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勇气,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2020-12-29血酬
一天夜里,我们在同学群里聊天。一个曾经诗情画意的女同学说:“英哥,真羡慕你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我感觉自己这辈子已经完了,每天上班应付工作,下班回家做饭带孩子伺候老公,一眼看上去以后的几十年就这样了。”
她以前是个文艺青年,喜欢写诗,喜欢唱外文歌,内心有着无限的幻想和柔情。但现实就是这样,小时候的诗情画意变成了如今的柴米油盐。
常听人讲“勿忘初心,方得始终”,但没多少人能始终坚持自己当初的想法,或因外力,或因时过境迁。
我小学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我觉得老师很威风;我中学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外交官,面对各国政更侃侃而谈,威武霸气;然而上大学以后,知道了外交官的真实工作情况,我就再也不感兴趣了。又加上我高考的时候,考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主要是家里的意见。为了取悦父母,我放弃了真正想读的文学系,选择了法学系。
人这一辈子,需要自己决断的事情很多,但最重要的就两个:做什么工作,和谁在一起生活。
在我毕业那年,最先进入学校进行招聘的是一家酱油厂。条件不太好,每年三万至八万的薪资,一签就是五年。听说有八个法学院的同学,拿了这家工厂的录用函。我想,是不是当年宣传的就业形势把大家吓坏了,以至于大家慌不择路了?
从现在的职业来看,80%上的同学在公检法领域,其他人则在银行系统或公务员系统,真正从事商业领域的屈指可数。我像是个异类——我去了一家名声不太好的游戏公司收购的网络文学网站当编辑。
我爸很生气,在电话里和我说:“你在武汉好好待着,我马上过去。记着,不要辞职,也不要离开。”
我愣了一下,然后告诉他:“我已经辞职了,现在在上海。”他很生气,挂了电话。
在上海面试完以后,我回到了家里,心里忐忑不安,觉得自己一定会被痛骂一顿。事先我已经演练了各种预案,一再地告诫自己: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回家以后,在饭桌上,我爸说:“你已经长大了,自己的路自己走吧。不管怎样,你都是我儿子,你自己没能力做决定的时候,你就听我的。你既然已经做了决定,我只能听你的了。”事情的发展出乎我的意料,然而我的内心却很温暖。
从爱好文学到文学系再到文学编辑,这是一条顺心的路,也是我曾经想选的路。从继承家业到法学系再到公检法领域,这是一条顺理成章的路,可这不是我的选择。我非常理解我的父母,他们希望我过稳定的生活,也对我舍弃稳定的事业单位很不满意,但当我下了决心以后,他们还是决定毫无保留地支持我。
人生中第一次,我可以自己决定要走的路。我感觉自己长大了,也感觉风险来临了。没有什么决定是完美的,也没有什么决定是不需要承担风险的。如人饮水,暖凉自知。
文学是我的爱好,对于进入网络文学编辑这个行当,我思考了很久。有那么小半年时间,我一直都在观察:看文学有没有希望,看年轻人喜欢什么,看什么东西有蓬勃的生命力,看什么是新兴的事物。我很慎重地做着比对,这些理由让我最终说服了家人。
(黄乐恬荐自《时代青年·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