优势作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力,共同“种好责任田”。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中西文化思想”碰撞之主阵地在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政教育、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材应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成为‘立德树人’的牢固抓手。”因此,在“大思政”背景下对大学英语教材改革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大艳.文化生态学视角下英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失语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20(2):16-17.

[2]李正栓,张占军,田忠山.大学“文化体验”英语综合教程(3)[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

[3]包桂影,张森.大学“文化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8.

[4]张雪梅.新时代高校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J].外语界,2019(6):88-93.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思政大学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至善
Coursebook Evaluation
Textbook Analysis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