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细节描写,提高习作能力
——小学高段记叙文写作提升策略
2020-12-30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 林 苗
所谓“细节”,指景物、事件、人物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而“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重要的既具体又细微的典型情节,加以形象生动地描绘,就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描写”作为小学高段比较常见却又不太容易运用的表达方式,在小学习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篇作文,如果能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使用细节描写,就能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画面感,文字具有魔力,能牢牢吸引住读者的眼球,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细节描写分为两大类: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其中,人物描写主要是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进行描述。
纵观小学高段学生的作文,特别是写人叙事的作文,普遍是记流水账,缺少细节性和生动性,枯燥无味,缺乏真情实感。所以,加强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非常重要,刻不容缓。那么,如何才能通过细节描写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
一、细致观察是细节描写的前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将“观察”放在习作教学的首位,说明“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笔者认为,细致地观察也是让作文具备细节性的重要前提。那么,如何观察才能提高细节描写的能力呢?
(一)明确观察目标
不论观察事物还是人物,一定要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样引导,学生将会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比如观察人物,在不一样的情景下,观察的目的也不同。如记叙拔河这一过程,观察人物细节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运动员的动作和神态,以此突出运动员团结拼搏的精神;又如记叙寒冷冬天外婆早起为“我”吹暖鞋子这一过程,可以重点观察天气环境的细节和外婆的动作、外貌,以此突出亲情的感人。
(二)清楚观察顺序
我们可以在观察的时候,依据不一样的观察对象,采用不一样的观察顺序。一般来说,观察顺序主要有这四种:按时间推移顺序,如事物在四季更迭、昼夜交替时的变化;按空间转换顺序,如从远到近、由左到右等变化;按内容改变顺序,如从景物到人物、由表及里、整体到局部等变化;按事情发展顺序,从事情的起因、经过到结果变化。按观察的顺序写,自然细节描写就具有条理性。
(三)抓住观察特点
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抓住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之处。很多学生在记叙文中,经常是为了细节描写而细节描写,这样的细节描写还不如不要,大刀阔斧砍掉后,反而更简练。比如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无论是谁,都是“弯弯的眉毛,葡萄似的圆溜溜的大眼睛,樱桃般的小嘴”等,这些毫无特点、形似套话的细节描写,就是学生在观察时没有抓住人物的特点。
二、平时积累是细节描写的关键
(一)通过课文内容来积累,落实背诵
许多学生之所以害怕写作,主要原因在于写作过程中没有东西可写,根源在于缺乏素材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指导学生学会积累。新课标对积累文本非常重视,很多课文的课后背诵中都出现了“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设计,而背诵的部分几乎都是优美的语言文字或是细致的描写,背诵下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也是为细节描写积累材料。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文中的心理描写很突出,《唯一的听众》一文中的神态描写很突出等,如果我们将优秀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背诵落实到位,甚至适当展开拓展,如仿写等,这样学生能由积累一句话、一个小片段到逐步完成一篇佳作。
(二)通过课外阅读来积累,进行摘抄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丰富细节描写,阅读是基础。大量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在课外阅读中积累习作素材:第一,发动班级学生将自己的课外读物带到学校来,设置“班级图书专柜”,使学生得以随时随地进行课外阅读;第二,要求班级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摘抄名篇佳作中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或者段落,最好还能进行分类,分为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两大类,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品评;第三,要求学生制订每周阅读计划,严格落实,在阅读之后撰写“内容提要”,然后到课堂上进行介绍,和班级同学一起分享心得体会。
(三)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养成习惯
坚持每天记录生活,写日记是训练细节描写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写日记,引导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认真留意和观察身边的事物,并且有意识地将这些日记素材应用到习作中。由于日记的题材不限,包罗万象,小学生可写任何自己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各种感官感受到的细节。总之,自己的想法和心情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有了自由表达的空间,才能够写真实的事情,表达真挚的感情。所以,大量背诵、大量阅读、大量摘抄、坚持写日记是提高细节描写的关键。例如,针对小学阶段最为频繁的记事类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的同学、家人以及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然后将自己感兴趣的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从而使学生在用心观察、记录中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四)通过实践活动来积累,获得素材
现实中,小学生较少接触社会,这就使得他们难以积累更多的社会化习作素材。因此,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而且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习作素材。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前往敬老院、博物馆、纪念馆等参观,引导他们认真观察、亲身体验以获得更多的社会习作素材。
三、真情流露是细节描写的亮点
(一)真情才能打动人心
习作要有感而发,任何文字都是作者心灵的再现,教会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生活,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丰富对生活的感受,实际上就是无形中增加学生对习作素材的积累。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对作家是如此,对单纯美好的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承受生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友情的可贵、亲情的温馨;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失败、面对挫折,生活不总是阳光明媚的,也还有狂风暴雨;引导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和谐相处;引导学生用心感恩身边的人和事,没有谁理所应当为你付出,即使父母愿意这么做,他们也不是必须这么做,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学生往往不是不懂得感受,而是没有意识去感受,教师若能在他们心中种下这样一颗感受生活的种子,相信他们很容易就会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习作时也能信手拈来,细节描写也能真实丰富起来,让身边的一件件小事都能折射出爱的光辉。
(二)艺术才能增添魅力
习作不仅要真情流露,更要谨记一句话:“七分真实,三分艺术。”所谓“艺术”,就是要在细节描写上有少许的合理虚构,以达到渲染气氛或者突出主题等效果。
四、批改讲评促细节描写提升
(一)批改可以促进进步
传统的习作教学,教师在习作之前进行很长时间的辅导,最终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毫无创意。笔者认为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应该更加重视对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作文的批改不仅是教师批改,更重要的是学生间的互改。第一轮批改让学生进行互改,可以是同桌互改,也可以是伙伴互改,互改是为了分享、学习、自省。当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互改的要求,要求比较系统,不仅在于是否具备细节性这方面,还涉及题目是否具备吸引性、选材是否具备新颖性等。笔者就针对互改对同伴的细节性描写方面做了一些要求:细节描写方法是否恰当,与主题有关的细节是否放大等。学生会使用红笔标注在旁边,如哪些细节描写写得好、好在哪里。
(二)讲评可以增添乐趣
待教师第二轮批改完,在全班进行作文讲评。笔者在任教语文课时,花时间最多的就是作文讲评课了。将学生的作文分为几类,比如有一类是“细节性缺失”,就是在可以突出主题的细节上,并没有充分的细节描写,挑出这种类型的典型篇目,从题目开始全篇朗读,和学生一起分析,哪部分写得不够好,如果是你,你要怎么改,以及教师会怎么改。在这样一步步引导下,学生上课状态非常好,注意力很集中,因为这是他们或者他们身边的同学写的,写的事可能就发生在他们身上。总之这样的习作讲评课,学生喜闻乐见,讲评订正的效果非常好,教师也收获了不少成就感。
在笔者任教的六年中,虽然任教三年毕业班,教学任务重,时间紧,但学生的习作能力都有了比较显著的提升。回首反思总结自己的作文教学,除了感谢同年段前辈教师的指导外,还是不禁感叹坚持细节描写的训练对习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以上是笔者关于细节描写促进习作能力提升的一些粗浅的分析,接下来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继续研究,不断改进,形成更准确系统的小学高段记叙文写作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