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乐学的美术课堂“读·思·达”教学实践
2020-12-30叶杨荣
叶杨荣
“读·思·达”教学法是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基于核心素养形成机制的深度研究与30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提炼出来的教学主张。其中,“读”即阅读,含读图、读书、读物等;“思”即思考,含思辨、想象、体验、判断等;“达”即表达,含书面、口头、物质、外在的表达等。指向乐学的美术课堂“读·思·达”教学法,通过图像识读、审美思辨、创意表达三个环节,使学生在以“读”为乐、以“思”为乐、以“达”为乐的学习过程中,把美术知识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感知力、审美力、创造力。
一、以“读”为乐,在“读”中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图像识读素养是基于当今图像传播方式变革的需要而提出的,也是当今社会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之时必不可少的素养。”[1]指向乐学的美术课堂的“读”即“图像识读”,是指学生对绘画、雕塑、符号等图像进行观察识读,获得美术信息与知识,从而形成美术的基本素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图像识读,以问题情境为指引,创设“读”的乐趣氛围,运用整体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美术、影像作品和各种生活图像的色彩、造型、肌理之美,技法与风格之美。
以人教版六年级《装饰画》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先以画家丁绍光的装饰画《乐园之梦》营造情境,提出问题: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样的感受?即表层读图——整体感知。学生回答:线条变化丰富;白色人物与蓝色夜空形成强烈对比;人物与普通人不大一样,更瘦长……在情趣融融的整体感知中,教师边鼓励,边出示第2个问题:这幅画在构图、人物形体、用线及用色上有什么变化?由此展开深层读图——局部感知。通过讨论,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人物身体修长,形象夸张、变形;线条长短、曲直、疏密的变化有律动的美感……教师又出示第3个问题:这幅画是装饰画,它有什么风格特点?就此引导学生从装饰画的特点上进行内层读图——整体理解。这一深层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烈讨论,争先回答,共同总结出装饰画统一、和谐、明亮、夸张、变形的艺术风格特点,也掌握了“整体—局部—整体”的读图方法。
该图像识读方法由表及里,科学有序。既有整体认知,又有美术语言与美术技法的解读,不离美术学科本位。图像识读要以人为本,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教师要由扶到放、由教到学,先示范讲解,引导识读,让学生掌握方法,激发识读的欲望,再由依赖到独立,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读,在掌握读图方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真正想学的愿望。此外,要防止教师过度解析,以免代替学生图像识读。教师要通过愉悦的情境进行范读、导读、自读,把单一课例中的图像识读与单元、年级、学段联系起来,体现整体、系统、完整的识读,防止碎片化的识读,让学生由表及里地对图像进行辨别与识读,掌握方法,品尝乐趣,在读图的内涵与外延中读出实效,感到乐趣。
二、以“思”为乐,在“思”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思考能力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学习能力,直接决定学生学习的水平和质量。”[2]指向乐学的美术课堂的“思”即“审美思辨”,是指学生在图像识读的基础上运用美术语言和鉴赏方法,从作品的创作时间、方法、原因等不同层面提出疑问,探讨其美学价值,分析其意识形态,在诠释中认识美术的价值与作用,由此提升审美判断的思考能力。面对当下各种图像蜂拥而至的信息时代,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以美术知识为媒介,对图像信息进行思考、加工、鉴别、提炼,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审美判断力、鉴赏能力,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以人美版第八册《画家凡·高》一课教学为例,教材介绍了凡·高曲折的人生,并展现了其不同阶段的美术作品。在学习其中的油画作品《星月夜》时,师生共同提出了不少问题:日常的星空是怎样的?作品中的星空与日常的星空有什么不同?画家运用了哪些线条和色彩,产生怎样的效果?这些线条、色彩表达了画家怎样的一种心情(情绪)?这些线条、色彩对于美化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星月夜》为何能成为经典作品?这一连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问题,引领着学生的想象构建与审美取向。通过观察、讨论、辨析,学生发现《星月夜》的美源于有序变化的螺旋状线条所带来的律动感,源于对比强烈的黄、紫两种色彩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源于火焰般变化的柏树伸向天空所形成的构图平衡。这些线条、色彩可以在生活中的报纸、贺卡、服装、室内装饰上广泛应用,体现了审美判断解决问题的价值。
基于生活问题情境的审美判断学习,是用形式美的原理分析作品的丰富性,是用美术语言交流自己的审美感受。学生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的事实与逻辑中发现美、欣赏美,在想象构建中为美术表现做好准备。因此,教师要尊重、保护学生自由而原始的审美思考、想象、判断,鼓励他们发表多元的审美判断和不同的批判见解,防止教师越俎代庖,以自己的问题和审美判断代替学生的,用自己的感悟、体验代替学生的。只有在基于生活问题情境的深度思考、交流、讨论、审辨中,学生才能拓展思维,用“审美判断”的眼光全新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
三、以“达”为乐,在“达”中培养学生的创意表现能力
“所谓的表达指的是把自己内化了的知识以能够传递给他人的形式来表现的过程,或是由于外化而得以表现的内容。”[3]指向乐学的美术课堂的“达”即“创意表现”,是指学生基于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想象构建,把自己的想法与感受用各种美术材料,创作出富有个性特色的作品。创意表现是一项有深度、有创造、有内涵的表达活动,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创意表现是一个吸收和表达相互作用的过程,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展示、运用、表现、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与规律,建构知识。如果乐趣美术能让学生在创意表现的实践中获得成功与快乐,他们就会爱上美术。
以人美版三年级《生活中的线条》一课教学为例,美术家作品中的线条因合理组织而产生的美感深深打动了学生,激起他们对线条表现与创作的欲望。在内驱力的作用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大师,用不同媒材画出有序排列的线条变化,体验线条之美所带来的乐趣;用体态、手语表现不同的线条美感,在充满乐趣的造型表现活动中体验线条的魅力。于是,学生根据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装饰创意,根据生活用品的实用美感进行创意设计,根据空间想象的自主构建进行本土文化设计等。创意表现拓宽了学生美术表现、创意实践的思路,在知识内化的深层表现中,解决了许多用线条美化生活的装饰问题,如活泼的鱼纹、律动的杯子等。当学生为自己的作品成功而感到快乐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进行表现评价,让学生从线条的变化规律及形式美的原理评价创作的内容、作品的美感,使知识经过“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创意实践—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内化为自己鲜活的美术知识与美术素养。
像“美术家一样创作”的学习过程把握了美术的规律,它由表及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层层深入,通过“情理(画家的作品)”—“物理(生物的规律)”—“画理(线条的组合)”的融通教学,让学生在与画家作品的对话及生活图像的对话中,发现、掌握形式美的规律,用线条科学有序的排列变化解决生活物象装饰问题,在指向乐学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创意表现要防止教师的示范、表达、评价、观点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感悟,牢记美术学习要立足于表达,为了表达,通过表达呈现对美的深层理解,培养学生美术表现、创意实践的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指向乐学的美术课堂的“读”是“思”与“达”的基础,没有对图像的识读,所有审美思辨都将毫无根据,所有的美术表现、创意实践都将是空中楼阁;“达”是“读”与“思”的沉淀,没有审美判断,所有的图像识读都将一掠而过,毫无实效,所有的美术表现、创意实践都将是依葫芦画瓢;“思”是“读”的灵魂、“达”的内涵,没有美术表现、创意实践,所有的图像识读将会变得漂浮不定,所有的审美判断也都将毫无根据。因此,“读·思·达”教学法倡导了以“读”为乐、以“思”为乐、以“达”为乐的美术学习,让学生在乐学中学会美术,使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真实落地、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