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FMA 评分、MoCA评分的影响

2020-12-30丁金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4期
关键词:康复满意度评分

丁金凤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实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保证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脑卒中患者各项机体功能能够更好的康复。为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8 年4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60 例脑卒中患者,分成两组分别对其实施常规化护理与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分析两种护理方式下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4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60 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最大75 岁,最小60 岁,平均年龄(66.47±9.2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0 例,女10 例;年龄最大74 岁,最小62 岁,平均年龄(66.34±9.1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所有入选本研究的患者均为本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经过脑部CT 诊断后,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符合本实验标准要求;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初次发病造成肢体障碍的患者;无排斥性的患者[1]。

1.2.2 排除标准 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各项机体功能不全,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配合度低的患者[2]。

1.3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前,均接受常规的救治措施,如颅内减压,促进患者血液循环,营养补充,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等工作。对照组行常规化护理,在护理过程当中做好患者的入院指导、健康评分,用药管理,饮食指导等工作,并且向患者告知实施治疗以及护理工作期间相关注意事项,让患者尽早做好心理准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早期康复护理:①从疾病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出发,在患者长期患病期间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降低患者治疗积极性的同时,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此,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当中,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体会患者的感受,从而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患者在实施治疗期间产生的负面情绪。此外,还可以借助音乐、娱乐游戏以及轻松的话题,来增加患者的日常乐趣,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3]。②为患者营造舒适愉悦的治疗环境,加强患者的病房管理,定期的做好消毒通风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巡检,及时发现异常,并联系主治医生实时处理。引导患者家属,在家属的协助下帮助患者进行翻身,避免产生压疮。③指导患者进行早期运动训练,从中医护理的角度出发,借助按摩推拿的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3 次/d。落实早期康复的理念,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4]。④在实施护理期间,基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自理能力受限,不能参与到正常的生活当中。针对此种现象,在家属的协助下,患者要自行的进行自我康复训练,能够自主参与到日常生活当中,上下楼梯、洗脸刷牙日常工作[5]。⑤做好患者的饮食干预,保证患者食物的营养健康,适当的在食物当中加入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注重食物的吸收消化,防止患者出现便秘。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FMA 评分、MoC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①FMA 评分主要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越强。②MOCA 评分是用来检测中度认知障碍的工具,从不同的认知领域对患者进行评估,主要包含注意力和集中力,视空间,执行功能,语言能力,记忆力,计算,抽象思维以及定向力。总分为30 分,≥26 分为正常[6]。③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为评分标准,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患者的护理效果从显效、有效以及无效进行分析对比,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患者能够自理;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但日常生活还需家属的协助;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发生任何变化,生活自理能力差[7]。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3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从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家属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效果进行打分,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 分,满意:80~100 分;较满意:60~79 分;不满意<60 分。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FMA 评分、MoCA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MA 评分、MoCA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FMA 评分、MoCA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n,%)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脑卒中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是老年患者多发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危及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脑卒中,从目前的医学角度出发,此种疾病还未获得根治性的治疗方式,在采用药物控制的同时,需要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才能够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稳定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能够更好的康复。

在本次研究中,基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患者制定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具体护理过程中,首先,通过对患者实施的心理干预措施,稳定患者心态的同时,减轻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心态对患者产生的影响[8]。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的实施下,能够综合患者实施康复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做好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有助于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愉悦的治疗环境,让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整个治疗过程。指导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促进患者能够自行的参与到日常生活训练当中,从而逐渐的提升肢体功能,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为患者缩减临床康复时间。此外,在护理期间,通过加强患者的饮食管理,根据患者具体营养所需,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MoCA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有利于患者后期更好的康复,护理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康复满意度评分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我给爸爸评分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