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纽约,看到疫情下的撕裂与人心
2020-12-31柯怡安
南方周末 2020-12-31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柯怡安
◀上接第13版
学会坦然拥抱未知
我所在的研究团队成员大多认为,随着拜登即将入主白宫,美国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混乱的外交局面大概率能被扭转。团队中有一位白人青年乔希,主修经济和亚洲研究。按照计划,他本该在南京开始研究生学业,但因为疫情问题,无法拿到中国留学签证,只能延迟到明年入学。
乔希从10岁起便开始接触中文,能讲不错的汉语,读大学期间利用暑假曾在北京大学实习。他在中国有很多有趣的经历,比如在北京实习时,曾住在五环外的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宿舍,和几十个年轻外省农民工同吃同住了三个多月;还独自买了一张从北京到成都的火车票,在拥挤的车厢里全程站立了三十多个小时……
“在那一趟车上,我认识了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成都小伙,他在部队里服役。”乔希告诉我,“他不会说英语,我们就用中文简单地交谈,他坚持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我便到他的村子里住了几天,那段经历一直令我难以忘怀。”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总是很奇妙,有时竟能跨越语言、种族和国界。哪怕国家之间存在着各种地缘政治上的对立和博弈,在大多数时间里,民间的人文交流却一直如涓涓细流,生生不息。
12月中旬,纽约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大雪,人们也都进入了过节的气氛当中。萨妮给我发来了一条消息:“我准备搬回纽约了!”这实在令我惊喜,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又能相聚。
在过去的一年里,病毒搅得世界天翻地覆——失去亲人之痛,被迫下岗之悲,隔离日久之郁,时局纷扰之忧,都在日复一日上蹿的疫情数据中被无限放大。我们处在一场百年不遇的瘟疫当中,或许也处于历史的拐点上,而回顾当下,自己和身边的人依然能够平安健康地生活着,这就是最大的幸运也是最值得感恩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