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猪场保育猪养殖管理技术
2020-12-30鞠德超
鞠德超
(穆棱市共和乡人民政府畜牧站,黑龙江 穆棱 157514)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开始普及应用保育猪养殖技术,不过,从实际的养殖工作情况当中可以看出,现阶段仍然有部分养殖场所使用的养殖方法存在有不正确、不科学的问题,从而导致猪肉质量大幅度降低,产量逐年递减,且经济效益也随之下滑。猪饲料的好坏对于保育猪产量与质量会造成直接的影响,为提升保育猪养殖效益,养殖场可通过先进管理技术进行养殖,保持圈舍环境干净,结合不同营养物质提升保育猪抵抗力,严格把控圈舍温度与通风效果,避免保育猪出现呼吸疾病。本文针对猪场保育猪养殖管理技术进行概括分析,并提出具体管理技术要点。
1 保育猪喂养饲料技术
1.1 确保喂养饲料符合标准
养殖保育猪首先需要注重喂养工作,在选择饲料时着重挑选优质猪饲料,以提升保育猪肉质量。还应注重饲料存放时间与存放环境,不可使用劣质猪饲料进行喂养,如若保育猪饲料发霉或放置时间过长,则会导致保育猪出现腹泻、感染、食欲不振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对保育猪身体器官造成损伤,甚至危害保育猪生命。因此,猪场应在选择饲料时谨慎把控喂养饲料,确保饲料质量符合使用标准后进行喂养。
1.2 确保喂养饲料营养平衡
保育猪养殖工作中营养健康管理技术可提升保育猪出栏率与出产产量,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保育猪饲料营养和瘦肉率具有直接关系,需要饲养员注重平衡饲料营养进行投喂。在此过程中,饲养员不可大幅度提升蛋白质含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饲料内营养含量的科学分配,确保保育猪均衡吸收其中营养成分。
2 保育猪圈舍管理技术
2.1 保障圈舍通风环境良好
对于养殖保育猪的猪场来说,养殖环境是影响保育猪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对此,养殖场需注重以下几方面:养殖圈舍应及时进行通风,避免保育猪由于夏季气候出现中暑或呼吸道不顺畅等现象。保育猪管理人员还应根据不同保育猪年龄规划通风方案,严格把控保育猪圈舍密度,降低圈舍湿度。尤其是在春季与冬季时饲养密度颇高,需管理人员对此加以重视。此外,保育猪饲养还应注重保暖工作,确保圈舍温度在27 ℃,符合保育猪生长环境。对于年龄较高的保育猪,应降低圈舍温度,并及时进行洒水与降温工作,为其提供优质生长环境,提高保育猪存活率。
2.2 科学进行圈舍分群工作
在猪场养殖工作中,保育猪饲养不仅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与保暖工作,还需要根据不同保育猪身体情况进行分群,以此提升猪群管理效率。在分群不同保育猪时,需要考虑保育猪年龄、身体等情况,进行分开饲养。管理人员应根据养殖场当前饲养密度进行分群,确保不同圈舍内保育猪数量约为30头。由于保育猪在白天时间性格较为活泼,容易出现反抗举动,需要管理人员在晚上时间进行分群。在分群工作完毕后,需管理人员时刻关注保育猪进食情况、分群反应、生理情况等,避免保育猪在分群后由于环境陌生出现应激反应或是拒绝进食。当保育猪出现此情况时,管理人员需采用多餐少食策略进行喂养,并及时补充保育猪身体维生素,避免保育猪出现身体疾病。
3 保育猪身体疾病防治技术
3.1 降低猪场疾病发生概率
在管理保育猪养殖场时,管理人员应采取科学防治技术确保保育猪健康,及时做好保育猪免疫工作,降低疾病风险概率。众所周知,疾病的传染基本由3个环节组成,即易传染物、传染途径与传染源,需要养殖场通过切断一切传染关联隔离传染病。对此,管理人员可应用科学免疫技术,并根据不同地区、环境、季节的保育猪发病情况进行统计,而后根据统计数据构建免疫档案,以便于控制猪场疫病发生。此外,管理人员还应加大保育猪药物与疫苗投入力度,以杜绝疾病传播与循环,并对外来人员与车辆进行严格消毒,避免外界携带病毒传染。对于发病初期的保育猪,应对其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减少其他传染隐患。这是有效发挥养殖管理技术应用价值的关键所在,需要养殖人员引起高度重视。
3.2 提升保育猪疫病抵抗力
猪瘟是最为可怕的疫病,一旦出现猪瘟,整个地区的猪场都会大范围感染此类疫病,从而对畜牧行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保育猪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提升保育猪身体免疫力,还应提升药物保健技术,由此增强保育猪疫病抵抗力。此外,保育猪在不同气候环境下会出现规律性疾病,需要管理人员根据保育猪疾病发生规律及时开展圈舍消毒工作与清洁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疫病发生。同时,管理人员还应在饲料中增添矿物质与维生素,确保保育猪在健康环境下成长。
综上所述,在保育猪养殖管理工作中,饲养人员应采用优质猪饲料进行喂养,确保饲料营养平衡,满足保育猪生产质量需求。同时,管理人员还应根据科学方法进行圈舍分群,通过先进养殖管理技术做好通风、洒水、保暖、消毒等工作,以此增加猪场养殖产量,提高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