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师生享有心理健康的生活—班级心理委员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2020-12-30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林保华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委员辅导心理健康

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 林保华 邢 贺

为更好地构建“健康课堂”“健康班级”,优化学生的知、情、意等心理品质,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上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长,我校经过实践和探索,启动了班级心理委员模式,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心理委员模式的理论基础

班级心理委员模式以人本主义为理论依据,以个体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相关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强调服务对象的主体性、学生互助的同龄性、教育对象的全体性等。

班级心理委员模式从关注消极的、被动的、个体的学生心理生活,转化为关注全体的、大众的、健康的学生心理生活。心理委员生活、学习在学生当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容易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理互动。实践证明,这一模式的确是一种良好的互动方式。

班级心理委员模式促使学校把优化学生的心理生活作为基础性工作,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机制,它使优化学生心理生活这项工作由专家走向大众,可以普遍地关注所有学生,随时随地优化学生的日常心理生活。

二、心理委员模式的管理实践

1.硬件升级,规范起步。我校建起心理社区,改变了过去心理咨询室的神秘面孔,更加透明、亲和地走进学生当中。心理社区设置有“畅吧”“聊吧”“悦心园”“静心园”等区域,以主题小品的意境着力打造温馨包容的文化氛围。学生可以在自习课或者休息时间到心理社区读书、放松、倾诉。比如,可以阅读励志故事、美文佳作;也可以聆听经典乐曲,在音乐中放松心情;还可以进行自我测试,主动调试;或者玩沙盘游戏,自我减压。如今,心理社区已经成为学生最喜欢和最常去的地方。

为了保障班级心理委员这一新生事物在实践中顺利发展,我们制定了详尽的管理制度,从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配备、工作职责到考核与表彰等各方面都做出具体规划。

2.专业引领,培训先行。在心理委员模式的实践中,学校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抓好软件建设,积极推进专业培训。

我们发挥集体的智慧,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主体,编写了学校心理委员模式培训的相关教材:《心理委员理论知识培训教程》,确定了以案例培训为主的培训方式。

在专业心理教师的辅导下,我校组织所有心理委员成立了心理委员工作坊。心理工作坊以活动课的方式对心理委员进行先期培训,每周一次,重点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与技术等。同时,我校还通过心理调查、心理委员沙龙、团体辅导、社会公益活动等形式,不断提高心理委员的素质,培养出一支具有开创精神、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的心理委员团队。

3.充分信任,放手工作。指导心理委员开展调查研究。在心理教师和班主任的指导下,每名心理委员都要开展心理调查研究,撰写心理论文,形成一批学生独立完成的心理科研成果。其中,部分作品还在省、市创新大赛中获奖。这样既提高了心理委员自身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又改善了班风、学风,优化了学生的心理生活。

编辑《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我校建立健全了“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制度”“班级心理委员工作计划”“心理委员职责”等规章制度,并编写了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

成立心理互助小组。互助小组在宣传心理知识、化解同学间矛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借鉴这一经验,我们对心理互助小组的做法进行了推广。学生遇到困惑,可以找心理委员聊天。发现同学情绪低落,心理委员可以从互助小组请合适的同学与其进行谈话,实现了同学间的良性互动。

各班心理互助小组还组织了寻找春天、发现美丽、记录感动、奉献爱心等户外心理活动,学生活跃在社区、公园、广场,利用课余时间观察社会、了解社会,丰富了知识阅历,陶冶了情感情操。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我校通过在各班建立“心理园地”墙报、在校园网开辟“心理广场”专栏、创办心理刊物《心海扬帆》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了师生关注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参与心理教材编写、修订工作。部分心理委员和学生参与了《心理健康教育》初、高中教材的修订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使心理教材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的心理生活,同时促进了自身成长。

团体辅导活动。每月抽出一节自习课,组织一次心理游戏,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定期报告制度。心理委员每周向班主任、心理辅导中心报送“班级学生心理状态报告表”,分别从学习、生活、交往、情感、危机事件、综合评价等多个维度对本班学生的一周心理状态进行报告。

心理危机事件及时反馈制度。对于班级中可能或即将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向班主任、教育处和心理辅导中心反馈,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心理委员模式成效显著

心理委员的设置和工作使得学校德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双慧眼、一颗慧心,丰富、深化了学校德育工作。

1.形成一支队伍。心理委员组成的心理保健骨干队伍,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观察员”、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小参谋”、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员”。

2.完善两个体系。一是逐步建立健全了学校心理健康监控、预警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和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精神疾病的发生,减少了校园危机事件,做到提前防范、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及时疏导;二是逐步建立健全辐射到班级的学生心理素质拓展体系,即通过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3.落实“三个健康”。班级心理委员模式优化了学生的心理生活,成为构建“健康班级”“健康课堂”“健康家教”的有力抓手。

班级心理委员模式活动的开展,把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转变为显性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由面向个别学生的治疗模式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生活指导模式,将学校德育工作更多地转向学生的心理生活。

班级心理委员模式促进了人际交往的和谐发展、心理心灵的健康成长,从而推动了班级管理的有序进行,增进了学校的和谐,提高了师生的幸福指数,引领师生享有更健康的心理生活。

猜你喜欢

委员辅导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如何开展工作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