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级日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

2020-12-30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亚太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日语外语

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钟 响

2016 年12 月7 日至8 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在这个主导思想的引领下,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大学教育教学中势在必行,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内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以儒、佛、道三家传统文化思想为主干,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历史长河的荡涤,焕发出了更蓬勃的生命力,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值得骄傲的精神财富。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自身强大的魅力也征服了亚洲文化圈,给亚洲的历史文明提供了养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把握其丰富的内容,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创造出了众多的优秀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直至今日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例如,在节庆时节,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春节的团圆饭,都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汉服、家具、书法、篆刻、建筑等,这些都带有浓郁的中华文化色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物质组成部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精神方面的贡献更为丰富。众所周知,《诗经》《论语》《史记》《道德经》《春秋》《孙子兵法》等,这些优秀的精神食粮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更是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构筑了中国人的灵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级日语教学的融合

结合以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不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日语教学都能找到很好的契合点。高级日语课程一般是在日语专业学生大三、大四阶段开设,此时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具备了阅读较难日文篇章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了相当的日语表达能力。此时,在日语教学中深层次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了较好的客观条件。

外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外语课程实践性强,培养学生外语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外语教学最基本的目标。但是,单纯外语运用能力的培养,显然和当下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会讲中国故事,分享中国智慧”的外语人才要求脱节。外语课堂是学生学习外国语言的平台,接触的是外国文化。外语课堂如何有机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反哺外语课堂,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进而使学生在领略外国文化魅力的同时,会讲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广大外语教师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日语中日本文字的产生以及历史上中日两国在文化、经济方面的交往,使得日本文化和中华文化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两国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是同源异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非生搬硬套、简单灌输。外语教学的特点以及目标决定了外语学习不可能完全脱离词汇和语法讲练,而这些看似简单枯燥的单词、语法讲解中要“撒盐入汤”式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不易,但也有据可查、有根可循。以下就高级日语课程授课各环节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举措进行分析。

(一)文字词汇部分

文字和词汇内容是外语教学工作的重点,在衡量学生外语水平考试中的比重也很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讲述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利用日语引入汉字和中国典故,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尤其是在大三、大四的高级日语课程中,这一部分内容的融入更易于操作,而且随着课程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加强,课程中也开始频频出现带有中华文化元素的内容。例如,讲到“妻子”这个词时,现代汉语中“妻子”的意思是男女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代表个体,但在古汉语中,“妻子”是“妻”与“子”的结合,代表妻子和儿女。在日语中,“妻子”这个词依然沿用了古汉语的意义。此外,在高级日语2 教材《综合日语教程6》第6 课《命》一课中,出现了“折檻”这个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会发现这是出自《汉书》朱云冒死进谏的典故。这个词的典故出自中国,但在日语中的意思和中国典故中的意思大相径庭。这样追根溯源地让学生进行学习,比单纯地单词讲授的授课方法更能加深学生对中日两国历史文化的认识。

(二)句型语法部分

句型语法部分是外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无论是句型还是语法均可视为语言的规律和法则。这一部分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需要教师仔细整合、认真梳理。

学生进入大三、大四的高级日语学习阶段,基本的句型、简单的语法内容在大一、大二学习阶段几乎全部学完,因此学习的重点在于语法内容的分类、归纳和整理。此时,在句型语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将汉语体系和日语体系做比较的方法。例如,在日语中有明显的提示过去时态的助动词“た”,还有持续体“ている”等,而中文是孤立语,由一个一个的方块字组合成句子,汉语中有“着、了、过”等虚词,也可以提示时态以及体。这样,学生会对中文和日文的整体语法结构加深认识,避免在四年的外语学习后母语水平下滑,甚至成为说不好中国话、做不好中国事的“四不像”。

敬语也是日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语法点,日语中敬语体系发达,从词到句子有完整的体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礼仪之邦,在古汉语中也有许多的敬语,例如“贵庚、芳龄、令爱”等说法。在日语中对应的用法,可以用添加“お、ご”接头词的形式体现。通过这些内容的补充,可以打破学生单一学外语的壁垒,将汉语和日语有机联系起来。

(三)篇章内容

高级日语课程教材选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综合日语教程》,共三册(5、6、7),教材的编排是围绕一篇中长篇幅的日文原文文章,后面设置相关的单词语法以及练习、阅读材料,因此篇章的学习是高级日语课堂教学的重点。篇章的文体多样、题材丰富,有小说、散文、论说文和科普文章。这些体裁的文章各有特色,可以深入挖掘内容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的内容都非常丰富。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从备课环节搜集材料,以多种形式展开授课环节。

例如,高级日语5 中的第一课是题为《大海中有母亲》的课文,讲述了作者对大海的依恋,进而言及一种淡淡的思乡之情。此时,教师面对学生饱含感情地讲到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并且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故乡的感情,自然地实现了教学的情感价值目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祖国、爱故乡、爱亲人是极其重要的核心内容。

再如,高级日语5 中第五课《树叶鱼》一文是一篇童话,内容相对简单。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把故事情节设计为具体的场景,以戏剧形式再现,每一幕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前提下融入主题。这些主题涉及女儿远嫁、中日婚俗习惯比较、守信践行诺言、克制贪欲、爱护环境等内容,这些内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均有体现。因此,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分组将课文内容设计成完整的戏剧情节,并从中提炼优秀的中华文化精神内容,一举两得,既强化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又在相对自然、学生易于接受的情境中融入了优秀的中华文化精神内容,是一种教学效果较好的尝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应该也必须融入外语教学工作中。外语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也是每一个外语教学工作者必须承担的责任。

在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工作中,从词汇到语法、篇章等各个教学模块,都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空间。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形成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将是新时代高校日语教师的工作重点。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日语外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