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独特的供品
2020-12-29陈月娇
【摘 要】 朵玛是藏族供施中运用得最多的供品,发展至今已形成一种非常灿烂的文化现象,具有多方面的研究维度,本文从朵玛的含义、来源以及功用三个方面对朵玛作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 朵玛 内涵 意义
一、朵玛的含义及来源
朵玛为藏文的音译,藏语里朵玛的意思是食子,是一种用糌粑或者面粉捏成的,用以供神或者施鬼的食品,这是一种在西藏的宗教仪轨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供品。朵玛一词的解释有很多,一般认为朵在藏语中意为给与某人某物,玛为表示关爱之意,故朵玛之意为充满关爱之心给与某人某物。朵玛的供奉有历史渊源,藏地的本土宗教苯教早先祭祀是用血祭和人祭,后佛教传入,其不杀生的教义使得它必须考虑合适的贡品,而高原地区食物和水果得来不易,唯一的主食是糌粑,但单纯用糌粑献供既不雅观也不庄严,因此人们便以糌粑为基础,加上奶油,糖等物质做成各式各樣的形状供奉,而苯教因为要与佛教竞争不得不改变其祭祀方式,因为血祭人祭往往会耗费大量生产资料,影响社会发展。因此从佛教传入西藏以后,苯教和佛教的祭祀便采用以糌粑做成的朵玛上供下施,流传至今,发展出非常绚烂的朵玛文化。
二、朵玛的功能
朵玛一般作为上供神灵,下施恶鬼的供品,通常认为供施朵玛能给人们带来防范疾病,长寿财旺,心想事成,清除一切障的好处,莲花生大师著的《朵玛之明说甘露之库》说“长寿无疾兴财旺,心想事成清众障”,这是朵玛最主要的意义,但除了作为供品外,它还具有其他一些功用:
1.信众心灵的安慰寄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只要人尚未完全主宰自身,还受外部力量的支配,就会有宗教存在。人们把自身以外的不可控制的力量投射为神灵,因为这些力量不可控制,便产生祈求,期待,惶恐和害怕等心理,人类心理的平衡机制会驱使其通过祭祀的娱神方式来平衡心理状态。西藏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乏神灵,对鬼神的供施离不开朵玛,在民间宗教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藏族人民普遍把供施朵玛作为一种心理寄托。在大型宗教活动上摆放的朵玛极为精细,这些神像往往型制巨大,色彩饱满,雕刻精细,栩栩如生,庄严之态能够极大激起信众心里的敬畏和虔诚之心,娱神及等价交换的心理令人们相信能够得到神佛的庇佑,能够万事无碍,逢凶化吉,心理上获得生活的信心和安全感;法会过后会对朵玛进行焚烧,人们认为蕴含其中的持咒诵经等仪式给予的加持力能够祛除灾难,净化恶业,带来吉祥如意,也带给人们心理满足感和安全感;如果有人生病了,也可以将其制成病人的形状,也可以说是他们的佣像替身,抛在野外,让鬼物背走或吃掉,以挽救病人或有难者的生命,这在人们面对危难而难以解决的情况下,能够极大地纾解人们焦虑不安的心理。
2.为制作者积聚福德。除了可以给供施的人带来福德,制作朵玛同样被视为是一件积聚功德的好事,可以清除恶业和障碍,心意越虔诚,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制作的朵玛越精美,功德和福报就越大。普通朵玛只需几个小时,寺庙用的一年朵玛则需好几日,大型的法会所需的朵玛数量众多,且大多为型制巨大的本尊神,因此一般都需要一个工匠团队耗费数日乃成。利用朵玛制作供奉的神像时,一般都制作本教派的创始人物或者特别重要的上师,一般每个寺院制作出来的样式都不一样,主要是寺院高僧大德选定样式,拟定草图,但其中的关键在于制作材料的干净和供养心的洁净和虔诚,同时其软硬程度应该做成与自己食用的一样,不能考虑简便易行而做成软软绵绵的食子团。《普贤行愿品》中说,以诸最胜庄严供,无论是对诸佛菩萨做何种供养,都要求心意的虔诚,不能自己享用上好的酥油而将旧的腐败的酥油用于制作朵玛,如此才会集聚福德。
3.冥想观修对象和法力承载物。藏族密宗的修行人在禅定时一般需要一个观想的对象,这个对象往往是朵玛制作的神佛形象。朵玛虽是物质实体,但它被人们相信用于修行人的观想后承载了修行人的法力,因此也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可以改变河流方向和攻击敌人、改变天气等等,比如《热译师传》里描述:“热译师的胸口本尊坛城光彩熠熠,内供向上跃至一尺高度,也不洒落一地,朵玛食子也变为光团。”①“热译师向土地神制作了朵玛食子,抛于水中,水流改变方向,至今平安无事”,②“而热译师施以六十四朵玛回遮法,只见真言沙翻滚,朵玛着火....只见朵玛像离弦之箭飞向天....朵玛整好落在他们身边的一座磐石上...士兵们个个被镇住不动,昏厥过去。”③被被观休和加持过的食子普遍被人们视为拥有神奇法力的东西,毫无疑问这些记述有夸张的成分,我们应当理性看待,但一般大型的法会结束后信众会因为相信它具有了不可思议的神力而乐于拿取一些供奉或使用,剩下的则会被布施给动物食用。
朵玛发展至今已经是一种相当完备且灿烂的文化现象,一些寺庙的朵玛兼具实用和观赏价值,称得上是富有美感的艺术品,关于朵玛的研究目前还不够丰富,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挖掘。
【注 释】
①②③ 分别在益喜桑格著,曲甘·完玛多杰译.热译师传.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43、83、124页。
【参考文献】
[1] 廖华.藏族祭祀朵玛的审美形态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0):236-238.
[2] 南拉太. 藏传佛教“朵玛”祭祀的民族志研究[D].西藏大学,2015.
[3] (奥)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Nebesky·Wojkowitz,ReneDe),西藏的神灵和鬼怪[M]. 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 , 1993。
[4] 益喜桑格著,曲甘·完玛多杰译.热译师传.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陈月娇(1995—),女,汉族,重庆云阳人,硕士,2018级在读研究生,单位:西藏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