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多角度思考

2020-12-30云南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0年5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卫生文化

云南

【背景材料】

2020 年6 月2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对于全党全社会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推动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切实维护人民安全和健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要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要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和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

2.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聚焦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等重大民生问题,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给,强化公共卫生体系的科技支撑,才能让人民享有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卫生和健康事业,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3.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公共卫生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政府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努力改进工作,切实履行职责,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尽心竭力不辜负人民的期待。

4.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普法,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意识,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

2.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3.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建设一批科研支撑平台,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短板。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3.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公共卫生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习近平总书记用两个“事关”点明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的重要性,并就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的总体要求。

4.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

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次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前所未有的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救治,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跟踪训练】

1.2020 年6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这是因为意识 ( )

A.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决定着实践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C.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D.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这表明( )

①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继承的广度和深度

③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对待传统文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健康,全民守护,人人受益。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要总结疫情防控斗争经验,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既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又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凝聚社会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护人民安康。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爱国卫生运动中如何共护人民安康。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选项分析】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能有效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A 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能决定着实践的发展方向和进程,B 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并未反映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C 不符合题意;正确的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D 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

2.【答案】D

【选项分析】实践是中医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①说法错误;文化的价值受文化继承的广度和深度的影响,“取决于”的表述错误,②排除;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对待传统文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3.【参考答案】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健康,全民守护,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凝聚社会合力共建健康中国;②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爱国卫生运动要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解题分析】本题以爱国卫生运动为背景,考查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爱国卫生运动中如何共护人民安康,学生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相关知识及方法论要求,加以分析说明即可。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卫生文化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智取红领巾
谁远谁近?
卫生歌
讲卫生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