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朱良志先生话赏石

2021-01-01周军byZhouJun

宝藏 2021年11期
关键词:顽石朱先生赏石

文/周军 by Zhou Jun

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研究。代表作有《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南画十六观》《中国美学十五讲》等。我们“缘起”先生的大作《顽石的风流》。

写石两难,一是难观大象,观大象须有大高度大视野;二是难达其意,有的是看透说不透。这就要求作者:一能打通古典与现代,二能打通理论与实践,三能打通东西方美学对接。因对哲思素养的高要求,故而我们期待的赏石美学很难呈现。笔者以为,以往赏石作品中的佼佼者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顾鸣塘的《华夏奇石》和《石趣》。其中对中国传统赏石文化的历史沿革、文献流衍作了详尽述说,特别是对诗词歌赋中的赏石文学性的解读,尽显其文学功力。但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把传统赏石文化形而上的成分和中国传统哲思儒释道的精髓体现出来,在“道”的层面言说的不深不透不充分。这就像文学家在解读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时容易停留在文字、语言、章法结构等,而忽略思想。

先生以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美学功底,洞悉万象,学贯古今,敏锐的发现中国传统赏石文化是形而上的,是精神的、哲学的,在“道”的层面进行“言说”。

《顽石的风流》开篇:

题名:【兰香】 石种:额河石

题名:【梅兰竹菊】 石种:长江石

“石进入中国人赏玩的视野,从广义的角度说,就变成了艺术品。品石赏石者,都可以说是艺术家,他们在一块顽石中完成自己的艺术创造。灵心独运,变幻其形,斟酌其位,置于诗意的氛围中,何尝不是艺术的创造!但他们是在‘天工’的基础上创造,他们在赏石中追求‘天趣’”。

这就为万千赏石人半遮半掩的、欲说还休的、无数次拷问过自己的——“观赏石是不是艺术品”“品石赏石者是不是艺术家”给予了正面的肯定!

该书运用老子哲学的宇宙观、庄子美学的大美观、儒家学说独善其身的“慎独”观、禅宗美学的“孤寂”观等中国美学的深邃思想,通过“石之怪”“石之顽”“石之瘦”“石之朴”“石令人古”“石令人隽”等深入浅出的言说,比如通过“石之朴”对“天工”的肯定,来否定“过分的人工”,从而表明“知识”即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遮蔽”,直观地表达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用千言万语述说的“理性”弊端。

先生入笔,一如他的《南画十六观》,虽然写文人画,但不是平面研究文人画,不是梳理文人画发展的历史,而是选择文人画发展中的一个问题——“真性”来进行集中讨论。这是文人画发展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以突显对形成文人画的本质因素——人的内在精神气质的关注。比如描述陈洪绶的“高古”,不从笔墨、技法、构图入笔,而是着眼形而上,另辟蹊径地从“醒石”“味象”“缥香”“寒沽”等思想幽处阐发,这也是由于朱先生的哲学背景使然。

《顽石的风流》,让人爱不释手,越看越爱,越发有结识作者的冲动。有次,笔者同中国观赏石协会副秘书长钟长海谈起读此书的快感,巧合的是钟副秘书长也在关注此书此作者。我们共同产生了“追星”的冲动。但是,怎么找到作者呢?功夫不负有心人,转了几个弯,我们居然通过一位老乡联系上了朱先生。

今年7月,笔者到北京出差,便抓住机会与朱先生联系约见。在燕园与清华大学附近的一家酒店,我们终于见面了。席间,朱先生娓娓道来“一朵小花,就是一个世界,一呼一吸,宇宙息息相关,悦怿风神,悠然自足。兰生幽谷中,倒影还自照。无人作妍嫒,春风发微笑。”中国的兰生幽谷,倒影自照,孤芳自赏,虽感空寂,却有春风微笑相伴,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小中见大,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通过小一说‘无量’。‘一花一世界’是没数量,超越知识的。二说‘圆融’。它讲在不圆满中当中寻找‘圆满’,讲残缺背后的圆融。在不圆满中构造一个圆满,讲生命中外在无所达到的、但心灵可以自在圆成的东西。三说‘境界’。境界是在残缺中另创建一个世界、升华一个世界。”“中国人爱石的清、丑、顽、拙,不仅爱它的表面形式感,更是寄寓着一种精神追求……

题名:【兰芷幽香】 石种:黄河石

理性的约束会丧失真性,过分功利性的追求会伤害人的生命,依附性的生存是一种虚假的存在,过分的雕琢只会背离原初的真实。”朱先生讲的全是“形而上”。我们说的都是“形而下”——“形、质、色、纹”“奇特性、美观性、稀有性”——这是我们的强项。兴奋加激动,瞬间,我们就进入了微醺状态。推杯换盏之间,我们的思绪在形而上、形而下中来回跳跃,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事过月余,此情此景让我们回味。我们更期待着朱先生能在赏石领域多出笔,写出更深、更透的作品,让我们欢欣鼓舞。

题名:【梅兰竹菊】 石种:乳源彩石

猜你喜欢

顽石朱先生赏石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顽石
“码字”的朱先生
一处清幽,与石头对话 [外一首]
《顽石的风流》
悼朱光潜先生
老先生扮演病人为哪般
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