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实践

2021-01-01申淑萍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管理工作建筑

申淑萍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针对于建筑工程的项目质量及安全性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来说,其工作内容涉及到建筑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因此需要建筑企业高度重视。相关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切实创新建筑企业工程管理工作,一方面能够科学调整企业自身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企业工程效益的提升,在对其创新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案,实现管理体系的完善。本文侧重于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创新途径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实践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4.051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无论各行各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特别是对于建筑领域来说,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建筑项目的工程结构、流程环节以及施工技术都涉及到多个方面,建筑企业要想实现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的共同进步,必须要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借助工程管理的创新,优化企业管理模式,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鉴于此,建筑企业应当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针对项目及技术的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发挥出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实践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管理是有效规范施工行为,控制施工进展的关键核心,我们常说制度先行,建筑企业要想实现平稳运行,关键在于配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说针对现有的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实践对于建筑施工有着正向激励作用。具体而言,第一,提升施工效率。管理体系的创新能够直接完善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涉及到的交流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等管理模式,一方面促进建筑项目相关人员自身士气以及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凝聚施工人员的凝聚力,发挥出团队精神,间接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第二,降低建筑风险。切实有效的落实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指导着风险防范工作的落实,对于不同阶段施工进展的情况,可以尽早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措施,防止后续工作出现盲目性,使得未知因素减少,进而降低了建筑风险。第三,降低建筑成本。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最重要的就是优化企业现有的资源配置,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合理使用资源,推动建筑工程尽快尽早的完成,相应的建筑成本也会得到有效把控[1]。

2、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实践的必要性

2.1科技发展的需要

在建筑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创新来实践先进的科学管理理论,当前我国建筑领域的管理体系可以围绕数据计算为核心,通过数学以及统计理论开展落实管理工作,再加上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升级和完善,可以为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避免各环节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偏离,阻碍企业的发展。迈向信息化时代,建筑企业更需要转变发展思路,积极拥抱新兴的技术手段,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实践工作的落实。

2.2制度建设的要求

随着建筑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在落实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急需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创新,通过完善建立相应的建筑招标制度,能有效迎合建筑领域市场环境的要求[2]。当前国内大多数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仍然不够成熟,诸多企业涉及到项目管理以及实际的建筑施工工作都需要进行创新与优化,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是各个建筑企业首要的发展任务,相关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管理制度中的责任落实,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趋向现代化发展。

2.3时代发展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观的第一要务就是发展,而其根本要求在于创新,这既是我国长期的发展战略要求,也是当前建筑企业实现进步的重要抓手,如何建立起一套符合市场环境需要、凝聚企业自身文化以及呈现自身品牌特点的建筑企业管理体系,已经成为摆在建筑企业面前的重大挑战。针对建筑企业而言,我国推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为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前景,科学的管理体系是企业维系宏观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面对国内外日趋紧张的市场环境,建筑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据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创新实践工作[3]。

3、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实践的落实途径

3.1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创新

针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可以围绕针对于施工过程的监督以及以人、机、料、法、环为核心开展,具体而言:第一,针对于施工过程的监督。结合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施工技术,人员分配以及合同的签署进行细致缜密的整合分析,强化针对各流程的監管力度,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过程始终。同时,重视针对协议的审查工作,尤其是审核好协议内容的细节条款,借助全面探讨,避免出现疏漏的地方。此外,在实际施工阶段要加大对于一些隐蔽工程的重视,明确隐蔽工程现场签证的各个环节、相关负责人、施工方式以及工程造价的汇总数据,确保其真实有效并进行配套考核管理机制,避免出现偏差,以此实现对于施工情况的实时观察。第二,针对于施工设备的监督。针对施工设备的监督管理是有序开展建筑工程的关键基础,确保建筑设备处于能够良好运行的状态,能够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4]。具体而言,相关管理人员要定期开展对于施工设备的全面检测工作,对于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的设备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维修保养,同时对于一些落后的施工设备也要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对其进行更新替代。此外,负责检修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也针对设备进行运维检修工作,以此保障施工过程的连续性,推动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的共同提升。

3.2强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

一套行之有效且相对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建立,其核心在于建筑企业内部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体系,结合当前施工项目涉及到的各个环节流程进行汇总分析,针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细节进行精准把控,避免一些客观因素影响施工进度,为各个流程有序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建立健全的建筑项目管理标准,在遵照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将管理标准贯穿于建筑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引导企业内部人员全面执行与落实,使得建筑项目能够依据事先规定的要求按时保量完成。具体而言,建筑企业内部包括负责项目的经理、材料质检部门、设备管理人员、技术研发人员以及物资筹划人员等各个部门,相互之间完成高效密切的配合,围绕负责项目制定的工程师作为策划主导,统筹其他部门相互合作共同落实建筑工作,同时建筑企业必须指派具备专业水平的管理及质检人员,执行针对各项工作的监督及考核,针对于一些懒散、懈怠甚至违规行为的现象,需要加大惩罚力度,以此倒逼各个部门梳理高度的责任意识并完成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同时推动各部门之间切实衔接好各项交接工作,形成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的良好局面,确保将项目进展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以此强化建筑工程的项目质量,在建筑企业内部构建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及管理队伍[5]。

3.3推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创新

通常来说,在实际开展施工的初始时期,企业管理人员具备较长的方案筹备时间以及考察时间,其主要负责细致规划工程施工过程、明确施工周期以及针对施工的各部分细节的审核工作。同时结合针对施工图纸的尺寸把握,应严格在施工现场进行注明;针对施工设备以及技术的应用,需要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引导其熟练掌握,避免出现由于数据、技术出现额外的支出导致工程成本增高。与此同时,管理人员需要注重施工材料的收集汇总,及时审查数据与事先制定的投资合同是否保持统一;对于资金的使用能否控制在合同规定范围内,在符合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合理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以此强化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质量。此外,管理人员需要主动参与到工程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借助科学的工程设计方案,实现对工程施工成本的有效把控,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支出进行价值转移,采用科学的计划、严格的检测、精准的调控,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支出成本能够在预期范围内,再结合对于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以及即将产生的支出全面的整合和审查以此实现精准计算工程的施工成本和费用支出,最大程度将工程成本控制在最小的范围[6]。

3.4强化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创新

针对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加以创新,一方面在于针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引用,另一方面在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完善。具体而言,针对于引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筑企业决策人员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于新型建筑材料以及新型建筑设备的投入力度,通过市面上较为成熟的设备及材料,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支出,提升施工效率;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效果,管理人员可以参考大型企业所运用的信息技术管理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设备,实现对于施工过程的动态化管理,能够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到管理人员。针对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完善工作,管理人员可以组织员工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并配套建立考核制度来引导内部员工积极参与到先进的知识理论及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同时还可以面向社会统一公开招聘,引进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并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高水平人才,以此保障企业内部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7]。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开展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创新工作是建筑企业迈向现代化建设,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其工作内容的复杂性特点,需要企业决策领导、管理人员、技术部门和操作人员共同落实,借助管理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将现有的资源条件加以整合,推动建筑企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使得企业结构更加趋向标准化、规范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最终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刘娟,李科,胡祥,兰景岩.工程管理专业“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观察,2020,9(37):111-114.

[2]曹建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监理模式优化与实践创新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8):169+172.

[3]邓勇.“工程建设企业管理与实践”系列之六  科技创新是建筑国企成长的“新引擎”[J].施工企业管理,2020(06):96-97.

[4]黄恒振.高职工程管理专业BIM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與实践——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9,28(06):43-50.

[5]田立臣,曹茂庆,杨玉光,祁丽丽,徐宏伟.基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中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J].居业,2019(02):141-142.

[6]贾进元,段淑芬,胡金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四川水泥,2018(10):192.

[7]刘永阳,王文斌,张延涛.“均衡绿色施工  创建双优工程”管理创新实践[J].企业管理,2020(S2):150-151.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管理工作建筑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