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2020-12-30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1期
关键词:循证成功率心肌梗死

(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41)

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是冠状动脉出现病理变化,导致动脉供血不足或中断,心脏输出下降从而引起心肌坏死、心功能衰竭[1-2]。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多发于老年人群,老年患者常同时患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这些疾病会诱发心力衰竭或加重病情[3]。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胸闷,且该疾病发病迅猛,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若不及时加以治疗,患者生命将受到威胁[4]。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治疗以抢救为主,由于病情危急,即使是抢救成功,患者的预后也较差[5]。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促使心脏快速恢复,避免并发症风险。常规护理在临床护理中较为常见,但常规护理的核心内容较为基础,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紧急,且患者之间病因、诱因、特点存在差异,常规护理难以突出临床工作中的问题[6]。循证护理重点在于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利用现有文献,根据护理人员能力以及患者实际病情制订护理方案[7]。为此,本文通过观察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该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8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48~76岁。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45~77岁。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注:①符合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诊断标准。②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重要器官功能性障碍。②存在精神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实施循证护理,具体如下。

1.2.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1名护士长、3名专科护士、3名责任护士组成。在循证护理小组正式成立前对全员加强循证护理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循证护理的理念、基础知识、护理技能,提高循证护理小组的综合护理水平。全体护士负责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病例分析、循证护理计划制订、循证护理计划实施。

1.2.2.2 明确问题 护理人员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护理人员可通过交流会的形式分享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护理经验。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常见的问题为并发症、情绪、饮食、运动等,循证指导也多针对这些方面。

1.2.2.3 循证支持 根据总结出的护理问题查阅文献,护理人员可从网络、期刊、杂志查阅、下载文献。对文献、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确保文献的可靠性、真实性以及有效性。结合患者的实际病例制订循证护理计划。

1.2.2.4 护理方案 ①病情监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危急,护理人员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和抢救成功后需密切检测病情。抢救过程中关注患者的血压、血氧、脉搏、心电等变化,若有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避免病情恶化。抢救成功后24 h内每隔1 h记录1次生命体征,体征稳定后每隔4 h检测1次,若有异常情况须及时通知主治医师。②心理护理。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年龄较大,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往往过于担心自身的状况以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需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向其解释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可促进早日康复的原因,并以成功病例为佐证消除其顾虑。此外,护理人员还需与患者多沟通,引导患者倾诉其忧虑,并对此及时加以疏导,避免患者感觉到孤独,同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病房护理。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流通。确保房间温度、湿度适宜,无噪声干扰。制定探视制度,在患者休息时间禁止家属好友探视,保持患者睡眠充足,精力、体力充沛。注意患者睡眠期间的保暖问题。④饮食护理。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多种心血管疾病,需注意饮食上的护理。患者在术后需限制能量摄入,减轻心脏负担,只能进食米汤、蜂蜜水、藕粉等流质饮食,待心功能好转后可逐渐增加猪瘦肉、鸡肉、虾等高蛋白饮食。随着病情的恢复,患者的饮食可逐渐过渡至普食,但饮食仍需柔软,易于消化。日常饮食应营养平衡,以清淡为主。脂肪会造成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增加血栓风险,因此,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应避免食用脂肪食物。维生素C能够加强血管弹性,防止血管出血,碘可减少胆固醇酯在血管壁的沉积。因此,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可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干贝、淡菜、海带与紫菜等食物。⑤运动护理。患者在病情发作后需要绝对卧床修养24 h,待身体恢复一些后可适当进行运动。5~7 d后患者可在病房内走动。护理人员可让患者自行洗漱、如厕、换衣,避免患者因过度依赖他人而感到自尊心受损。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训练的力度须适宜,根据恢复状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1.3 评分标准 本次研究需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心脏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其中抢救成功率越高、并发症发生率越低,心脏功能恢复时间越快、住院时间越短,表示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心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s)

3 讨 论

心肌梗死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为心力衰竭,患者表现出收缩期、舒张期功能失常,以及呼吸困难、脉搏加快、出冷汗、肺静脉充血等症状[8]。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猝死对其生命造成威胁。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能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在患者的治疗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常规护理是一种基础的护理模式,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危急且诱因多样化,若不能找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护理措施难以有效改善治疗效果[9]。同时多数患者存在负面情绪,导致对护理工作依从性差。常规护理对患者心理的干预力度较弱,不能及时消除其负面情绪。循证护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护理工作应围绕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借鉴文献资料及结合护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10]。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理念,该护理模式通过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而确定护理方向,以保证护理工作具有明确的目标[11],同时结合查阅资料、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实现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快速康复以及并发症防治。通过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可知,患者的护理问题在于并发症、情绪、饮食、运动等,为此应加强体征监测,及时报告异常现象,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心理护理疏导负面情绪提高依从性。同时,通过制订科学的饮食方案,确保饮食营养搭配合理,制订康复计划,加强患者体能锻炼增强体魄,促使其早日康复。

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心脏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比常规护理更显著。

总而言之,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循证护理,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护理满意度,促使心脏功能快速恢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该护理方法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循证成功率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