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考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材导向
2020-12-30安徽曹俊敏
安徽 曹俊敏
中国古代诗词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古代诗词的语言简明精巧,思想深远,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已成为文学创作实践中最淳美的表现形态。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大型考试,历来引人瞩目,其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等相关信息更是备受关注。在每年的高考试题中,古代诗词都以特殊的体例优势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在某种意义上,高考设计诗词鉴赏环节,是学以致用,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也是汲古慧今,有利于发掘优秀传统文化新的价值。如何在卷帙浩繁的诗词典籍中,甄选有利于考查学生素养和贴近时代发展脉搏的诗词作品,是高考命题颇为关键的环节。综观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材标准、取向、内容等都贴近现实生活,突出“以文化人”的思想导向,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笔者以部分高考试题为例,就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材导向浅谈几点思考。
一、在诗词文化传承中凸显时代元素
诗词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想文化积淀,一部诗词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中国人的精神成长史。在优秀的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出真切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读出高尚的道德情操。新的时代,古代诗词文化依然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传递着丰厚的人文价值,是优秀传统文化传习中最令人期待的审美载体。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大型国家级考试,承担着为国选材的教育使命,其试题设计必然要统筹兼顾,综合考量。在高考中设计古代诗歌阅读板块,既是发掘传统文化人文资源的重要方式,也是发挥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时代要求。当然,“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作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选材的首要步骤,就是在传统与现实的对接中寻求最佳契合点,从而彰显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如2017年全国卷Ⅰ古代诗歌阅读所选的诗歌: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全诗表现了一种爱才惜才的真挚情感,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正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古以来,抡才大典都是一桩盛事,关系到国家兴衰和民族未来,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选才、聚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毋庸置疑,选择这类题材的诗词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关照性和现实呼应感。人才是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才的评价标准自然不同。欧阳修笔下的“群英”是封建社会的文人学士,带有鲜明的封建主义色彩。在新的时期,人才选拔和评价标准已有了新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这一新要求的具体阐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这些核心素养即是高考命题和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可见,在传统文化传习中凸显新的时代元素,激活优秀诗词文化之于现实的创新功能,是古代诗歌阅读设题和选材的初衷和目的。
二、在诗词文化品鉴中考查学生素养
古代诗词是古代文学和中华文明的瑰宝,人们在经典作品的浸润中体验着艺术美感,陶冶着人文情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召唤下,古代诗词文化依然璀璨夺目,照耀着我们的生命。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作为检验性的文化传习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在传统文化浸润中所积淀的多方面素养。
1.考查学科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是“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具体表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根据古诗词的文体特点,“审美鉴赏与创造”应是古代诗歌阅读主要考查的学科素养,其选材的重要标准就看是否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这一学科素养。如2018年全国卷Ⅰ古代诗歌鉴赏题: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第15题:“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态度的分析。分析思想情感要从意象入手,景中含情,以境会意。“春柳”“烟濛濛”是解读此句含意的关键意象,柳条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如烟似梦,给人以无限的美感和希望。而知人论世,结合写作背景,可知从“寒风”变为“春柳”,实为作者人生境况的一次转折,颈联中“屈穷心不穷”正是这一转折的源泉与动力。由此可见,最后两句作者虽然感叹不遇于时,但基调却是不甘沉沦的乐观与自勉之情。古代诗词贵在品鉴,在品鉴中体验意象之美,感悟作者情怀,是语文学科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生动体现。
2.考查人文素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对学生思维的考查远大于知识考查,不仅考查知识的记忆、储存、理解,更考查知识的迁移,素养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贴近生活、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考查,将成为新的评价理念。这一理念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是高考改革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古代诗词创作既是艺术实践,也是人文积淀,在诗词篇章中我们可以体验唯美的艺术境界,还可以感受浓郁的人文关怀。因此,在高考试题中设计鉴赏题,不仅是将其作为一种可以量化、可以用来考核的学科知识,更是将其作为一种人文素养、价值观念的考查方式。如2019年全国卷Ⅱ古代诗歌阅读所选的诗歌: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这是一首干谒诗。作者杜荀鹤是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出身寒微,自称“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首联“非谒朱门谒孔门”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裴侍郞的仰慕之情,期望获得赏识和提拔;颔联“不求朝士致书论”一句不落俗套,以含蓄委婉的方式表现了自己不慕名利的高雅情操;尾联中“受恩须有地”“不受等闲恩”,表明自己不会接受随便的施舍,接受恩惠要符合自己的原则立场,平和淡定的表述给人一种孤高傲世之感,这就是“最穷人”的人格宣言。可以肯定,这种题材的诗词作品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大有裨益。
3.考查道德素养
《课程标准》指出: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传统诗词文化寄寓着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对于美的不懈追求,深刻而生动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赏读优秀的古代诗词作品,不仅可以提高审美眼光,还能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借助考题来汲取传统文化的道德因子,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是用诗词文化传导精神品格的重要渠道。历年入选高考试题的古代诗词作品,在内容上既着眼学科素养的考查,又突出道德素养的考查,真正体现了高考在人才选拔中的双向价值标准。如2020年全国卷Ⅰ古代诗歌阅读所选的诗歌: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从题目看,这是一首次韵诗。首联表明作者因好友患病,不能如约醉游春城,但是可以在家教书育人、创作诗篇。颔联借用《楚辞·离骚》典故,用“百亩蕙”比喻培养人才,表示自己要尽力培养人才;“三秀芝”象征高洁坚贞,暗示与好友之间纯洁深厚的友谊。颈联表达了对好友的关切之情,劝他不要过度劳累,同时也流露了自己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尾联是宽慰之语,殷切希望好友眼疾早日康复,不必在意今年的失约,来年依然可以共赏“江花”美景。在整首诗中,我们可以切实地感受到作者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这种积极昂扬、温情洋溢的人生姿态,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过程中,无疑会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三、在诗词文化运用中根植民族精神
在赓续绵延的中华文化长河中,诗词文化作为源头活水,始终熠熠生辉,彰显着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不断积淀和升华的产物。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们研习古代诗词,除了要将其作为文化传承的审美载体,还应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古代诗词中有着特殊而充分的反映,“言志”“载道”就是这一反映的重要标志。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索精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胸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等,都是在诗词创作中彰显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因此,在高考试题中设计古代诗歌阅读题,不仅能丰盈语文学科的审美素养,也是在诗词文化运用中根植民族精神。如2020年全国卷Ⅱ古代诗歌阅读题所选的诗歌:
读 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宋神宗元丰八年,“熙宁变法”失败,王安石满怀忧愤,痛苦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首联引用《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古往今来,功名难求,行藏难定,是为民而行,还是为己而藏,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实,在饱读史书的政治家王安石看来,也许早有定论。颔联表明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尚且被人误解,在世俗的纷乱传言中更会失真。颈联强调在读史时须保持批判精神,要善于分辨,切忌盲从。尾联指出史家寥寥数笔难以写出贤者的思想意境;虽然记载贤者事迹的典籍已经蒙尘,但他们执着不屈的精神依然光照我心。这是诗人借用历代高贤的“行”所无畏进行自我宽慰,寻求变法失败之后的人生突围。因此,这首诗既阐明了一种读史的道理,也是在昭示一种民族精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内容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把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浸润到考查内容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由此推知,古代诗歌阅读题的设计意图之一,是在传习古代优秀文化过程中根植民族精神,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