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改革实践

2020-12-29黄科举郑伟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电气工程理论人才

黄科举 郑伟

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的同时,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分析表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现代社会急需的人才,对口企事业单位近年来越发强调毕业生的自主性及创新性,这要求电气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理论性向实践性改革。

关键词: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实践

引言

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使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当今社会不断发展,人类文明迅速进步,社会经济十分繁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大量现代科技人才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为社会发展提供保障。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对人才的需求,对实习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实现新的人才发展路径和不断创新。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教学实践现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大学教育发展中的新事物。专业发展,具有现代发展趋势和现代发展要求,具有新时代的浓厚发展氛围。这个专业在学术和社会发展以及时间的演变上极具有发展前景。尽管教育和教学部门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非常重视,但是在发展水平上,仍然有一些差距。例如,许多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高等院校创新与实践教学仍然需要加强,教学强度和实践教学条件仍然过高。从理论上讲,此现阶段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实践教学的方法单一,无法满足公司的人才發展需求过多的理论和过少的实践会导致人才发展的畸形,不利于现实社会的发展。许多加入公司的人才表示还需要人才培训。就业能力太低。在许多情况下,很难找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导致理论课程不能整合到实践课程中,影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学习发展,使即将毕业和就业的毕业生有许多看不见的障碍。就像理论课和实践课一样。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和过于简单的实验教学导致学生在学识过程中立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就业能力和专业人才的数量。从而导致该行业普通人才的过剩,和高端人才供应求,这样十分不利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自动化领域就业的发展。这导致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缓慢,对社会就业施加很多的压力,不利于应用人才和精英人才的长期发展。

2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改革实践措施

2.1积极引导学生参加项目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掌握程度,并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提供人才助力。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若干专业课的教学手段和授课内容进行论述。实际上,人才培养是一项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电路、自动控制理论、电机学、电力拖动自动系统和继电保护原理等,均和新能源互联网具有一定的本质关联。需全体任课教师从新能源互通、互联、互易的角度出发,在改进教学手段、更新授课内容等方面共同努力,方能达到为新能源互联网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目的。

2.2优化教学环节安排,精选理论实践的教学内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特点是一方面对数学要求高,各种教材上密密麻麻都是繁杂的公式以及推导,另一方面是应用性和实践性比较强,基本方法和原理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的各个领域。而与我们现实的矛盾一是学生由于对前期基础课程的遗忘,害怕学习繁杂的公式以及推导,而各高校新的课改趋向于在整体学时中减少学时,提高工程实践要求,同时大力加大智慧教学的普及力度,如“金课”,扩大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主动学习因素增强、多渠道、多方式、可重复的、创新型的教学环节,通过理论对应相应的工程背景,将理论与工程实践对流起来,形成一个理论学习一个工程实践对象的应用场景,有机地将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量化和细化。

2.3增加专业课比重,构建有专业特点的能力体系

为打造合理、完备、高效、创新的有机整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可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按照“重基础,观实践,强专业,领创新”的原则进行过渡阶段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重基础”是要求师生具有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特教师需要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专业基础的能力,以便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提供保障。“观实践”是指着重观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为导向,根据学生的动手能力调整教学方法。“强专业”是指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使之具备较强的、符合企业需求的“一技之长”。“领创新”是指注重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以教师为领头羊,带领学生多做创新项目,多学社会新技术,多发展新思想,以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2.4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

创新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体系,不断发现新的教学方法,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体系。例如,专业课程中的教学反映了强电和弱电,软件和硬件以及组件和系统的组合。它将实践教学增加到总课程的四分之一。增加实践环节中的学分数量,并提高实践课程的系统性。研究科学知识,开发创新模式,实现创新教学和复兴科学知识的目标。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安排适合学生的实验教学内容,以便学生进行实验,以检验理论知识并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这种创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熟悉并满足理论在实践中的教育要求。其次,教师必须增加深入的经验并设计与实践课有关的新经验。学生不仅必须掌握实验操作的技术,还必须发现问题并在实验过程中反思实验的内容。解决方案策略:在实验期间,学生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紧急情况,并提高学生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这些多门培训课程使学生能运用所学到的所有知识,并分析意外问题并为未来提出解决方案。但是,在实验课上,教师必须提供宏观指导,指导学生选择实验程序,并最终补充实验计划,这样创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大幅度增加了教学负担和教师的工作。此外,实验结束后,学生之间应进行全面讨论。无论是实验方法还是实验结果,都必须进行讨论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机.

2.5加强教师培训,因人制宜教学

学校适时的开展培训,通过邀请具有良好经验及能力的老师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对培训老师学法的研究,能极大地促进教师教法的改进。同时也要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并对学生的反馈加以研究,这可以反向促进教师的能力提升,也能达到因人制宜教学。现代教育理论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方法,我们常说“教必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说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找到学生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此达到一个平衡,这要求教师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结合自己实际,去设计每一天的教学,去活跃他的课堂。

结语

今天的电气专业人才适应性强,毕业前景一片大好。在需求如此大大的情况下,我们要更加对于人才的培养,同时更要注重专业性和应用性,将其培养为具有技术特长,不可替换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泽忠,王兆安,沈颂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S1):5-8+23.

[2]展宗波,赵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77-178.

[3]梅杨,陶春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关系的探讨[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4(03):73-75.

[4]金佳露,杨嘉锋.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J].科技与创新,2018(10):142-143.

猜你喜欢

电气工程理论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刍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毛遂自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历史与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