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护理干预对区域化协同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2020-12-30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8期
关键词:本院心肌梗死协同

高 新

(大连急救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有相关研究表明,此病的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年人群随机体功能衰减,其心血管功能逐渐下降,血管易出现梗死现象[1]。随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越来越多,此病的病发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我国主要致死疾病之一[2]。目前此病的全球发病率也较高,在欧美更为常见,其中美国平均每年即大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而我国每年新发病例数也已达到50万人,而现有患者至少在200万人以上[3]。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若在发病后未得到第一时间的抢救,即可能有生命危险,因此临床研究出此病的预防和治疗外,抢救环节的优化也一直是研究热点[4]。区域协同救治时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区域内各医院专业医疗知识共享的新救治方法,目前正处于积极推广中,运用区域协同救治可有效缩短急性重症病患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不过,由于此法尚未普及开来,相关护理工作仍停滞在常规护理中。而无相应的院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抢救有一定影响[5]。为明确院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区域协同救治的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本院选取心肌梗死患者108例,行对比试验,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08例,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院前干预组及常规干预组,每组54例。院前干预组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1.35±4.28)岁;常规干预组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1.58±4.39)岁。此次研究已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试验。

1.2 排除与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20岁;②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③发病时间<1 d;④知情本次研究内容愿参与,且可签订相关协议。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齐;②存在其他免疫功能障碍或肝肾功能障碍;③不愿签订协议;④理性认知能力有障碍。

1.3 方法 此次研究的108例病患均接受区域化协同救治。本院和附近的县级医院建立联系,主要是监护传输设备的联系,患者在县级医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地方县级医院及时与本院的心血管中心联系,并利用12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传输系统,将患者的心电信息传输到本院心血管中心,其传输方式主要4G网络传输,我院中心内科专业医师即利用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查看患者的心电信息。在此前提下,常规干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院前干预组则实施院前护理干预,其具体护理干预内容及方法如下:

1.3.1 成立护理小组 成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护理干预小组,由心内科治疗经验丰富的医师为组内顾问,护士长为组长,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1名组成。召开小组会议,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相关文献,本院实际情况等,为患者制定院前护理路径,并通过已制定的护理路径,规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安全转送的方法、相关检查的方法等,并要求各地县级医院必须建立统一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路径。

1.3.2 展开培训 由小组内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及护士长对各地县级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方式以集体培训为主,运用多媒体进行培训,多媒体包括PPT资料、影视资料、音频资料,主要培训内容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病理、病情发展、临床特征等知识,相关并发症的识别依据和识别技巧,各类急救药品的用量、用法、药后不良反应等,常规抢救的注意事项和基本抢救方法,已制定的院前护理路径等。培训期间设立考核,由护士长担任考核者,对受考核者的培训知识掌握度、相关技能操作熟练度等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对考核中表现优异者进行奖励,不合格者予以一定惩罚,并要求不合格者继续接受培训,直至培训合格方可展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护理干预工作。

1.3.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护理路径 各地区县级医院按照此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护理干预,首先为收治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评估,确定其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后,进行转诊风险评估和预测,向患者家属说明转诊的目的和必要性,得到患者家属支持同意后,立即进行转运,注重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防止患者病情恶化。

1.3.4 患者的院前护理方法 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尽量避免搬动患者,并用毛毯覆盖患者身体,防止患者体温散失,给患者服用血管扩张类药物,以防治患者病情恶化,而药物的选择、用量、用法由我院经验丰富的心内科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制定,并通过计算机、手机等通信媒介及时告知护理人员。患者服药后若症状有所缓解,也应对其进行多功能心电监护,以便精确掌握其病情变化,若发现患者存在室颤则需对其进行除颤处理。通过呼吸器为患者提供氧气供给,一般通气机参数设置为2~8 L/min,其具体数值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但不高于或低于此标准,为患者提供氧气支持后,给予其镇痛药物,降低患者心率及心肌耗氧量,避免疼痛造成其病情恶化。及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防止肺水肿、心力衰竭等情况出现。患者意识清醒,且有一定焦虑、惊恐情绪时,护理人员及时通过肢体触碰和语言鼓励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防治患者恐惧情绪加重病情发展。

1.4 观察指标 观察此次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预后情况。护理效果主要从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治疗的时间(FMC-to-B)以及患者进入医院到接触球囊扩张治疗的时间(D-to-B)进行评估,时间越短则效果越佳,预后情况则从患者术后4周及术后24周左心室射血指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index,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进行评估。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软件完成统计学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院前干预组患者FMC-to-B、D-to-B、LVEF、LVED均优于常规干预组,此4项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FMC-to-B、D-to-B、术后第4周及术后第20周LVEF、LVED对比()

表1 两组患者FMC-to-B、D-to-B、术后第4周及术后第20周LVEF、LVED对比()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较急,病情恶化迅速,在发病之后,短时间内极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而抢救时间的延误也可能导致患者因为长时间心肌缺血出现心肌损伤[6]。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工作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有较大影响,临床研究一致认为此病的抢救以时间越短越好,患者得到治疗的时间越早,则其抢救成功率、预后情况则越好[7]。

区域协同救治是一种对区域内医疗资源进行联系并合理规划的先进救治模式,其主要针对医疗水平高低不同,各医院医师水平不同,针对危重患者进行有效的资源调控、整理,最大限度缩短患者到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以提高危重病患的抢救成功率,区域协同治疗一般通过互联网建立,虽然目前应用并不十分普遍,但已取得一定成绩和效果[8]。

虽然区域协同救治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缩短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所需时间,但目前在入院接受治疗前的一段黄金时间内,尚缺乏相应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进一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干预,并且由于常规护理路径流程烦琐,相关护理措施未完善等因素,患者进入医院后到接受抢救治疗的时间较长,延误了患者抢救的黄金时间[9]。FMC-to-B及D-to-B时间作为此类危重病患的重要观察指标,时间长短直接影响患者的救治效果及预后情况[10]。

院前护理干预主要针对需行抢救的危重病患实施早期院外护理干预,以便对患者进行初步病情控制,防止病情恶化,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改善其预后情况。本次研究中院前干预组患者的FMC-to-B与D-to-B,均较常规干预组更短,且其救治第4周、第20周的LVEF、LVED均优与常规干预组,且此6项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有研究表明,此类患者的再灌注治疗越早,患者的死亡风险则越低,反之则越高,而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院前护理时,通过早期再灌注治疗成功提供了患者的LVEF及降低其LVED,证明再灌注治疗时间应尽早进行。

综上所述,在区域化协同救治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实施院前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FMC-to-B及D-to-B时间,提高患者预后LVEF及降低其LVED,可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本院心肌梗死协同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