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珍馔 调百味中国人的烹饪美学
2020-12-31忍冬
忍冬
中国美食为何能够享誉世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精致而丰富的烹调技艺。烹是烹饪技法,是炒、炸、烤、涮、煮、煨、蒸、焖……调是调和五味,是盐、糖、醋、酱、葱、姜、椒、桂……数千年间,中国人不断探索各种烹调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对原料、火候、味道、造型精益求精,创造出了属于中国的烹饪关学。
原始烧烤
100万至200万年前,人类依靠采集渔猎为生,过着行迹不定的迁徙生活。人们掬手而饮,生食草木果实和乌兽之肉。饮食,对他们来说是维持生存状态的基本存在。
一场偶然的天火带来了改变。森林熊熊燃烧,人类和动物四处奔逃,当大火燃尽,人类从余烬中感受到温暖,于是开始有意收集一些柴草,将发现的火种保存下来,以抵御严寒。另外,他们还发现了一些被烧死的动物和烤熟的果实,大胆尝试之后,比生食美味许多的熟食征服了人类的味蕾,于是人们便开始了用自然火烧烤食物的试验。这即是最早的烹饪起源。
几十万年后,人类在实践中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恩格斯说,用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一场生存革命由此展开。熟食相比生食消化过程更短,有利于氨基酸和糖的分解与吸收,长期食用大大提高了人类的营养水平,从而使人的体质和智力得到全面提升。
人工火的掌握,让人类真正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进入原始烹饪阶段。这一时期的烹饪方法多是直接将食物放置在火上进行烧烤,具体的烹饪方式有燔、烤、炙、煨等。但这种方式很容易烤焦食物,于是,人们逐渐发明出以石头作为中介来传热的方式,如焗、焙、石煮等。焗,是将食物埋入烧热的石子堆中;焙,是将食物放置在烧热的石片上;石煮,是将烧红的石头与食物一同投入注水的坑中。
以鼎调羹
公元前8000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人们逐渐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种植业应运而生。人们选择临河区域聚居,种植小米、水稻,并驯化饲养禽畜。从采集渔猎经济到农业经济的转变,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引起了饮食结构和烹饪技术的革新。
在定居生活下,具有载物功能的陶器被人们烧造出来,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饮食制作中,人们将陶器作为烹饪器具,将食物放入陶器加水进行烹煮。到了夏商周三朝,陶器向青铜器过渡,二者共同在饮食烹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时期,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主要的烹饪器具有鼎、鬲、甑等。鼎可以烹煮大量牲肉;鬲有三个较短的锥形足与袋腹相连,便于炊煮加热;甑是最早的蒸锅,分上下两部分,下层形制为鬲,置水,上层形制为甑,放置食物,二者之间有算相隔,算上有通气孔。
新石器时期,人类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调味品的使用,如用酸梅、苦果、蜂蜜、香草等充当调味料,并且已学会煮海为盐。因此,水烹阶段的食物制作并不仅仅是直接用清水烹煮食物,而是会加入成、酸、香、苦、甜等味道,以实现五味调和。
到了夏商周三朝,植物和动物原料不断丰富,更多调味品被开发出来,如醯(醋)、大苦(豆豉)、醷(梅浆)、糟、椒、卵醢(鱼子酱)等。据《周礼·天官·膳夫》记载,其时供周王食用的酱已多达120种。人们更创新出了臛(红烧)、酸(醋烹)、菹(渍、腌)、脯腊(肉干制作)、醢(肉酱制作)等烹饪方法。《周礼·天官·冢宰》云: “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其中,八珍是指淳熬(肉酱加油脂浇饭)、淳母(肉酱油浇黄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捣珍(牛、羊、鹿里脊)、渍珍(酒糟牛羊肉)、熬珍(腌牛羊肉脯)、糁(牛羊猪烙饭)和肝菅(网油烤狗肝)。这八道菜肴在选料、加工、调味和火候等方面都十分考究,代表了当时烹饪的最高水平。
煎炒烹炸
自秦朝建立,中国成为中央集权国家,全国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统一体,特别是汉代以后鼓励生产,农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随着)台金技术的发展,铁器大量出现,铁这一材质被广泛应用于烹饪器具的制作之中。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竹木蒸笼和面点模具,从而使面食制作得到发展,确立了北方以面食为主的主食结构。至今,铁锅、菜刀、蒸笼依旧是中国烹饪过程中的主要器具。
工具革新之外,植物油的出现,是秦汉以后烹饪技艺上的另一项重要变革。汉代以前,人们烹饪时使用的油都是来自动物身上的油脂,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胡麻、大麻、芜菁、荏苏等植物的籽才被用于榨油。油料作物的增产和铁锅的使用,使得以炒、炸、煎为主的油烹法逐渐流行,成为唐代以后一直到今天中国最重要的烹饪特色之一,大量美味的菜品也因此诞生。
秦汉以后,中国与其他地域的交往日益密切,烹饪技艺也随着经贸交流逐渐传入日本、朝鲜、中亚等地,如制作馄饨、豆腐(西汉时水推磨、碾出现,制作出豆腐)、酒曲的方法等。而域外饮食也在交往过程中不断传入中原,如印度的胡椒、泰国的甘蔗酒等,使得中原可供烹饪的食材、调料等日渐丰富。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遣使到摩揭陀国(佛陀时代印度四大国之一)学习熬糖之法,使臣回来后,太宗即诏令扬州参照其法煎榨蔗汁,颜色与味道都超过西域许多。正是在这样民族融合、文化交往的基础上,中国烹饪技艺至宋代迎来了全面成熟。
百般风味
宋代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采煤、)台铁、制瓷等手工业的兴盛带动了商业贸易的迅猛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蕃昌,大量域外原料进入中国,都市人口众多且极尽繁华,饮食市场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
在这种背景下,自宋以降,中国的烹饪技法全面成熟,烹饪环节基本定型,烹调方法发展到数十种,有炒、涮、焅、爆、卤、蒸、炖、熬、烧、熝、焐、熏、焙、燠、汆等。其中,炒即有生炒与熟炒、南炒与北炒之分;涮即指今天的涮火锅方式。明代《宋氏养生部》中记述的烹饪猪肉的方法就有30多种,如酱烧、清烧、盐酒烧等。各种菜品中,姜豉、五香、辣椒、蒜泥、糖醋、椒盐等口味更是五花八门,许多创意新巧的菜品被不断开发出来。与此同时,不同地域的风味菜系已经基本成型,北京、山东、四川、广东、福建、苏州、扬州等地方菜系发展成熟,各具特色。
除了重视口味之外,对造型的讲究也成为宋元明清时期菜品的重要特点,以精湛的刀功为基础的食雕逐渐流行起来,还有许多以假字命名的菜品,如假熊掌、假圆鱼等,都是以造型取胜。明代厨师已能将生鱼片切成“红肌白理,轻可吹起,薄如蝉翼”。清代扬州的瓜雕更是堪称绝技,厨师可在西瓜上雕刻各种虫鱼、鸟兽、人物等,几层图案立体叠加,刀工精细,享誉四方。
进入近现代以來,烹饪工具在材质、能源、形制上都有了很大改变,但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并积极吸收外来精华,不断完善和创新,聚合成厚重的内涵和新鲜的形态。如今,中餐在世界范围内备受青睐,以闪光的姿态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第一窗口,这正得益于中国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纷繁多样、精巧和美又不断进步的烹饪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