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的诊断与防治
2020-12-31罗宝田广西天等县福新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32802
罗宝田/广西天等县福新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32802
我国在1982年进行山羊引种时,将CAEV引入,随后我国的很多个省市暴发了山羊关节炎-脑炎病。山羊关节炎-脑炎病给世界范围内的山羊养殖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CAEV引起的山羊关节炎-脑炎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是山羊养殖企业不可忽视的主要工作之一。降低山羊关节炎-脑炎病的发生机率是促进世界范围内山羊养殖业健康茁壮发展的必要措施。
1 病原
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prine arthritis-encephalitis virus,CAEV)为山羊关节炎-脑炎病的病原。CAEV为RNA病毒,在分类上CAEV隶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CAEV的病毒粒子在形态上具有多形性,大多呈现圆球形,CAEV的病毒粒子直径约为90nm,病毒粒子有具有纤毛的囊膜。病毒的释放方式为出芽方式。CAEV的病毒粒子具有4个编码基因。
2 流行病学
自然感染条件下,山羊是CAEV的唯一易感动物,且CAEV只能在山羊与山羊之间进行传染,山羊的感染不具有性别差异性、年龄差异性、品种差异性。一般情况下绵羊不能感染CAEV。发病动物和带菌者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可以携带CAEV对健康动物进行散播CAEV,使健康动物发病。CAEV的主要感染途径为消化道。山羊关节炎-脑炎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并不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但饲养管理的条件是该病情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饲养环境优良的场区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但是饲养条件差的场区或动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时,患病的山羊病情恶化,病情延长,患病动物的死亡率增加。
3 临床症状
感染了CAEV的山羊的临床症状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关节炎型,患病的山羊关节肿大,皮下有浆液性的渗出。关节滑膜增厚,有大量的出血点,关节软骨与关节膜发生粘连,关节腔内充满粉红色或黄色的液体,有时也可见纤维素状的物质。第二种是脑脊髓炎型,脊髓和小脑可见大小不一的棕红色的坏死灶。第三种是肺炎型,肺脏质地变硬,有轻微的肿大,表面可见大小不一的白色坏死灶。支气管淋巴结肿大。
4 病理变化
感染了CAEV的山羊的病理变化同临床症状一样,可分为三种类型:关节炎型,慢性的滑膜炎,关节组织的淋巴细胞浸润,病情严重的病例会出现纤维蛋白性的坏死;脑脊髓炎型,中枢神经出现非化脓性的脑炎症状,有大量的角质细胞增生,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套;肺炎型,肺脏血管周围的大量细胞发生浸润现象,肺泡的上皮发生增生,肺脏的小叶间质出现结缔组织增生。
5 诊断
该病的诊断可以结合流行病学特点、临床中的特征性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的诊断,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诊,可以采集患病牛的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6 防控措施
对于山羊关节炎-脑炎病的防控,应该防患于未然,加强引种时的检疫工作,对于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羊严禁进入饲养场内,引种时要先进行隔离饲养,经过至少半年后,观察引进羊的临床症状,没有症状者方可进型混群饲养。
加强饲养场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改善山羊的生活环境,同时定期对场区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减少任何病原存在的机率,降低发生混合感染的可能性。加强山羊的运动量,提高动物自身的免疫力,增加对疾病的抵抗性。此外,对于山羊关节炎-脑炎病的防控,应该防患于未然,加强引种时的检疫工作,对于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羊严禁进入饲养场内,引种时要先进行隔离饲养,经过至少半年后,观察引进牛的临床症状,没有症状者方可进型混群饲养。总而言之,防患于未然,发病时尽早治疗是防控本病的重要方法。养羊过程要积极预防此病,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羊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