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的遨游与升华
——品读废名的《十二月十九夜》

2020-12-30郭晓婷

星星·散文诗 2020年14期
关键词:现代派高山流水炉火

郭晓婷

十二月十九夜

废 名

深夜一枝灯,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鸟林,

是花,是鱼,

是天上的梦,

海是夜的镜子。

思想是一个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灯,

是炉火,

炉火是墙上的树影,

是冬夜的声音。

废名是非常独特的一位现代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虽被后来的文学史归入现代派创作,但比起其他现代派诗人,他是以精通佛禅思想进而兼容现代主义哲学而成为现代派的。独特的文学观决定他的诗有着独特的构思,必须要联系其思想才能得以解读。

《十二月十九夜》是一个孤独者在冬夜里独处,任想象自由生长和驰骋的结果。燃烧的炉火发出细微的声响,擦出暗夜里的声音。孤独的诗人在屋里寂静地沉思,望着眼前的孤灯,他的意识开始流动。“深夜一枝灯,/若高山流水,/有身外之海。”这是其入境阶段。“灯”虽为他者,却在此时成为诗人唯一可以倾诉的对象。“灯”是废名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意象,既可意指光明,又可喻指智慧,但此时它是一位朋友。“若高山流水”是诗人借助“高山流水”的故事将“灯”比作知音。而在知音之外,则有无尽之海,既可作为身体之外的人生世界,又可当作意识之外流动的想象界。

从接下来的诗句内容为“星之空是鸟林,/是花,是鱼,/是天上的梦,/海是夜的镜子。”我们应将“身外之海”更多理解为自由想象的结果,因为“星空”“鸟林”“花”“鱼”“天上的梦”这些美好但又彼此没有多少逻辑关系的事物都是“海之景”,颇有几分世外桃源的味道。“海是夜的镜子”更是说明海可以映照暗夜,包容一切美好的事物及景象。当然,联系此刻现实中诗人的处境,我们可以说在向往美好世界的过程中,诗人正在超越现实的俗境,尽可能通过意念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由此回顾诗人曾经历过的迁徙和苦难,以及在失望之余躲进山林参禅悟道,文风也逐渐步入幽深晦涩的小径,这种想象应当是渴望摆脱现实的结果,同时也是诗人将禅理融入诗中的结果。但“星空”“梦”和“夜”毕竟是幽暗的,“鸟林”“花”“鱼”也没有加上色彩斑斓的修饰语,因此想象也就笼罩上一种忧伤、暗淡的色调。同时,它也预示着诗人的想象终究要回到现实中来。

为了形容“思想”,诗人在接下来的叙述中连续使用了六个暗喻句。“思想是一个美人,/是家,/是日,/是月,/是灯,/是炉火”,越会品味孤独的人,越能体味思想的奥秘与魅力。“思想”可以让人获得无尽的图景和无限的心理满足,因此,它是“美人”“家”“日”“月”“灯”“炉火”,依次可以表示美丽、故园、光明、伙伴和温暖……在孤独的冬夜,诗人渴望拥有这些,哪怕只是其中一个。然而,从想象是相对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些恰恰又是诗人未曾拥有的。需要指出的是,对比“身外之海”包含的美景,此刻的比喻更贴近生活且有意无意地愈加切入现实。排在后面的“是灯,/是炉火”,使想象归于现实,回到眼前之景,而思绪在转过一个圆圈之后,终于又回到了起点。眼前仍是那盏孤灯,诗人的寂寞孤独难以排遣,令人生出无可奈何之感。

但结尾处的“炉火是墙上的树影;/是冬夜的声音”仍留给读者以遐想的空间。接续“是灯,/是炉火”的实景,诗人虽又再次感受到严寒的冬夜,但跳动的火焰却在墙壁上留下如树般生动的踪影,寂静、肃杀的冬夜可以听到一种声音。从想象中遨游“身外之海”,到重归现实的孤寂,思想的神驰还是让诗人获得了精神的超越,进而为现实留下了生动的倒影和代表生命的声响。尽管此时说“春日不再遥远”还为时尚早,但诗人显然是通过想象完成了一次精神的超越,在孤寂中发现生活中其实一直隐含着生机,而由炉火发出的声音,也必将让其感受到一丝内心的暖意。

《十二月十九夜》是诗人独处的结果,也是彻悟的结晶。即便是最简单的场景,最寂寥的氛围,诗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理趣,废名超脱、平和的心境由此可见一斑。也许,正因为有这些,才使他可以在并不平静的时代获得一丝内心的安慰,才使他在超然物外的过程中无法为更多人所理解,但他何尝不想做一个这样的人呢?在孤独的冬夜里让思绪在无边的宇宙之海中行云流水般地循环一周,但境界却提升了一个层次,最终使这首以时间为题的短诗成为一首智慧之诗、彻悟之诗。

猜你喜欢

现代派高山流水炉火
高山流水·松林里的红色石屋
属于冬日的褐
探出城市日常生活的“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评介
主持人语
炉火
十二月十九夜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午后
现代派绘画教堂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