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课堂观察与重新发现
2020-12-31张晓艳
张晓艳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先后在4所不同的小学任教,和儿童打交道20多年。我认为,自己对儿童还是比较了解的。可是,儿童可以学自己喜欢的语文吗?儿童学语文到底需要教师做什么?叩问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自己在儿童认知上的盲区。我们似乎忙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对儿童学语文的课堂观察。
儿童,本爱语文
2019 年9 月,我交流到一所新学校并接手三年级语文教学,适逢全国使用统编教材。开学前,就有很多教师、家长开始担心孩子的语文学习,令语文教材脱销。统编教材的课文数量变多了、篇幅变长了,还增加了不少古诗词,安排了文言文《司马光》,还有口语交际、起步作文……学生学得完这么多的内容吗?我不禁为学生捏了把汗。
“同学们,昨天拿到崭新的课本,我看大家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了。说说你们最喜欢的内容吧!”
“我最喜欢背古诗,教材里有好多古诗描写的地方我都去过,比如天门山、西湖。”“我最喜欢《司马光》,几句话就让我记住了。”“我最喜欢预测阅读,太好玩了,就像小时候妈妈给我读绘本,也是让我边听边猜。”
“没有什么内容让你们觉得很难的吗?”我有些不甘心,“比如写作文?”
“很好玩啊!作文还有编童话故事呢,我们都喜欢。”
原来,儿童是天生的语文学习者,他们的生活中早就融入语文的身影。跟着父母在游历中学古诗,听着绘本学阅读,至于猜测性阅读、童话学习在儿童眼里本来就是玩游戏,他们连学习方式都想好了。
教学至此,我不禁想起了陶行知校长的《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就比小孩还要小。”是不是我们把语文想得太难了?或者在教学中,让语文变得很难?其实,语文教师要做的,恰恰是让语文在儿童的眼里、手里和心里,变得简单容易一些,变得亲切可爱一些。若让语文和儿童的生活、游戏发生最自然的联结,让儿童自己走上语文的学习之路,语文教师功莫大焉。
儿童,可以学自己感兴趣的语文吗?
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根据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将重难点设计为“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课堂上,我带领学生寻找关键词句,比如“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想方设法理解其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课堂最后,照例是全班学生提出心中疑问的时间。
“为什么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海参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树懒的行动也很缓慢,我想知道,它们到底谁更慢呢?……”
还没等他说完,我直接打断:“同学们,他的问题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吗?我建议大家要从语文方面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其他举起的小手慢慢放下去了。
毫无疑问,在学生感兴趣的语文与我认为对学生更有用的语文之间,我战略性地放弃了前者。和语文有关的问题就认为是好的问题,我就重点对待、积极鼓励;课堂解决不了的、和语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就边缘化处理,这似乎成了教师的惯用伎俩。殊不知,“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教师不经意的疏忽和怠慢,都将泯灭儿童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语文学科以其包罗万象的内容,是最有可能与其他学科发生关联的,也因此在学科育人上大有可为。语文的学科边界真的就那么重要吗?我们不妨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基于语文而超越语文,让儿童完整的生活折射在语文课堂,让儿童学习他们感兴趣的语文,让学科成为佐藤学定义的“学习的文化领域”。
儿童学语文,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学生已分批接触钢笔字书写。然而,横条本代替了方格本,学生的作业本上字体大小不一,间隔松紧无序。开学的第一个月,写字整洁、美观成了学生每天的学习任务。
我巡视学生练字时,目光停在了宝迪的身上,只见他右手握着钢笔,左手捏着笔套,他的字几乎都写得歪歪扭扭。“你看你,左手捏笔套,不扶着本子,写字怎么能美观?”面对总不按要求做的学生,我的声音不由得高了八度。我继续批评:“把笔套套在笔杆上,不容易弄丢,左手也可以空出来扶着习字册。你为什么不听老师的话?”“老师,我……我……把笔套套在笔杆上,钢笔变重了,写字好累。”宝迪一边乖乖地照做,一边小声地嘀咕。
我哑然了。宝迪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学生,个子也小。写基础的笔画时,他就是“困难户”,他并非不“听话”,只是他的发育比别人晚一些。我操之过急地要求每一个学生“整齐划一齐步走”,却忽略了每一个学生自己真正的需要。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学习写作文,最大的困难根本不是如何审题、构思、选材,而是希望老师教会我如何把方言转化成书面语。
进一步往深处审视,其中还有我们对儿童的“类思维”在作祟。儿童成了这一类、这一群的孩子们,而缺少了鲜活的、个性迥然的“这一个”。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是“三年级的小朋友怎么样”,却忘了类别的差异,忽视了色彩斑斓的儿童个性,深陷标准化的泥潭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唯有看到“每一个”,看到“这一个”,教学才能真正因材施教。儿童是独特的“这一个”,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就是要看到这样的“每一个”,如此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支持儿童、成就儿童。
加拿大教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提醒我们:“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所以,发现儿童,永远在路上,需要教师不断找寻和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