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网络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教育改革途径
2020-12-30◆姚丽
◆姚 丽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121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重点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学校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化能力,更担负着为社会提供专业化人才储备的责任。计算机自身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学生在学习进程中也应当针对计算机的发展进程进行相应的转变,实施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教学。有效推进不同基础范围内的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专业化能力,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1 网络教学模式下计算机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1)教学形式滞后,学生主动性不佳
计算机教学在发展前期,受到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影响,教学设施配置不齐全,学生实践操作计算机机会少,教师使用讲授式教学法也能够保证理论知识传递[1]。然而,当下我国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正在不断完善,学生拥有更多使用计算机的机会和时间,教师仍局限在讲授式教学中,阻碍了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升。在教师灌输式教学环境中,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主动性降低,僵化的理论知识传递也影响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积极性。
(2)教育理念失衡,核心素养培育缺失
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其教学方式,在网络教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体制下,一部分教师对网络教学模式认同感较低,难以有效落实在工作中。一部分教师对于网络教学认识局限,掌握的教学形式较少,不能够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具有课堂教学主动权和决定权,课堂中的“绝对权威”在网络教学中难以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保障与尊重[2]。计算机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保证学生能够价格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绝大多数计算机教师都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导致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出现自上而下的偏差。
(3)设备利用不足,教学活动开展局限
当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环境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整合,相关的教学设备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计算机在一部分学校中没有得到良好的利用,“多功能教室”“计算机教室”仅仅在公共课上能够使用一二,学生日常上课使用互联网教学的频率表屈指可数。这就导致学生具备多样又全面的理论知识,但是动手操作的能力明显不足[3]。
2 实现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教学相长”——促进教师在教学中成长
基于网络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背景下,教师应当完善自身教学理念,学习新颖的教学形式,将传统教学方式中积极因素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学生应当正视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深度探究学习内容,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转变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投入计算机学习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在学生研究讨论之后,选择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特见解的学生代表发表意见,而后教师加以指导,提升网络教学环境的愉悦氛围[4]。
在提问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加软件开展“创意提问”,根据学生的学号编写VB软件中的自动摇号程序,被抽取到的同学回答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回答问题的人选充满了好奇心,专注力提升的背景下,也能够较好地回答教师的问题,与此同时也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公平性和稳定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因材施教”——选择最佳教学形式
网络教育自身的鲜明特点是能够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智能化”的设定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自身现有基础上进行能力提升与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够保证在一堂课中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辅导,而网络教学能够实现教师“一对一”线上指导,根据学生完成课堂内容的效果,详细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师也能够借助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全范围的学习考评,根据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动手操作能力、个人提升空间等因素,全范围判定某一阶段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助于“因材施教”模式的开展。
(3)“冰山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进行示范性操作的过程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获得最直观的学习体验,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示范性教学基本上是向学生展示了全部的课堂内容,学生被动接受之后并没有自身发挥创作的空间,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足够的空间发挥。现代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示范教学应当着重在半成品的示范教学,在课堂中展示新知识的半成品效果,将剩下的部分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学生在填补空缺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例如,教师在进行《Microsoft Word》排版教学中可以结合学校的文艺建设情况,设计相应的板报、展板、海报等等,通过生活上的契机对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师半成品示范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排班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们能够利用现有的素材进行整合和设计,创作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板报、展板、海报等等,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弥补教师一味说教的枯涩,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4)“榜样作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难以凭借一个人解决班级学生的学习问题,这时候就应当发挥学生中间榜样的力量和作用,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选择几名小组长。小组长能够解决一部分同学的学习问题,进行简单的辅导和帮助。教师在课堂中的辅导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小组长能够对学生学习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整合,由教师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能够减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压力,同时能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效提升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5]。
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控能力,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中问题处理,解决相应困惑。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展现出的信息化素养,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和帮助作用。教师在进行知识讲授之余还应开展德育教育、核心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在复杂化的互联网信息中有效选择和鉴别,避免一部分消极信息阻碍学生健康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3 结束语
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传播速度逐渐提升,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先进科技已经逐渐走向我们的生活。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当保证教师的教学内容能够紧随时代前进发展的步伐,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