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岁听障儿童听觉语言康复训练案例研究
2020-12-30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王清玉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王清玉
最新数据显示,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约为0.1%—0.3%,其中重度和极重度听力障碍约占0.1%。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中,听力障碍的发生率高达2%—4%。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在全国的深入开展,听力障碍婴幼儿的早期干预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介入年龄越来越小龄化,公众也越来越重视听障儿童的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事实证明,小年龄段(0—3 岁)听障儿童越早进行干预,儿童的听觉语言康复训练效果越好。
一、研究背景
听力障碍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是通过教育的实施使其学会聆听、获得语言,缩短听力障碍儿童与健听幼儿之间的认知、理解、沟通等多方面的差距。待他们长到学龄阶段,可以更好地融入普通学校,提高生活质量。
人的发展有许多关键期,如脑细胞分裂和发育的关键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语言发展也有自己的关键期。所以对听力障碍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早期干预不仅能够缩短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的语言言语差距,还能帮助他们在沟通、认知、社交等方面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这些进步都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和融合教育的开展。
二、听障儿童早期干预的具体内容
(一)早发现和早诊断
研究发现,早发现和早诊断对听障儿童语言训练是首要条件,不论是先天性耳聋还是后天性耳聋的儿童,及早佩戴适宜的助听辅具产生的康复效果都比延误发现和耽误训练的儿童的康复效果更好。
(二)早干预
对小年龄段幼儿的康复训练,主要从听觉感知和建立听觉反馈开始,多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最初的训练目标都是以教师能够与幼儿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为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日后的语言训练中幼儿可以良好配合。这期间不要强调让幼儿说,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幼儿听意识的建立以及学习发声的积极性上。
家庭支持是小年龄段幼儿语言康复训练的关键,教师的干预时长极其有限,教会家长正确的家庭康复方法是获得幼儿康复成效的关键。在家庭康复训练中,合理安排一些疏导压力的工作,建立家庭支持,提升家庭幸福感,改善家长态度,纠正家长交流方式等,要为家长树立正确、积极的康复观念,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消极面对,不能让其成为影响小年龄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成效的关键性因素,
在婴幼儿期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家长与教师要建立起亲密畅通的沟通,要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以及家庭的期望值,观察家长平时对于儿童的教养方式,及时了解家长对于目前康复训练的看法,了解家庭的深层次需求。教师在评估时要注意家庭外在环境与家庭内部环境的优势,更好地获得婴幼儿康复的数据,减轻家长对于儿童未来的担忧,提升对特殊儿童进行干预的能力和积极性。
三、个案研究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个案代号为好好,男性,出生于2016 年3月27 日,父母听力均正常,出生后被试对象一直与父母居住在一起,幼儿确诊为先天性耳聋,由于父亲工作较为繁忙,母亲遂搬去外公外婆家与外公外婆一同照看幼儿,父亲一周看望一次孩子。
在幼儿出生后七个月时,在某市儿科医院确诊为重度聋,但是没有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二)个案评估
幼儿11 个月的时候,在某听力公司验配了助听器,至今依旧以佩戴助听器为主要听力补偿方式。主要的教养方式是家庭养护,未进入幼教机构或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2018 年1 月,由特教教师开始为期一年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初期一周一次。2018 年3 月27 日,好好满2 周岁,会发“a、ma”两个音,不能叫“爸爸”,对声音没有任何反应。
医学评估中好好的听损原因是感音神经性耳聋,左耳听损程度90,右耳听损程度80,听损确诊年龄是7 个月,11 个月的时候开始佩戴助听器至今。语言学评估显示好好不会有意识地听音,对声音没有反应,更不会说话,生活中主要是通过发出“嗯嗯”的声音或者用手指、目光注视等非语言沟通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达到自己的目的,未见手势表达。好好的脾气很容易暴躁,稍微不顺心就会哭闹,但是很好控制他的哭闹行为。心理学评估好好的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得分是97,属于平常值。
(三)个案早期干预目标设定
通过早期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被试对象能够学会聆听,获得语言,促进认知、动作、沟通、情感以及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发展,为以后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打好基础,为进入普幼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干预过程
第一阶段:2018 年6 月4 日到6 月18 日,为期两周,被试对象与语训教师建立基本关系,第一堂课在游戏中度过。个案年龄很小,恋母情结很重,对家人的依附性很强,但因为是在家庭中进行的语言训练,因此个案在情绪上很放松,而且愿意和教师分享玩具。一小时后,已经主动与教师互动。课后让母亲辅助教师,每天早晚规定15 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语训,母亲担任主要的干预者,目标是让孩子建立起听的意识。第二次课,在母亲与孩子互动的时候,加入声音的有无测试,检测一周的学习成果,解答家长的疑惑以及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语训观。
第二阶段:2018 年6 月20 日到7 月20 日,为期一个月,期间7 月16 日到7 月20 日去华西医院检测听力,耽误一周时间。此阶段的干预目标是培养好好小朋友对声音的感知和理解。增加了听觉刺激,要求向其说话、唱歌、放音乐等。在发“ma ma”的时候,目光注视母亲的脸,建立“ma ma”与母亲的联结,明白“ma ma”就是母亲。好好仍对声音没有什么认识,听名反应和感知声音的有无比之前多了一些反馈,但是不够稳定,不能配合训练,不会听鼓声,不能听声指物,要持续强化“听”的手势。加入了呼吸训练,例如吹蜡烛、仰卧吹纸条,加入了口部训练,模仿张大嘴(打哈欠状)和嘟嘴巴,加入了舌部训练,伸舌头。由于幼儿已经会发“a”的音,因此加大难度,学习发长音“a——”和短音“a— a— a—”。此阶段后,被试对象能感知声音的有无,基本养成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习训练的习惯。
第三阶段:2018 年7 月21 日到10 月21 日,为期3 个月。干预目标暂拟定为学会听声放物,辩听铃声、鼓声以及辨六音“a、i、u、sh、s、m”,舌操口部操“张大嘴、卷舌头、伸舌头、咬舌头和鼓舌头”。每日课前,被试对象均需要完成舌操口部操的训练,然后进行新的内容。通过为期3 个月的语言康复训练,研究者通过每日训练记录得出,在林氏六音的听辨上幼儿准确听取并给予反馈的次数增加,10 月份的数据显示,儿童对于不同声响的反馈也越来越熟练和准确,已经可以接受更多的声音教学。
第四阶段:2018 年12 月被试对象好好接受了人工耳蜗手术植入,休养了3 个月,2019 年2 月人工耳蜗开机,开机后一个月内被试对象的康复效果非常好。由于之前早期干预的铺垫作用,这一阶段依旧采取了上述三个阶段的训练目标,但是阶段训练时间明显缩短,被试对象能够快速地对所听到的声音做出正确的反应。
四、研究结论
我国目前的语言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听障儿童展开的,但是往往能够进行早期干预的都是听损不是很严重的儿童,才有听觉条件可以学习语言康复训练技巧,一旦儿童的听觉损失比较严重,往往会拖延康复时间,甚至不能选择听觉语言康复训练。但是业内已经达到共识,针对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越早介入康复效果会越好。随着科技辅具的发展,越来越多先天性耳聋的儿童选择了人工耳蜗补偿听觉,如果再加上家庭语言康复训练干预教学,儿童后期的康复耗时会缩短,效果也会更加显著。此个案幼儿年纪较小,听损程度较严重,无法进入托幼班学习,但是及时介入家庭支持后,语训康复效果很好,此方法具备可推广性。后期研究者与被试对象依旧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和联系,持续追踪此个案。通过案例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家庭支持在婴幼儿语言康复训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条件的限制,此研究中还有很多需要完善更新的地方,希望其他研究者可以补充更新,期待越来越多的听障儿童能够通过辅助技术,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更好地在社会自由生活,开创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