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生猪规模养殖场消毒措施

2020-12-30王亚男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9期
关键词:栏舍生产区生活区

王亚男

简述生猪规模养殖场消毒措施

王亚男

(浙江省遂昌县石练镇农业推广服务中心 323312)

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告诉人们,养殖场规范化消毒措施尤为重要。通过对养殖场规范消毒作业是为了减少生活区、生产区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及数量,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消毒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养殖场一般分外围消毒、生活消毒、生产区消毒和特定消毒。

1 外围消毒

外围消毒主要包括对车辆,各类人员及用具等。关键是制度执行到位,消毒方法得当才有效。

1.1 车辆 对进出车辆的消毒,用于车辆消毒的消毒池必须保持25~30cm的3%烧碱消毒液,消毒液夏季一周更换一次,其余季节半月更换一次,分别由相关部门指定负责人。对人或人用车辆(自行车、电动车)小门消毒池,应有浸透消毒液的麻袋或池底保持0.5cm深度的有效消毒液,每星期更换一次。运猪车辆一律不准进入生产区,限制于出猪台周围。凡运输鲜活畜禽、肉类及其粪便的车辆一律不准进入场内。运输饲料的车辆进出要经过消毒池彻底消毒,再对车身。及底盘进行高压喷雾消毒才能进入场内。外来车辆一律停靠在办公区或大门外面,杜绝进入生产区。生产区内的送饲料车辆和拉猪粪车辆要分开,正常情况下,生产区内的车辆一律不准开出生产区。

1.2 人员 人员的消毒贵在坚持,精在到位。为消除外来污染源,生产区员工在休假回场或外出办事期间,接触过场外牲畜的应在生活区净化24h后经沐浴更衣才能进入生产区复工。生产区内的工作人员不能到场外给动物诊治,不能到屠场、屠户家串门,不能到肉菜市场。工作人员进出猪舍时必须通过消毒盆消毒鞋底。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更换工作服、胶鞋。减少各岗位饲养员到其它岗位串走、聊天等,特别是本岗位有疫病的时候,禁止串岗。维修人员外出归来后,隔离24h方可进入生产区施工。进入生产区前,必须到指定的更衣室换上工作服和胶鞋,鞋底经消毒池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进入生产区后,只能在指定的路线通行和指定的地点作业,不得随意走动。离开生产区时,必须将所穿的工作服和胶鞋放回更衣室,不得穿回生活区。参观人员必须要遵守场内防疫制度,不得私自随意走动。

1.3 工具 除建筑与维修工具外,其它交通工具和一切私人物品不得带入生产区。

2 生活区消毒

场区消毒包括生活区、无害化处理区及出猪区等,关键是制度执行到位,消毒方法得当才有效。对场区的消毒,对几个功能区分别进行。

2.1 生活区 每月消毒一次,不定期地进行灭蚊、灭蝇、除草等。各部门的药房及办公室定期清扫、消毒;进生产区的消毒池,保持15cm深度的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确保消毒效果有效。

2.2 无害化处理区 无害化处理池及猪粪池,每周定期进行二次喷雾灭蝇。有专门运输车和人员。病死猪由饲养员送到门口,车辆和处理人员不得进入养殖区,

2.3 出猪区 生产区出售猪群,只能是单向流动,如在出猪后发现质量不合格或摔落在地上的猪只,要淘汰处理,不得返回车间。在出猪仓的猪只,一经装上场外的运猪车后,不得返回出猪仓。猪只出售时,外来购猪人员只能在观察室或出猪仓指定地点观察和监磅,不得四处走动,更不得进入生产区或出猪仓。在等待售猪和出猪台的场所,生产人员严禁与购猪人员和运猪车辆直接接触,运猪车辆进入出猪台要彻底消毒。员工每次出完猪后要进行彻底消毒鞋底、洗手,如工作服脏了要换掉才能进入场内。出猪台及周围的地方、磅台、走道等应在每次出猪后进行彻底消毒。

2.4 更衣区 更衣室出入门口浴足消毒池及洗手盆,每星期更换消毒液3~4次。保持消毒池(盆中)有足量消毒液。

3 生产区消毒

栏舍消毒包括各猪群的栏舍、过道、猪群的消毒方法和频率。关键选择适宜的消毒药品与方法,贵在坚持与仔细才有效。

3.1 栏舍 猪舍的消毒是一个全面和细致的工作,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育肥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猪舍过道及栏内打扫2次/d,及时清除遗留粪便和杂物。每栋猪舍配备专用打扫工作,不得带入别的猪舍,更不得外借。猪舍门口消毒盆内消毒液需每周更换2次。如发生传染性疾病,必须加强消毒次数,每天或隔日消毒。

3.2 空栏 按照消毒、干洗、浸润、冲洗、消毒、复原程序进行。

3.3 猪群 对猪群的消毒也是控制疾病的措施,每周定期进行2次常规消毒。带猪消毒前必须对猪身与栏舍冲洗干净,然后再喷洒消毒液,消毒液要求气雾化、喷洒均匀。妊娠母猪分娩前一周,冲净猪身,用常规浓度的消毒液喷淋消毒猪身后转入消毒清洁的分娩舍。临产母猪分娩前用低浓度低刺激性的消毒药(高锰酸钾)消毒产床后部,清洗母猪臀部及乳房等。如发生传染病,每天或隔日对猪群消毒一次,消毒前必须彻底清扫干净。

4 特定消毒

现代化养猪场在许多情况下,需要特定消毒。主要包括养殖器具、手术器械、手术部位消毒等,只要规范消毒,基本可以杀死病菌。

4.1 器具消毒 转群或调群时,必须将过道及用具进行消毒处理。产房麻袋必须及时更换清洗消毒,用于垫层的麻袋需隔日更换,准备充足的干净麻袋。

4.2 手术消毒 在断尾、剪牙、注射等前后,需对器械及术部进行消毒。去势时,切口部位要用70%~75%的酒精消毒,结束后刀口处再涂以5%碘酊。在手术时,要进行手术消毒,手术部位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涂擦5%碘酊,再用70~75%的酒精消毒,干燥后方可实施手术,术后刀口处再涂以5%碘酊。母猪有临产征兆时,要将栏舍及母猪臀部、乳房清洗干净,仔猪断脐后要涂擦5%碘酊。

4.3 器械消毒 手术刀、注射器、缝合针等器械可以煮沸消毒法或需用高压灭菌锅灭菌处理,器械必须消毒1次/d。

5 结论

只有消毒制度执行到位、责任落实到人、措施得当,通过对外围、栏舍、厂区和特定处规范消毒,才可以杀灭病菌,防止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2020–06–06)

S851.2+4

C

1007-1733(2020)09-0060-02

猜你喜欢

栏舍生产区生活区
做好牛场规划和布局
生产区黄磷储罐火灾的扑救对策探讨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沧州市各县区增粮潜力分析
小班生活区活动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
浅谈自升式钻井平台生活区设计要点
建筑施工生活区节电设计探索
探讨医院生活区推行物业化的可行性
唐人神:近期种猪销售订单供不应求
鸸鹋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