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按摩对产后腹直肌分离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2020-12-30丁宁刘鼎荣董静
丁宁 刘鼎荣 董静
【摘 要】 目的: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按摩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接收的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随机抽取数量为58例,根据奇偶数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参照组和康复组,参照组单纯利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患者进行康复干预,康复组利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按摩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腹直肌分离的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腹直肌分离数据进行比对无明显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为96.6%,其数据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应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按摩方式,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腹直肌分离的愈合程度和肌肉的弹性,对于患者身体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按摩;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
孕妇妊娠晚期,子宫不断增大使腹肌随之拉长,机体原本平行的两条腹直肌逐渐从腹白线分开,这种现象即为腹直肌分离。当腹直肌分离超过2cm时,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就变得较小,分离程度越严重,产妇腹部肌肉就会越来越薄弱,腰背部承托力也会变小,从而发生腰酸背痛现象,严重者起床都十分困难[1]。现阶段尚未有很好的腹直肌分离的预防方式,而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是临床目前较为认同的治疗方式之一[2]。本研究通过对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按摩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探讨,旨在临床提高可参考依据,现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接收的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随机抽取数量为58例,根据奇偶数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参照组和康复组。其中,参照组患者共计29例,平均年龄为(26.14±3.02)岁,平均身高为(160.14±1.72)cm,平均孕周为(38.92±1.01)周;康复组患者共計29例,平均年龄为(26.28±2.89)岁,平均身高为(159.87±1.69)cm,平均孕周为(38.76±1.06)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孕周以及身高方面的数据经过比对,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为患者进行腹直肌分离距离测量时,检查者需在患者右侧站立,使患者保持仰面平躺体位,膝盖呈弯曲状态且双手交叉抱住肩部,检查者将手指放于患者肚脐上,指导患者吸气、呼气并轻抬头部与肩部,之后利用米尺对患者腹部肌肉间隙进行测量,当腹直肌分离程度>2cm时,则确诊为腹直肌分离,需进行治疗。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腹直肌分离,且腹直肌分离>2cm;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加且签署同意书;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盆底综合肌力<Ⅲ级;孕周未足月产妇;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全身性感染者;合并其他类型妇科疾病者。
1.4 方法
参照组单纯利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患者进行康复干预,内容为:选择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在患者腹直肌、腹外斜肌以及腹横肌位置粘贴相应的电极片,治疗仪每次操作分4个阶段,其段脉宽与频率分别是200μs与30Hz,400μs与75Hz,300μs与4Hz,159μs与3Hz,每2d进行1次,每次时间为25min,20d为1个疗程[3]。
康复组利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按摩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操作方式与参照组相同,其康复按摩方式分为7个内容,详细为:1)环摩法。以神阙穴为基点,左右手掌按照顺时针向左上腹与右上腹位置进行环形按摩5次,再由神阙穴逆时针进行5次;2)手推法。手掌置于患者腹部两侧,选择期门、天枢和中极3个穴位进行左右交替的往返推行,重复5次;3)摩擦法。将双手手背置于患者肾部,利用摩法与擦法使肾部发热,重复5次;4)捏肌法。以食指在前,拇指在后的操作方式顺沿任脉走向进行提捏,重复3~5次;5)点揉法。选择腰部腰椎第3、4节横突位置,利用拇指进行点揉,并利用其余4指对天枢穴位进行点揉,每次时间2分钟;6)点按法。选择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进行点按,每次时间1分钟;7)揉按法。选择中脘、下脘、曲骨、气海以及会阴等位置,利用拇指施以点揉与按压,每次时间2min。康复按摩每次于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操作后进行,20d为1疗程。
1.5 观察指标
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腹直肌分离的愈合情况,利用腹直肌分离测量方式对康复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利用医院自制的患者治疗效果调查问卷进行测试,满分为100分,依据分数对满意程度予以划分,其中非常满意分数超过84分,满意分数范围为60~84分,不满意分数则低于60分,治疗效果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6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涉及的数据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与分析,其计量资料可用(±s)表示,数据结果则需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可用%表示,数据结果则需予以卡方检验,当最终数据结果P<0.05时,表示进行统计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程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腹直肌分离数据进行比对无明显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的比较
康复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为96.6%,参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为72.4%,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討论
产后腹直肌分离发生的原因主要为生理与饮食两方面的影响,其中,生理方面是指高龄产妇、内分泌孕激素、巨大胎儿等因素,饮食方面则指妊娠期间为获取营养其饮食超标,使孕妇体质量增长较多,肌肉组组弹性随之下降,反之,若营养不够则肌肉组织弹性不足[4]。针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临床现阶段较为有效的方式为盆底神经肌肉电刺和康复按摩,利用强度不同的电刺激促进肌肉兴奋,使其被动收缩,强化肌群训练,唤醒因受损而导致的功能暂停的盆底肌肉,并恢复脊柱与骨盆的弯曲情况[5];而康复按摩方式,可根据经络进行穴位刺激,达到活血化瘀、缓解肌肉疲劳以及增强血液循环、促进器官恢复的作用[6]。根据相关研究报道,电刺激联合康复按摩可加快产妇新陈代谢,降低脂肪堆积,逐渐恢复腹部肌肉、皮肤以及筋膜的弹性,及早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现象进行治疗,可以极大降低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对产妇而言意义重大,相对于单一的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更具临床应用优势[7-8]。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康复治疗,可知康复组患者在腹直肌分离恢复效果与临床治疗满意度方面的数据,均明显优于参照组。
综上,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应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按摩方式,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腹直肌分离的愈合程度和肌肉的弹性,对于患者身体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柳枝,熊锦梅,林善群.腹部仿生物理疗法在产后腹直肌分离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12):32-33,38.
[2] 刘明晶.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疗效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1):20,29.
[3] 张荣,卢洁,林萍.电刺激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4):157-158.
[4] Novitsky Y W,Miller H J,Soltanian H,et al.Assessment of myofascial medialization following posterior component separation via transversus abdominis muscle release in a cadaveric model[J].Hernia:the journal of hernias and abdominal wall surgery,2018,22(04):637-644.
[5] 李江英,陈亚,黄月甜,等.早期自主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0):1610-1611.
[6] 徐晶.仿生物电刺激配合温灸腰带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9,11(05):402-404.
[7] Sneiders,Dimitri,Yurtka P,et al.Anatomical study comparing medialization after Rives-Stoppa,anterior component separation,and posterior component separation[J].Surgery,2019,165(05):996-1002.
[8] 樊琪,朱红.腹部超声联合康复按摩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3):4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