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的分析

2020-12-29陈星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监测方法质量控制

陈星

摘要:土壤環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基础,土壤环境受到污染最终也会影响到人类自己,因此保护土壤环境已经迫在眉睫,在这种背景环境下,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也就应运而生,为了可以缓解土壤环境被污染的现状,工作人员可以对其进行科学地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其进行针对性地保护。

关键词:土壤环境监测;监测方法;质量控制

我国的土壤因为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根基,被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污染的土壤会让农作物及农作物产品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土壤监测是为了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土壤样本进行测定,来确定整个土壤的污染程度以及了解土壤的现状。土壤监测具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采取质量控制措施来确保土壤监测的准确性。

1分析我国土壤环境的监测方法

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起步比较晚,特别是和发达国家比较,并且土壤环境监测方法体系和发达国家不同,并且差距也比较大。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开展了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同时也建立了国家土壤监测技术规范和行业土壤监测技术规范。目前,在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的方法大概有150项,国家标准,农业标准,林业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和地质监测标准等都包括在内。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污染物在不断增加,通过各种渠道污染物汇集到了土壤中,因此更加要求监测数据的精准的。我国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高端精细科技需要在监测土地环境中应用。

2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2.1构建和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管理机制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效果和科学性,相关技术人员不仅要积极投入到实践工作中,还要善于对以往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进行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不断适应环境监测的新手段和新方式。通过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土壤环境监测管理机制,落实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并将其逐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此外,还需同步完成各项监测指标的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和整理等工作,构筑起土壤环境监测从端到端的完整精密度,在实践中不断对管理制度加以完善。

2.2采样、制样质量控制

2.2.1布点方法及样品数量

(1)布点方法。常见的布点方法如下:第一,简单随机法,工作人员可以先将所需监测的土壤环境以网格的形式进行划分,并且对每一个独立的网格进行编号,在确定样品数量之后随机抽取网格编号,并将抽取到的网格设为采样点,随机抽取网络编号时工作人员可采用掷骰子、查随机数表等方式来确保结果的随机性;第二,分块随机法,对于多种不同类型土壤环境的监测区域,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分块随机法来完成布点作业,先将监测区域按照类型的差异性分为几个不同的监测单元,再在这些独立的监测单元中进行随机布点,从而有效提高布点样品的代表性;第三,系统随机法,按照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等面积的网格划分,然后再在每个网格的中心位置布设监测点位。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土壤环境监测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地选择布点方法,判断布点选取是否恰当。(2)布点数量。土壤环境监测区域内的布点数量主要由三个因素来确定,其一为调查目的,其二为调查精度,其三为调查环境。通常来说,监测区域内的每个检测单元都需要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点位布设。此外,监测区域内的布点数量还可以结合网格节点进行估算,也可以通过样品数的绝对偏差、相对偏差、方差、变异系数等一系列地数值结算来进行参考。

2.2.2样品质量控制

在样品采集前必须开展现场勘探工作,并结合具体情况,确保采样时段的选择与采样点的设置必须具备较强的代表性与合理性,然后以此为依据构建完善且科学的采样方案计划。与此同时,工作人员需注意,必须按照规定要求来控制采样的数量和位置,并尽可能避免样品采集过程中被污染的现象。等到样品采集完毕,需细致记下采样记录,通过对样品质量的保证来提高监测结果准确性。

2.2.3样品运输、制备的质量保证

样品的化验分析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所以需要将样品贮存并运输至实验室。而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避免样品出现污染的现象。若样品无法在第一时间运输至实验室,需进行合理贮存。而针对样品的制备,具体程序包括样品风干—粗磨—细磨—分装等步骤。要想进一步保证与控制样品质量,实验室需分别设立磨样室与风干室。在样品分装期间应使用清洁消毒后的工具,避免在分装过程中出现污染,分装袋可以选用具塞无色聚乙烯塑料瓶、具塞磨口玻璃瓶、特制牛皮纸袋等。等到样品制备完毕,管理人员需与制样者进行细致核对,并在交接单上签字确认。需注意,制样过程中必须保持土壤与土壤标签放在一起,针对具备挥发性、半挥发性的有机物,需结合具体情况利用特定方式进行新鲜样的分析。

2.3实验室分析

(1)样品前处理。因为土壤的成分非常复杂,要对样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要根据监测方案,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和仪器对样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要确保样品消解完全。(2)样品的分析。每一批次的样品,必须要做不少于3个空白样进行测定,如果样品的空白值过大,必须重新测定空白样,样品分析必须采用平行样测定,而且每次检测,必须有质控样品或者标准物质同时测定,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对质控样品和标准物质测定结果偏差较大的,要重新检测以确保样品测定的准确性。每组样品的1/5,要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如果加标回收率小于70%,则需要重新测定。

2.4质控人员

质控人员是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的执行者,因此监测结果的质量水平与质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适当地加强土壤环境监测项目中团队的人才培养力度是非常重要的,相关企业可以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与专业技能的课程培训,同时还可以每隔一段时间便对企业内的监测人员进行专业能力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相应的奖励和惩罚,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监测人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土壤环境监测作业的质量水平,使其能够达到预期理想的高度。

2.5监测报告的质量控制

在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报告属于最终的环节,在报告中可以完整的呈现出监测的结果,同时要严格审核监测报告,保证监测报告所得数据具有可靠的准确性。另外,可以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责任制,进而可以逐级审核监测报告。在审核的过程中,要明确分工、责任,如果在审核的过程中出现有疑问的数据,就要先进行查证工作,进而及时分析和解决问题,切忌不能推卸责任和拖延时间。相关的报告编制工作人员,应该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提升自身的业务和技能水平,尽可能避免人为导致的错误,以减少报告发生疏漏和错误。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开展的背景下,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促使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面临更为严格的技术标准与要求。鉴于此,必须明确当前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现状,采取科学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来规范、控制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全过程,促使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作用与效能的最大化体现。

参考文献

[1]董海洁,林宝达.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的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2):391.

[2]刘英男.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4(6):196-197.

[3]绳秋月,钟罗罗,吴植.土壤环境监测中现场采集和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研究[J].节能与环保,2019(11):88-89.

[4]高飞鹏.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09):147-148.

猜你喜欢

监测方法质量控制
电力在线监测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低频噪声的危害及监测方法
电能计量装置异常状态的监测方法
配电站运行安全监测系统研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