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0-12-30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1期
关键词:谷氨酰胺益生菌复方

(凌源市中心医院消化呼吸内科,辽宁 凌源 122500)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发病率较高,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叠加的情况,若不及时干预会影响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并累及神经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生与肠黏膜免疫功能降低、肠道阳性反应等因素有关。临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式,病情迁延不愈,患者肠道微生态平衡受损,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欠佳,故临床日渐重视联合用药方案的探究。益生菌、复方谷氨酰胺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确定。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究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凌源市中心医院诊治的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给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和试验组(n=40,给予复方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治疗)。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24例、16例;年龄26~58岁,平均(42.33±2.88)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10年,平均(6.11±1.41)年。试验组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23例、17例;年龄27~58岁,平均(42.76±2.76)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11年,平均(6.67±1.5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罗马Ⅲ标准中关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经B超、大便常规、内镜检查确诊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均出现腹泻和(或)便秘情况,且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近2周病情处于活动期[1]。排除标准:近3个月内未接受本研究所用药物治疗者;存在药物过敏史者;伴有肿瘤、炎性肠病者;伴有胃肠道器质性病变者;并发内分泌系统疾病或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2]。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复方谷氨酰胺(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20040870)治疗,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持续给药2个月。试验组患者给予复方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治疗,复方谷氨酰胺给药方式和用量同对照组,益生菌选择复方嗜乳酸杆菌片(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40114),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持续给药2个月。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配合科学有效的饮食指导,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配合开展适当的体育运动。

1.4 观察指标 ①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腹痛基本消失,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每日排便低于3次,性状恢复正常;有效:治疗1个月后,患者腹痛情况明显改善,伴有疼痛,但不影响正常生活,每日排便次数≥3次;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3]。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肠黏膜免疫功能指标,包括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DAO检测使用分光光度法,L/M分析时取患者晨起尿液,排尿后患者口服乳果糖10 g,甘露醇5 g,等待6 h后再次收集尿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获取L/M值。③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嗜睡、头晕、乏力、口干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包括DAO、L/M等等)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包括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其中显效1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其中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肠黏膜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DAO、L/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肠黏膜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肠黏膜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发生嗜睡2例、头晕2例、乏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5/40);对照组发生头晕2例、口干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7,P=0.456)。两组患者均能耐受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自行恢复。

3 讨 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在临床较为常见,发病机制目前尚未确定。大量研究指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与炎症、肠动力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肠道菌群状态等有关,目前尚无高效治疗措施,多以药物治疗方式为主[4-5]。受饮食结构变化、生活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该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欠佳,既往治疗过程中多使用复方谷氨酰胺进行治疗,虽然可缓解病情,促进症状恢复,但很难调节肠道菌群状态及肠道黏膜免疫功能,导致病情迁延不愈,且复发率较高。因此,临床日渐重视联合给药方案的探究。

益生菌可弥补复方谷氨酰胺治疗的弊端,二者联合给药的应用价值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2周后DAO、L/M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联合给药的疗效理想,且安全可靠,同时联合益生菌给药可改善患者肠道黏膜免疫功能。具体原因分析如下:复方谷氨酰胺是一种人类必需的氨基酸,在肠道内代谢,是胃肠黏膜细胞能源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可对肠黏膜萎缩进行抑制,刺激胃肠激素分泌,提升肠道黏膜屏障作用,抑制毒素移位和细菌附着,进而达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但在病理状态下外源性氨基酸吸收效果不理想,单一给药药效易受病菌的影响,很难达到理想的浓度,导致临床效果不理想;而联合益生菌可发挥药物协同作用,益生菌作用于肠道可发挥生物学屏障作用,抑制病菌侵入和定植,同时干扰有害菌的生长,抑制肠道内毒素的产生,促使肠道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此外,益生菌可为营养物质吸收提供有利条件,促使机体所需微量元素、维生素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恢复[6-7]。联合给药可促使肠上皮细胞更新,加强肠黏膜细胞间连接紧密性,缩小患者肠黏膜通透性,而DAO、L/M均为肠黏膜通透性增高的反映指标,联合给药后上述指标均降低,说明联合给药可缓解肠黏膜屏障受损,提升肠黏膜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更快恢复[8-9]。

综上所述,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益生菌与复方氨酰胺联合用药方案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提升肠黏膜免疫功能,改善肠道功能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谷氨酰胺益生菌复方
谷氨酰胺代谢与卵巢癌相关研究进展*
复合益生菌在高蛋白日粮水产养殖动物中的应用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谷氨酰胺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与水产动物肠道健康
清热复方抗代谢炎症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谷氨酰胺对肠道损伤药理作用研究
复方α-酮酸片配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