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2020-12-31黎琳
黎琳
(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广西 梧州)
0 引言
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在药物的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患者出现与药物目的不同的有害反应。而在目前临床,老年患者由于自身通常会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可能会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用量亦可能较大,从而在当药物进行相互作用后,将导致老年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药品不良反应[1]。此种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与药物的品种、用法与用量有关,但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后均将会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带来负面影响,甚至肯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2]。使用药品不良反应风险评估模型,可帮助医师进行老年患者药品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使患者可在安全情况下进行治疗。电子信息科技的发展,也推动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风险评估模型研究的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1 现阶段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1 老年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能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但发生反应的严重程度以及发生概率均不相同。而药品不良反应即是指在正常剂量用药,进行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或者与用药的实际目的不相关的反应[3]。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亦较多,主要可分为药物方面、机体方面、给药方法、用药时长等原因。通常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即是由于药物自身原因,当患者在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后,可能由于其自身的药理反应,而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除此之外,机体方面原因亦是较为常见的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老年人群由于自身年龄增大,血液里血浆蛋白的浓度亦逐渐减少,从而导致其自身与药物的结合能力降低,因此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后,可能由于身体内沉积的各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发药品不良反应[4]。
1.2 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特征
当前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的症状表现并无系统性、统一标准的描述。大部分的药物在引发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后,将导致人体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以及腹泻等症状。而对于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其可能出现低血糖、双重感染等,因此当老年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后,其将会导致患者的病情逐渐复杂化,影响患者自身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患者病情恶化[5]。
1.3 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目前阶段,由于我国社会老龄化情况越发严重,老年人群在社会中占比逐渐升高,随之而来的,即是老年人群相关的医疗问题。在各种老年疾病发病率上升的同时,老年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亦在持续上升,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对于老年患者是一种具有较大威胁的负面反应。通常老年患者自身将同时伴有多种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而此类疾病无法有效根治,较为常见的即是采用药物控制病情发展的保守治疗方案。保守治疗具有方便、易实施、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其导致采用保守治疗的老年患者人数众多,因此亦使得药品不良反应的易患人群基数较大,使得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数增多。影响老年患者自身的治疗效果同时,亦对家庭、社会带来较为沉重的负担。
因此降低老年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更为合理安全的治疗方案则尤为重要。
2 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2.1 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风险评估模型定义
风险评估即是针对一项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事件发生后可能导致的结果范围、危害程度、预期发生的时间以及风险因素所产生的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进行综合性分析与评估。并最终建立相关的风险评估模型,使得在实际运用中,可通过模型对此类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与结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控制、调整,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6]。而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风险评估模型的制定需要大量样本的支持,由于目前阶段我国对于此方面研究的欠缺、样本的匮乏等因素,导致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风险评估模型未能有效建立。
2.2 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目前,我国部分医院已开始逐步使用Guided Care 管理模型进行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评估。此管理模型是由医院内护理人员进行组织实施。其主要通过将患者、家属、医师进行联合,并针对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药物过敏史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与治疗效果[7-8]。在Guided Care 管理模型中,医护人员通过配合需要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管理,包括对患者的疾病、身体情况的评估;制定相应的针对性护理计划;追踪患者,在其出院后对其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恢复情况并提供指导;提供患者自我管理指导,帮助患者生活自理;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性治疗需求,帮助患者进行治疗服务的协调;为患者提供简单的健康知识教育,并注意提供疾病相关问题的咨询服务。通过几项管理,以此综合改善患者治疗安全性与生活质量。通常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评估模型包含有患者用药数量、药品不良反应史、共存疾病数量、脏器功能是否正常等项目,通过对患者情况进行项目匹配,计算患者所得分数,若高于临界值则表示患者有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可能性,需要对其病情以及所用药物进行分析判断,并重新选择更为安全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上,我国医务工作人员应当持续不断进行探索,在尽量多收集样本的情况下,进行相关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以此改善我国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3 总结
目前阶段我国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在逐年增高,建立科学、有效的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风险评估模型尤为重要。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对于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样本的收集,并根据我国患者实际情况、生活习惯等,建立具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模型,以此改善患者治疗安全性,提升整体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