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一体化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究
2020-12-30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有效手段,写作是学生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二者作为学生语文知识与文化素养输入与输出的两大环节,前后关联性极强,共同决定着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水平,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拓展其学科视野与综合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开展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能够在读写练习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读写应用能力。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环节时,还应注重结合学生当前阶段的发展规律与特点,开展个性化读写教学。
一、梳理阅读写作关系,培养学生读写一体化意识
正确认识与理清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联系,是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真正实现“读写交融”的根本条件。从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看,阅读与写作往往被分成两个环节单独展开,导致学生尚未形成读写一体化的意识与思想,加之教学过程的游离状态一直是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因此,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面临着诸多因素的限制,教师要想促进这一环节的有效开展,应首先从学生意识层面下手,在教学过程中巧妙渗透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的根本认识。并通过适当开展读写结合小练习来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效率与行为设计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在尊重学生主观情感与课堂学习主体性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展开读写一体化教学,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形成读写意识。
例如,在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将文本中的一些主题观点引申到学生以往的写作练习中,使学生通过回忆之前的写作内容与自己的观点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作者情感,从而起到加深阅读体验、实现情感共鸣的作用。而在写作练习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之前学过的文章对学生加以指导,比如,鼓励学生学习文章的描写手法与构思框架,或是指导学生整合文章内容,通过高度概括将其作为事例,提高自己的作文说服力。通过这些做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渗透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使学生在实际练习过程中逐步加深这一认识,从而为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展开奠定思想基础,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通过“以读促写”,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以读促写”是读写教学一体化策略的核心内容,是指通过阅读练习为写作提供条件,包括积累优美词句、学习描写手法、深化主题情感等途径。而这一过程的顺利展开,需要教师充分利用阅读资源,从主旨大意到细节枝干一一为学生进行详细解读,并引导其进行自主探究,结合自身的阅读特点与写作方式去积累,实现其读写能力的个性化提升与发展。
例如,在学习《故都的秋》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让学生说出阅读感受,锻炼学生表达能力。随后,就文本的主题思想展开指导与启发式教学,通过设置问题等方式,在多媒体上提供作者的相关介绍,让学生结合问题与文章背景,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另外,这篇课文有大量优美的环境描写,教师可以合理择取其中一处,带领学生详细分析,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提高文笔水平。最后,在一系列的阅读练习结束后,让学生模仿该文章的写作方式,自由发挥写一篇类似题材的作文,并要求学生运用三种以上的环境描写手法,灵活运用阅读积累的知识,为自己的文章增添色彩,提高写作水平。
三、通过“以写导读”,合理铺垫阅读文本内容
“以写导读”与“以读促写”互为前提,在写作的基础上合理应用,并围绕阅读的文本提前进行写作练习,既能够锻炼写作能力,又能够对所学文章提前进行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为阅读的展开铺垫相关背景知识,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促进读写一体化教学的进行。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展开作文练习,可以适当结合阅读教学的内容。这样既能够合理衔接阅读和写作两个环节,又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学生在写作结束后,可以通过阅读对写作内容进行知识性和语言性等方面的修改,在反复修改过程中提升写作能力,强化阅读思维。
例如,在《我有一个梦想》的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梦想”为主题的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想法与经历去创作,要求突出情感,语言具有感染力。在阅读前,教师先就学生的作文讲评,随后引出阅读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文章去阅读,通过对比进行自我总结,并在阅读结束后进行作文修改,合理融入阅读感想,提高作文的水准。
结语:阅读与写作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与紧密联系,决定了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的必要性,在充分且合理利用阅读与写作资源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思维,提升读写综合能力。高中阶段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较强,因此,读写结合式的教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通过“以读促写”与“以写导读”相互结合,来推动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的顺利实施。总之,教师要积极钻研阅读写作教学,巧妙地将二者进行衔接,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发挥阅读写作教学效用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