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花城社的“中国好书”
2020-12-29张懿
张懿
“为好书寻找读者,为读者推荐好书”,由中宣部指导、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的“中国好书”评选活动已经走过了七个春秋。自2014年举办首届年度好书颁奖盛典至今,每年的年度获奖图书都是从当年的十多万种新书中甄选出的佳作,凝聚了作者、编辑和出版社的心血和智慧。如今,“中国好书”不仅成为品质与畅销的代表,同时也成为了最权威的国家图书推荐榜和引领出版界、导航全民阅读的风向标。
据统计,2013—2019年评出的“中国好书”共计211本,其中,花城出版社有6本入选年榜:2013年《这边风景》(王蒙 著)、《出梁庄记》(梁鸿 著),2017年《平原客》(李佩甫 著)、《遥远的向日葵地》(李娟 著),2018年《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曾平标 著),2019年《你好,安娜》(蒋韵 著);2本入围年榜:2016年《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马金莲 著),2017年《惊蛰》(海飞 著);5本入选月榜:2017年7月《问青春》(张闻昕 著);2018年8月《三个吹鼓手》(连城 著),2019年5月《海祭》(陈启文 著),2019年6月《千万与春住》(张欣 著),2020年3月《万福》(吴君 著)。
作为一家地方文艺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已成为继中信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中华书局等几大名社之后获奖次数较多的地方出版社,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花城出版社已成立近40年,20世纪80年代开风气之先,早年出版界、读书界出现的钱锺书热、先锋文学热、武侠文学热、琼瑶热、席慕蓉热、朦胧诗热、程甲本《红楼梦》热等,都肇始于花城出版社,深耕细作之下打造了文艺出版的知名品牌。近几年,花城出版社继续坚定文学本位和人文情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推出了一批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文学读物,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并在各类重要奖项和好书评选中屡获佳绩,这都得益于花城出版社一直坚持专业特色,走文学艺术精品出版的发展之路。
好书的核心是好内容。坚持导向第一,内容为王,注重文艺出版物思想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的统一,才能推出好书。一方面,花城出版社高度重视图书内容的思想属性,在注重挖掘作品审美价值的同时,注重作品的教育、引领作用,坚持图书的文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如获得首届“中国好书”的《这边风景》,曾是王蒙尘封40年的精品力作,通过一场跨越40年的文学对话连接时空,打造了一枚打开新疆的钥匙,凸显新疆多民族的和谐生活、宣扬民族团结和融合的主题。当花城出版社拿到这部重头书稿之后,深度挖掘了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使这部重量级的作品展现出强大的可塑性和生命力,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中国好书”等重量级奖项。另一方面,好书打造还需要从文学艺术角度积极展开主题出版,以文学艺术作品形式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各个重大节点出版不缺位。2018年花城出版社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重点打造了聚焦港珠澳大桥这一历史性、标志性伟大工程的纪实文学《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书写了港澳回归共圆中国梦的时代篇章,以详实的内容和丰沛的情感在一众同类题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好书”奖的殊荣。
好书的依托是好平台。花城出版社拥有两家全国知名的文学杂志《花城》和《随笔》,《花城》被誉为全国大型文学期刊“四大名旦”之一,《随笔》则享有“北有《读书》,南有《随笔》”之美誉。两部刊物汇聚了许多优秀作者,书刊的良性互动也是花城出版社打造精品图书的重要保障。
在名刊效应的带动下,花城出版社不断在重点图书的选题立项上突破地方社的局限性,既敢于追名家、争大稿,又长期关注文坛新力量,扶持新锐作家作品,逐渐形成独特的出版气质。“中国好书”获奖榜单上的《这边风景》《平原客》《你好,安娜》《千万与春住》等长篇小说均是在《花城》杂志首发,然后出版图书单行本,坚持品牌带动战略,坚持名家带动战略,将优质的作者资源转化为优质的出版资源,全力打造国内原创文学的出版高地。
在注重名家名作的同时,花城出版社还致力于扶持、培育国内文学新生力量。如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的“锐小说”系列,囊括徐則臣、田耳、蔡东、走走等有实力、有影响力的青年作家,成为当时最受期待的中国新锐作家集合,出版后口碑甚佳,获得业界和读者的一致好评。该系列中的《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一书入围2016年“中国好书”年榜,《问青春》一书入选2017年7月“中国好书”月榜,对于青年作家而言是难得的肯定。
好书还需好好打磨和全力推广。“匠心打造把控品质,全力推广促进融合”是花城出版社的一套打造好书的操作机制。在读者对出版产品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我们对编辑加工、校对、装帧设计、印制发行等环节均要求精益求精,从内容到形式都追求高品质,使真正有内涵的好书以最好的形式呈现。图书出版后,更需要为优秀的作品发声,通过各种层次丰富的活动,与评论家、媒体、经销商、读者实现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实现有效传播,以优秀的作品感染人、引领人,发掘文学作品的多重价值,打造完整的文学生态,推进优质文学作品的多介质出版和媒体融合工作。
文艺出版任重道远,文艺出版大有可为。当下的中国正进行着广泛而深刻的历史变革,进行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为文艺出版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近年来,在图书市场板块中,文学艺术类图书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广大读者的文化消费热情高涨。需要保持清醒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推进文艺出版物内容供给侧改革同样任重道远。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网络文学、微博、微信对传统文艺出版带来巨大的改变,影视、游戏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对传统文艺出版形成冲击,文艺作品个性化需求成为阅读需求的主流,亦有少数文艺出版物格调不高、粗制滥造,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有坚守亦有取舍,重品质亦重传播,花城出版社将一如既往地集中力量抓一流作者、抓优质选题,引导现实题材重点作品的选题、立项、创作、传播一系列流程,完善大项目的策划实施机制,储备、发现更多更好的项目,为作者和读者做好服务工作,以匠心精神和专业素养打造精品。有坚守有取舍,重品质重传播,展现一个品牌社的创造力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花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