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明颗粒联合多点矩阵扫描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2020-12-30李鹏
李 鹏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眼科,辽宁 铁岭 1123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资料显示,全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数目已达到9300万,其中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约有1700万,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约有2100万,2800万患者存在致盲危险[1-2]。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好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明颗粒联合多点矩阵扫描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8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西医诊断符合《糖尿病防治指南》、《眼保健与常见眼病防治》中相关诊断标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Ⅲ期。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包括:①主症:目睛干湿、视物不清;②次症:五心烦热、口渴喜饮、面色无华、大便干结;③舌脉:舌质紫暗,脉细沉或细涩。排除标准:①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②伴有白内障、青光眼等其他眼病;③肝肾功能异常;④屈光间质混浊严重。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3.83±7.15)岁;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5.20±7.83)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多点矩阵扫描激光治疗,仪器为拓普康577 nm多点扫描矩阵激光机,选择“4×4”多点扫描矩阵模式,能量600~800 mW,光斑直径100~400 μm,光斑的间隔为一个光斑的直径,治疗分2次完成。对照组仅限于此,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明颗粒(党参、丹参、蒲黄、黄芪、麦冬、沙参、血竭、墨旱莲、三七、桑椹),每袋2 g,每次1袋,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放置于-80 ℃冰箱内待检。采用ELISE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2(AngⅡ)、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试剂盒均为北京康为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同时进行中医证候积分,主要症状计6分,次要症状计3分,舌脉计2分,最后计算总积分。
1.4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3]显效:眼底点状出血减少>70.00%,渗出减少>70.00%,视网膜水肿及黄斑囊样水肿减轻>70.00%,视野灰度值减小>50.00%,视力提高≥2行,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0.00%;有效:眼底点状出血出血减少50.00%~70.00%,渗出减少50.00%~70.00%,视网膜水肿及黄斑囊样水肿减轻50.00%~70.00%,视野灰度值减小25.00%~50.00%,视力提高1行,中医证候积分降低50.00%~70.0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血清TNF-α、IL-6、AngⅡ、PEDF、中医证候积分等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ngⅡ、PEDF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AngⅡ、PED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ng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ED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血清Ang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ED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ngⅡ、PEDF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ngⅡ、PEDF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为(20.19±2.81)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11.29±2.14)分;对照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为(20.44±2.74)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15.37±2.08)分。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显效有21例(52.50%),有效有16例(40.00%),无效有3例(7.50%),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显效14例(35.00%),有效有17例(42.50%),无效有9例(22.50%),有效率为77.50%。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继白内障之后的第二大致盲性眼病,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原理主要包括:①破坏视网膜外层细胞层,使视网膜外层变薄,减少组织耗氧量,并使内层视网膜能够获得脉络膜毛细血管提供的更多氧分子,从而改善视网膜的氧供;②促进视网膜小血管收缩,直接封闭微动脉瘤,从而减轻视网膜水肿、渗出[4-6]。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单用激光治疗的有效率为77.50%,说明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具有效果,但疗效尚不十分满意。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消渴”范畴,消渴病久可致目睛失养乃至目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机复杂,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发生于糖尿病的早中期,此时以肝肾亏虚,肝血不足,气阴两虚,血行不畅,精血不能上达于目,从而致使目睛失养为主要病机[7-8]。复明颗粒具有补肾益气、滋养肝肾、活血化瘀、通络明目的功效,方中黄芪、党参补中益气、利水消肿;丹参、血竭、蒲黄、三七活血化瘀;沙参、墨旱莲、麦冬、桑椹清热养阴、补益肝肾。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加用复明颗粒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持续高血糖可促发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的活化,炎症状态可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渗透性改变,从而可使促炎因子进一步增多,损害视网膜血管系统,使视网膜屏障遭受破坏,从而发生视网膜血管改变,并呈进行性发展[9]。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复明颗粒具有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的重要成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兴奋可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的生成以及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结合,最终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使视网膜出现缺血障碍,从而导致新生血管形成。PEDF是眼部新生血管抑制因子,具有抗血管生成、神经营养、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等作用。本研究中,研究组血清Ang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ED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复明颗粒联合多点矩阵扫描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获得更好的效果,可进一步降低血清炎性因子,降低AngⅡ水平,上调PEDF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