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对制造业供应链影响分析

2020-12-30赵娟陈琛石勇

智能制造 2020年4期
关键词:供应商调研供应链

赵娟 陈琛 石勇

开年之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迅速蔓延全国,成为我国解决中美贸易争端、实现脱贫攻坚和工业转型升级的最大挑战。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关键参与者,正在从世界工厂向全球供应链中心转变,此次疫情成为牵动我国制造业供应链乃至全球供应链的核心事件。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供给不足将沿着产业链上下游传导,加快我国乃至全球供应链的变化与重组。

2020年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做好龙头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工作,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为有效评估本次疫情对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的影响,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机工智库联合德国弗戈传播集团和财经杂志财经十一人媒体平台开展问卷调研,共获得679家制造业企业的积极反馈,本文以此次调研为基础,通过科学有效的分析来探讨疫情之下企业复工复产供应链状况以及应对之策。

一、中国已在诸多供应链中占据规模主导地位

近年来,作为全球唯一拥有所有工业门类制造能力的国家,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性大幅提升,已在诸多价值链中占据规模主导地位。一方面,全球供应链中中国占比全球产出份额由2000年的平均6%提高到2018年的30%以上;另一方面,电子、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作为主要的全球供应链产品,已开始成为中国产业增值的主力军(OECD贸易增加值数据库)。世界银行在《2019年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中的分析指出:“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在2000年至2017年间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中国取代了日本和美国的部分地位,成为全球第二大供给中心,无论是从附加值出口的规模,还是从与其他国家的紧密联系的数量来看,都是如此。”(如图1所示)。

二、中国疫情对制造业供应链的冲击不容忽视

不管是从全球供应网络,还是从贸易增值视角出发(如图2所示),此次疫情所带来的对于国内乃至全球供应链的冲击不容忽视。一方面,国内制造企业推迟复工复产、人员不足、资金短缺和物流受阻等造成的产能下降使得部分企业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下降,导致供应链前端的企业受到冲击,且随着产能供给不足,导致下游中间品的提供渠道受阻,供应链后端由于原材料的缺少而受到冲击;另一方面,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加重,这些问题将通过全球供应链网络倍增放大,对全球制造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将会对我国制造业带来反向冲击。2020年3月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已将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 2.9%下调至2.4%,并进一步表示;“若疫情在欧洲和北美广泛传播,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将可能进一步降至1.5%。”

三、本次疫情对制造业供应链影响的调研分析

(一)调研概况

1、调研范围覆盖26个省(市)和5大行业领域

本次被调研企业共679家,分布于上海(15.38%)、江苏(14.69%)、广东(14.69%)、浙江(9.09%)、山东(7.46%)、北京(5.13%)、河北(3.73%)和天津(3.5%)等26个省(市),且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粤港澳和京津冀地区;所涉行业领域包括装备工业(40%)、汽车工业(14%)、电子信息工业(8%)、原材料工业(6%)、消费品工业(5%)以及其他工业(27%),其他工业主要包括造纸、家电、医药、化工和纺织等(如图3所示)。

2、调研企业以大型和小型民营企业为主3

参与调研企业中,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分别占比为23.08%、15.14%、42.07%和19.71%,民营企业占比达到63%,外商投资企业次之,占比18%(如图4所示)。

(二)影响分析

1、复工难和产能恢复成为制造业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汽车产业尤其突出

(1)八成企业已实现复工,且以小型民营企业为主

截至2020年3月4日,82.98%的企业已完成部分复工,1.4%的企业未受疫情影响保持连续生产,7.92%的企业计划3月中旬前后复工,7.69 %的企业尚未有具体复工计划。其中,未停工企业中以大型国企为主,已复工企业中以小型和大型民企为主,未复工企业中以微型民企为主。电子信息工业企业实现复工比例最高为97.22%,其次是汽车企业为85%(如图5所示)。此外,已复工企业主要以广东(16.01%)、上海(15.73%)、江苏(14.61%)、浙江(9.83%)、山東(7.30%)和北京(5.34%)等地区为主。

造成企业暂未完全复工或暂无计划复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配套企业尚未开工,客户需求降低;二是物流交通尚未恢复,多数员工无法到岗且口罩和温度计等防疫物资匮乏;三是上游原材料供给不足且企业自身库存消耗殆尽被迫停产;四是市场整体暂未恢复,供应链断流,且多数企业面临资金短缺(一般企业账面流动资金控制在1~3个月)和融资困境;五是企业所在地区疫情相关政策信息尚不明朗,且政府开工审批手续繁琐。

(2)仅两成企业产能恢复在80%以上,且以装备企业为主

截至3月4日,22.38%的企业产能恢复在80%以上,28.21%的企业产能恢复在60%~80%之间,49.42%的企业产能恢复在60%以下。其中,原材料工业企业的产能恢复主要在60%~80%之间,装备、汽车、电子和消费品工业企业的产能恢复主要在40%~80%之间(如图6左所示)。纵向来看,产能恢复80%以上企业中装备工业企业居多,占比为39.58%,汽车工业次之,占比14%(如图6右所示)。

(3)五成企业预计3月底之前产能完全恢复

参与调研企业中,60.14%的企业预计在3月底产能将恢复到80%以上,49.42%的企业预计3月底前产能完全恢复(如图7所示),其中,汽车工业复杂度高,整车组装的及时生产特性也带来了零部件低库存的特征,且汽车零部件的短期替代性弱,区域性零部件供应不足直接导致汽车主机厂产能恢复受阻,并面临停产风险,预计3月底能实现产能完全恢复的企业占比仅为40%,远低于其他行业。

2、企业复工压力主要源于企业外部供应链中断问题,主产区与主销区分离的产业更为明显

(1)外部压力阻碍企业全面复工

参与调研企业表示,83.22%的复工压力源于企业外部,仅16.78%的复工压力源于企业内部(如图8左所示)。同时,60.14%的企业表示其所在地方政府针对本次疫情防控以及企业复工复产已出具精准的落地指示和相关政策措施支撑,对企业复工复产没有造成拖延;仅7.93%的企业表示相关手续对企业复工复产造成严重拖延,这部分企业主要集中于湖北、广东、江苏和上海等疫情严重地区,出于对疫情的防控考虑,有关复工政策相对较严(如图8右所示)。

(2)企业供应链和劳动力问题突出

参与调研企业普遍表示供应链出现问题是其所面临的最大外部压力,其次是市场未恢复情况下客户需求的大幅降低,交通物流成本的上升对于汽车和电子信息等主产区与主销区呈现分离的行业影响更为明显。同时,企业内部劳动力的短缺,以及现金流和资金流的断裂对于企业完全复工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掣肘。其中,包括机床行业在内的装备工业领域受现金流的影响更甚(如图9所示)。机床协会相关负责人接受调研表示:“目前机床行业经营非常困难,面临着严重的供应链断流、招工不足和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部分企业虽暂时转而生产口罩等防疫物资,但由于机床所涉领域繁多,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一个企业出现问题,对于整体机床行业将引发系列连锁反应,很多企业将面临破产风险。”

3、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均出现一定程度断流压力,供应链优化迫在眉睫

(1)疫情对供应链关键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影响严重

参与调研企业中,35.2%的企业表示其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的供货速度、价值均受到影响,但问题不大;29.14%的企业表示其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的供货速度和价格均受到严重影响;23.08%的企业表示其部分材料和零部件出现断供(如图10和图11左所示),且电子信息、装备工业、原材料工业和汽车领域出现断供企业占比分别达到33.33%、27.06%、26.92%和18.33%(如图10右所示)。

(2)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协作来应对供应链各环节断流压力

参与调研企业普遍表示其供应链各个环节均面临一定程度的断流压力,不管是在上游的关键材料和零部件、下游客户企业生产、周边配套企业加工,还是运输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均出现一定程度中断,且各种物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浮(如图11左所示)。为应对供应链中断所带来的企业经营受阻问题,有44.76%的企业选择配合或帮助合作供应商恢复生产,19.11%的企业选择寻找新的供应商,仅2.56%的有相关生产能力的企业选择自己生产,33.57%的企业选择等待,对于选择寻找新的供应商或是等待的企业来说,其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如图11右所示)。

4、产业链配套企业产能恢复直接影响企业复工网络,配套企业开工严重不足

(1)平均8家核心供应商决定企业“链式协同复工”

截至2020年3月4日,企业复工过程中受影响的核心供应商数量在10个以内的企业占比为70.33%,受影响的核心供应商数量在10~30个的企业占比为21.96%,受影响核心供应商数量在50个以上的企业占比为2.97%。其中受影响核心供应商数量在50个以上的以大型企业为主,占比达70%(如图12左所示)。疫情当前,企业复工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有效措施,还要以其供应商为支撑,调研结果说明,“链式协同复工”过程中每个企业至少需要8个核心企业复工做支撑,其中大型企业至少需要21个核心企业,中小型企业至少需要10个核心企业。

(2)配套企业复工和产能恢复高度承压

截至2020年3月4日,仅一成配套企业实现80%的复工率,多数配套企业复工率集中在40%~60%之间(如图12右所示)。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接受调研企业的配套企业中,仅44.05%的上游配套企业实现产能恢复六成以上,仅41.49%的下游配套企业实现产能恢复六成以上(如图13所示)。故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调研企业的有效复工水平仍然不高。

5、疫情冲击下以国内供应链为主的企业勉强维持经营,电子信息和原材料等企业受国外供应链影响较大

(1)疫情冲击以国内供应链为主

参与调研企业中,72.03%的企业位于境内(湖北以外)的供应链受到疫情冲击,18.41%的企业位于湖北的供应链受到疫情冲击,仅9.56%的企业位于境外的供应链受到疫情冲击。其中,相对其他行业,电子信息和原材料工业企业位于国外的供应链受疫情冲击较大,分别达到22.22%和15.38%;同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汽车工业企业位于湖北地区的供应链受疫情冲击较大,分别达到25%、16.47%和15%(如圖14所示)。究其原因,湖北作为我国四大汽车生产基地,坐拥东风本田、神龙汽车和东风乘用车等10家整车厂,产能占中国汽车总产能的8.8%,而且聚集了诸如TCL华星、天马微电子和京东方等工厂,作为本次疫情重镇,其主导产业供应链所受冲击不容忽视。

猜你喜欢

供应商调研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