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2020-12-31蔡学勇
摘 要:隨着新课改的深入,情境教学法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理解与学习。由于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高中数学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各学校纷纷开始引进情境教学法,以此来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文章立足高中数学课堂,探讨了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5-0031-02
引言
情境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象化。高中这一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较大,且比较复杂,如果一味地依靠教师口述讲解,则很难帮助学生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策略上做出适当改变,如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数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其中更好地体悟数学的真谛。创设情境能够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情境创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1.调动学生积极性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本身较为抽象,很多数学知识理论性强,复杂难懂,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学习起来较有难度,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从而直接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创设情境能够有效应对这一问题。一个好的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其自发地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传统教学方法中,都是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但是教师教授只能算作是影响学生学习情况的外因,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还需要从内在因素入手,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情境教学的背景下,相关学者认为,教师在这其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导、督促,只有将学生作为整个课堂的主体,才能够发挥情境教学的真正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1]。
2.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尤其是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进而更好地提升数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数学综合素养。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会被教学模式所限制,被教师的教学方法所固定化,缺乏创新,学生会逐渐失去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造成数学素养难以提升。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并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适当地穿插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拓展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不断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2]。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
其一,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前,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注意情境不能脱离教学重点。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对教材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设计,将数学教材作为创设教学情境的依据。其二,数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创设高中数学教学情境的时候,还需要确保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进行锻炼和提升,推动学生在数学的道路上进行深入的探索。其三,现今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了教师们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由于教师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图文与视频的堆砌导致了课堂缺乏连贯性,散乱的知识点导致学生学习进度受到阻碍,直接影响到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失去了情境教学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情境时,要合理运用其他辅助性教具,注意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科学性,以达到教学目的。其四,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需要注意将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重点突出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数学实践应用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应用水平的提升。其五,教学情境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明确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这样才能够推动高中数学教学顺利进行[3]。
三、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1.提出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学习之中,问题是一切探索行为的起点,其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问题式教学也是最为常见的数学方法,通过提问,学生可以掌握数学教学的重点,发现数学奇妙的规律,学习数学技能方法,锻炼思维和能力,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效地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积极性,基于教材重点,创设问题情境,以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情境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不能脱离课本,同时还要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征,然后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丰富教学模式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例如,在学习非线性规划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数学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答案[4]。
2.合理追问,创设教学情境
追问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思维模式,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和假设,从而发现数学更加深入的问题,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水平的提升。例如,学习a2+b2≥2ab的时候,学生如果使用作差的方法,虽然能够快速地算出答案,但是这道题的作用并没有凸显出来,教师还需要基于学生答案创设相关的追问情境,询问学生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这道题是否还有其他的解答方法。教师的追问会引发学生更加深刻地思考,然后,教师可以侧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将几何知识融入这一问题中,探讨a2+b2=c2与上式的关系,推动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认识到这一问题与几何之间存在的关联,从而想到其他的解决方式。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还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
3.合理类比,创设教学情境
类比在数学学习中较为常见,通过对相似性较高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学生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同,触类旁通,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散和提升。在高中数学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与类比思维,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类比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点。比如,在学习四面体的任意一点到四面体的四个面的距离之和是一个定值的时候,由于刚刚接触到这一问题,学生思考起来较为困难,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习过的三面体,三面体存在与之相似的定义,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曾经学习过的知识展开思考和探究,将两者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相似和不同。类比思考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4.适度联想,创设教学情境
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联想能够让学生触类旁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教师在为学生创设联想情境的时候需要注意,要将教材作为出发点,不能让学生毫无边际地想象和联想,这样不仅不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还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茫。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的联想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要让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联想以前学习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例如,在学习“以椭圆中任意一焦半径为直径的圆一定和长轴为直径的圆相切”时,教师带领学生将这一定义理解透彻后,将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延伸,提出了“抛物线的焦点弧为直径的圆,一定和抛物线的准线相切”。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明白两个问题的异曲同工之处,进而积极地去寻求答案,提升逻辑思维,提高数学素养和水平。
5.基于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数学知识都是在生活现象中被发现,数学知识也更多地被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能够更好地提升生活效率,促进生活、工作和学习水平的提升。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可以为其创设相关的生活教学情境,为学生展示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实现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切身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活学活用,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的真正价值。
结语
情境创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还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只有在考虑全面的前提下,才能够推动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明广.如何创设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情境[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123.
[2]唐趙义.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126-127.
[3]陈聪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82-83.
[4]曹长松.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8(33):42-43.
作者简介:蔡学勇(1987— ),男,甘肃临洮人,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