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IBM的混合云谋略
2020-12-29丁海骜
丁海骜
“客户面临的多厂商环境,对客户的系统维护以及客户本身具备的技能水平、基础设施运维支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卓蓝 (Alain C. Benichou),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在Cloud Paks发布一周年后,强调了IBM的混合云战略。在很大程度上,IBM的混合云战略是为了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四个挑战,而多云环境带来的多供应商基础设施运维支持,是首当其冲的最大的挑战。除此之外的三个挑战,分别是:混合云环境微服务管理复杂,云计算成本增加以及供应商锁定风险,以及企业用户自身缺乏IT技能带来的无弹性和敏捷性、应用上市慢等状况。
很显然,包卓蓝所说的“四个挑战”,不完全是技术或者产品所导致的,而是针对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公有云服务,在企业用户侧,体现在“多云环境”越来越复杂的管理、维护和平衡的难度。这实际上也符合技术和商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当新兴技术最初进入市场的阶段,厂商之间是各自为战的;但是到了技术应用趋势成熟的阶段,就一定会出现一个市场的“整合者”,从更高的维度,以一个更具有包容性的技术架构和标准规范,从用户的角度对市场上各个厂商的能力进行最充分的融合,从而达到整理市场的目的——IBM的混合云就是要做这样的事。
“IBM最成功的第一个平台,是1964年举全公司之力创建的大型主机;上个世纪90年代,郭士纳让IBM除了做最好的产品之外,还要做服务,做两种不同的服务——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这是第二平台。当所有的企业拥有了硬件和服务以后,还需要很多中间件的基础架构才能实现整体系统,这就诞生了IBM的第三平台,中间件。如果说前三个平台加在一起就像IBM帮助世界上的成功人士盖房子;那么IBM现在要做的第四平台——混合云+AI——就是要给所有的房子单元下面,加一个可移动标准化的底座,从而使住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变化。”缪可延,大中华区云计算与认知软件总经理把所有公有云服务提供商比做连锁酒店的经营者,那么用户也许可以在同一个品牌下选择不同位置的客房,但是没有办法跨品牌选择:“要知道,阿里、腾讯和亚马逊的连锁酒店,房卡是不可能互通的。用户买了阿里的卡,晚上想住在腾讯或者亚马逊连锁酒店,当然是不可以的。直到IBM加上了这个底座,将所有连锁酒店都纳入到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中,那么用户就可以在不同服务提供商之间进行选择——技术让这件事情变成了可能,但是,能做到这个的,目前为止,只有IBM一家。”
IBM对“混合云”的定义,本质上并非是实现对多个公有云的应用,所谓IBM的“混合云平台”强调的是在不同的异构环境当中,能够实现互通互联,包括公有云、私有云,以及传统的数据中心等IT基础架构和部署在边缘的基础架构。更重要的是,在IBM的混合云平台架构上,还要能够实现数据的分享、管理和安全与保护,最后为企业用户呈现的,是一个统一的运维管理平台——也就是说,这里的“混合”并非形式上的“混合”,而是更强调在应用过程中用户所能感受到的对云服务应用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IBM的“混合云”战略真正得以实践,是以2019年7月耗资340亿美元收购红帽为标志——将红帽开源的容器云平台OpenShift纳入囊中,给了IBM真正打造混合云平台的机会。
实际上,在收购红帽之前,IBM已经通过收购和研发,拥有了跨越IaaS、PaaS、SaaS三个层次全部云计算应用模式的产品组合。但从技术和产品层面,始终不具有吞下整个市场的能力。直到拥有了OpenShift,IBM就有了一个将以往云计算技术和产品进行彻底打碎细化,并按照更细粒度、更松耦合方案,以及更宏观的IT架构构建逻辑进行彻底重组和优化的机会——不仅包括IBM Cloud、IBM主机、服务器,还有IBM所有的软件。
借助红帽OpenShift,向下,其与包括不同厂商的公有云、私有云、边缘计算和传统IT数据中心等在内的各种环境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与基础架构层的联系,从而使IBM混合云能够在横向上覆盖更广泛的基础架构环境;向上,红帽OpenShift可以整合包括IBM原有的包括AI应用、Cloud Paks(2019年8月,IBM宣布将其软件组合转化为云原生,并对其进行优化,使之在红帽OpenShift上运行。其中,首批转型成果以“IBM Cloud Paks产品组合”的方式于2019年11月亮相中国),以及来自红帽的生态合作伙伴市场,从而实现了从IaaS、到PaaS和SaaS的应用贯通,与软件应用层完成融合,为企业用户提供一致化的从互联互通、数据、安全、管理等全方位需求的覆盖。
有了“混合云”架構,IBM就要开始做更高维度的整合:构搭建一个有充分覆盖面的生态系统,将包括云计算市场当中的各级各类服务提供者、各个行业领域的企业用户,以及各种合作伙伴都囊括其中。“跨界混搭,IBM改变了合作方式:IBM混合云已经成为一个能够连接所有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技术平台,IBM的打法是:不只自己做,阿里、亚马逊、AT&T、塔塔咨询服务(TCS),以及安永(EY)这类四大的服务公司……都是IBM的合作伙伴,IBM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开放生态系统的业态。”缪可延说。
对于各种企业用户,IBM推出了行业生态云的概念。简单地说,即以企业用户为核心角色,IBM作为提供技术伙伴,基于OpenShift、IBM容器化预集成的Cloud Paks,为企业用户构建一个属于企业用户生态圈的混合云平台和满足其行业特色的混合云应用。企业用户全面负责这一专属混合云平台的运行和管理,并将这一行业云推广到自己所属的行业中,将这种能力输出到整个行业:“这就相当于IBM帮客户做了一个苹果APP Store——区别在于苹果APP是为了个人用户,IBM的生态云是做了一个企业的APP Store。”缪可延强调,IBM的混合云平台是生态云的技术架构,基于这个架构,能够实现三赢:IBM、IBM的企业客户,以及IBM企业客户的生态伙伴。
而对于IBM自身的技术和产品生态,IBM副总裁、大中华区伙伴生态事业部总经理叶明强调:“不同的生态系统里有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有全球的集成商,行业的服务商,IBM更希望首先成为这个生态系统当中的连接者,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其次,是一个创新的赋能者和助力者,希望更多合作伙伴能够基于OpenShift平台和Cloud Paks的解决方案,基于他们对行业的认知,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创新的解决方案。最终让这个生态系统成为一个成长共赢的平台。”
在接受笔者提问时,叶明重点谈到了专门针对生态伙伴拓展成长计划的蓝星云途:“蓝星云途的目标有四个类型的合作伙伴:第一是拓展IBM和红帽两边的生态体系。第二是特定细分行业中独立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者,如房地产行业、零售业、服务行业……他们愿意去拓展自己的业务,同时希望跟IBM的生态一起去打造自己更强的生态。第三类,是IBM原有的合作伙伴。第四类,是云原生的合作伙伴,如基于人工智能,基于不同类型的云服务商。”叶明强调,IBM专门为混合云的生态拓展打造了端到端的计划:从招募到赋能,再到商机的推动、奖励计划。“这使得我们在整个合作伙伴的推广中,目标非常明确,进度也非常高效,IBM希望通过混合云的基础,能够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到我们生态圈。”
而在技术架构和生态圈之外 ,IBM与其他同类提供商相比,还有一个杀手锏——咨询服务。
“第二平台时代,我们帮很多企业实现了ERP的系统建设。现在我们已经快速进入第四平台阶段的时候,我们希望继续延续IBM为中国制造,在中国制造,与中国共创的前进步伐。我们也希望能够帮助所有企业在混合云的时代,打破原来不同云厂商之间所设立的一些技术壁垒。数据要流要流动才能产生价值,流动以后才能释放力量,流动以后才能够增加不同的厂商、不同的生态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
马勇, IBM大中华区企业咨询服务部合伙人,云应用服务总经理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企业的云平台战略,必须与数据、安全、智能、移动等战略保持一致;与自身的业务战略相结合,是企业释放云全部潜能的唯一途径。而IBM在任务关键型业务流程现代化方面深厚的行业专业知识,能够针对每个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其专属的应用任务、工作负载、安全需求,以及特定的行业需求。
写在最后
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一个行业,例如云计算和IT产业;因此一个新的战略也许会改变一个公司,例如混合云与IBM。IBM此次对于混合云战略的投入,从技术到产品,从商业模式到公司架构,可谓到了倾其所有的程度。而且其目标所指,也并非短期的商业收益,更多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战略,重新获得整合和領导市场的机会。“我们要更好地推动IBM开放式混合多云平台,现在我们都站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包卓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