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瓜子不饱是人心

2021-01-01林希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暖手干果包厢

林希

旧时代所有的娱乐场所,都随意嗑瓜子,无论是多大的角儿,观众都可以一边嗑瓜子一边听戏。那时候大戏院楼上还有包厢,类如现在的VIP包厢,每个包厢里面都有专职的茶房侍候。包厢里有茶水,还有四样干果、四样鲜果。四样干果,西瓜子、南瓜子、葵花子、蚕豆(天津人称为“蹦豆儿”);四样鲜果,青萝卜、橄榄、金橘、脆枣。

看戏时发现楼上包厢里坐着什么大人物,吩咐茶房,送一份干果,这时候送礼的人在托盘里放一张名片,再让茶房去放好四样干果,给大人物包厢送过去,明明是一种献媚。

此时,瓜子成了一种投名状,赋有重要的文化内涵。

明清时期,嗑瓜子已经形成一道生活风尚,光是小说《金瓶梅》中,书中人物嗑瓜子的细节,就有上百处之多,《金瓶梅》中人物都是市井小民,更有烟花女子,她们嗑瓜子更是一种职业习惯。

多年前在北京人艺看过林兆华先生导演的一部话剧,这部话剧其中一个桥段背景是旧日的北京八大胡同。为了表现这一生活背景,高明的导演在舞台上设置了一排阳台,阳台上几个女子并排坐着,几个人一起嗑瓜子,那嗑瓜子的动作极是优雅娴熟,先将瓜子竖着送到嘴里,再两个手指一转,表示瓜子嗑开了,随后瓜子皮吐出来,立即第二颗瓜子又送到唇边。

无需太多的装置,无需太多的动作,一幅昔日青楼女子的生活情景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這样的设置,这样的动作,勾画出了瓜子文化的浅层表象,唯在《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才真是曹雪芹先生描绘“嗑瓜子”的神来之笔了。

这一天宝姐姐玉体欠安,宝玉先生放心不下,急急跑来蘅芜苑问安,屁股刚刚坐定,忽听外面禀告,林姑娘来了。

林黛玉进得房来,看见宝玉小哥先自己来到蘅芜苑,立即甩出了一句酸话:“早知道他来,我就不来了。”此话说得何等尖刻,怎么早知道他来你就不来了呢?但此话颇具杀伤力,明明是说给宝玉听的,早知道宝姐姐在你心里比我重要,我何必自讨无趣。

再到看见薛姨妈给宝玉温酒,黛玉被冷在一旁,此时“黛玉嗑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此时此际,瓜子文化的深层内涵表现得恰到好处,瓜子真就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了,抵消了黛玉的尴尬处境,冲淡了薛姨妈冷落黛玉的失礼,黛玉一旁嗑瓜子自然是她的聪明,而瓜子所充当的润滑剂角色,也绝对不可小觑。

随后,紫鹃姑娘又吩咐小丫环雪雁送来了暖手的手炉,林妹妹终于转守为攻甩出一句刺刀见红的重话:“难为她费心,哪里就冷死了我!”

几颗瓜子,为黛玉转守为攻营造了战机,看着人家亲亲热热地却把自己冷在一旁,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唯一的选择就是嗑瓜子。黛玉用嗑瓜子排解了自己的尴尬,更在嗑瓜子中等待时机,终于紫鹃姑娘送来了暖手的手炉,甩一句“哪里就冷死了我”,击伤的是那三个无意间冷淡自己的人。

雪中送炭是中国人的美德,于亲朋困厄之时,尽力送去一点帮助,人们总是要说“瓜子不饱是人心吧”或者说“瓜子不饱情意重吧”,表示自己的一点帮助微不足道,自己心中对于亲朋的关怀远比这点微微的帮助要重。

这时几颗小小的瓜子,负载着情意和人心,其实瓜子只能是瓜子,情意和人心是瓜子负载的文化含蕴。

猜你喜欢

暖手干果包厢
一个没有包厢的剧场
充电暖手宝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招解救受潮的干果
三招解救受潮的干果
笑口榛子
“暖经济”火热选错暖手宝隐患多
“暖经济”火热选错暖手宝隐患多
卸妆
干果与坚果在全球市场消费量提高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