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之术
2021-01-01青丝
青丝
过去我家旁边有一间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到了晚上,就有不少长相靓丽、打扮时髦的年轻姑娘骑单车来上课。明亮的教室里,每人都神情严肃而又专注地端坐在一台打字机前,十指灵巧地在键盘上往来翻飞,咔哒咔哒的清脆打字声,瞬间就把后工业化社会的赛博朋克氛围烘托起来了。
那时候大学还没有扩招,成为打字员对许多只有中等学历的女性来说,是一份令人心仪的工作,每天能按时上下班,无须出差也不用绩效考评,手头上积压的工作多了,即使对着上司也可以甩脸色……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所有人都能在电脑上即时处理文字了,无须再设专职打字员,人们费钱费时学到的打字技能,一如《庄子》所说的“屠龙术”,再无作用。
我过后想起此事,假如当年那些学打字的小姐姐看过《追忆似水年华》,一定会想起普鲁斯特是怎样描述人的现时境遇不如往昔的:“当突然有一天看到一个熟人的面相开始变得陌生时,我们便已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中了。”
其实我非常理解那种“无龙可屠”的虚无感——好不容易才学到一些技能,但之前可为人生定锚的熟悉环境却突然消失了。严格说起来,打字成为“屠龙术”已经是2.0版,我还经历过更早的1.0版本。我小学三年级时有珠算课,学生要自带算盘到学校里学珠算,基本的加减乘除都是靠算盘完成。若有人日后更进一步,学了会计专业,还须考一个珠算等级证,保证能把算盘打得飞快却不出错。
然而,一切都随着一个叫做“计算器”的东西变得不同,虽然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媒体上偶尔会有零星新闻,某个老师傅用算盘运算的速度比电子计算器还快,但算盘仍不可避免地从家庭转入博物馆。与之类似的还有硬笔书法、手写美术字,也因资讯革命,变得和《神雕侠侣》里杨过的“黯然销魂掌”一样,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才会有用。
完美的世界总是存在于回忆中,也少不了对自己的“屠龙术”恋恋不舍的人。我认识一个女性,过去在寻呼台工作,上岗前要做很久的职业培训,除了熟记各种代码,还须背五笔字根。现在肯定不好意思再跟人吹嘘各种代码,于是她跟人聊天,总会有意无意提起“我是打五笔的”。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想起普鲁斯特的另一句话:“如果我们能在某一天偶然把现时的感觉作为我们回忆的支撐物,这些回忆就会死而复生。”
到了今天,人们都知道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现代淘汰周期正在变短,原来引以为傲的技能有可能一眨眼就变成了“屠龙术”。就像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平时看到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yyds”(永远的神)、“绝绝子”(表示太绝了),危机感总是会变得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