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整整齐齐,真的难以做到吗
2021-01-01蒋曼
文/ 蒋曼
香港TVB剧的经典台词“一家人最重要是整整齐齐”,现在当真难以做到。
寒假将近,一家人还是不能整整齐齐。父母要到温暖的沿海城市做候鸟,会会老朋友;我想窝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写作;先生早就计划回老家,和兄弟每年一聚,烧一堆冬天的火;女儿说,累了一个学期了,想去南方的海岛上捡捡贝壳。小家庭里,人人都有大主意。
自我世界的边界一再扩张,我们都是孤独的战士,像堂吉诃德一样与自己的风车鏖战。
每天清晨,像各自找食的鸟儿,我们飞向彼此的领地。孩子要在学校里待上一整天。妻子和丈夫在各自的行业矩阵中狼奔豕突。没有交集,无法共鸣。
在当今知识和技能快速更替的信息时代,家长都担心会在时代的加速巨变中中年出局,一个年轻人要在现代丛林中立足,得学习多少本事。我们习惯了短暂结盟,长期分离。于是,下班的人要在车里坐一会儿,抽一支烟,听一首歌,才能鼓足勇气回到家庭的秩序中。
晚上,孩子的作业和个人手机把我们分割成孤岛,在各自的世界里悲喜实难步调一致。家庭中每一次共同行动都需要一场精心准备的开幕式。蜡烛、礼物、鲜花装饰出隆重、漂亮却又繁琐的仪式,它们正在取代曾经自然的默契。
我们正在同床异梦,我们悄悄分崩离析。
农耕时代,生活在一起,自然需要同心同力,手足情深必然是协同合作之时。爬树要有人垫脚,撒网要有人划船。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天仙配》里唱:你挑水来我浇园,你织布来我耕田。这是相互协作的生活模式,恩爱与依赖也在这些分担与协作中慢慢产生。李安拍过一部家庭伦理片《推手》,虽然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家事,却也道尽了传统家庭离散的危机:跨越重洋与子相聚的太极拳大师朱师傅无法迈过文化与观念的鸿沟,与儿媳妇玛莎形同水火。菜刀在砧板上剁出沉重的咚咚声与烤箱清脆的“叮”声分属不同的世界。柔软的太极拳形和冰冷的打字机也毫无勾连之处,就连饮食也泾渭分明。
同一屋檐下,父亲和儿媳妇各自为政,心生嫌隙。家庭的纽带不再是从前的光宗耀祖、子承父业。
但是,家毕竟是家呀,它是团聚、联系、关怀、牵挂和共同成长的岁月。在无数次的妥协背后,我们学习尊重、原谅和宽容,也学习给家人留一方清静而空寂的月亮地。
影片最后,玛莎重新布置了父亲的房间,在墙上挂上父亲喜欢的一柄剑。朱师傅的儿子跟玛莎解释太极推手:放松,不要抵抗,也不要断开接触。这是现代家庭中建立新的亲密关系的隐喻。
我们不再整整齐齐,我们走在各自的世界中,但仍然思念和惦记。总有一些共同成长的时刻,相濡以沫,曲径通幽,点滴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