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市逻辑

2020-12-29余秋雨

今日文摘 2020年10期

在国土上,卢森堡是个小国;在金融上,它却是个大国。我们想拍摄一下他们的银行街,却立即受到了阻拦。

阻拦者不是警察,而是一家银行的职员。他见到我们扛着摄像机正准备做全景式的扫描,便像触电似的箭步朝我们跑来,边跑边举手示意我们停止拍摄。

这让我们很奇怪,因为我们站立的街口离银行大门还有不少距离,哪有大街上不准拍摄的?

那位职员讲的是德语,我们听不懂。他又用英语说,这里不准拍摄。我们问他为什么,他摇头不想回答。这时,走过来一位戴眼镜的先生,自称是总经理,态度非常客气,用法语和我们交谈。我们希望他说英语,但他用生硬的英语所讲的一切过于复杂,我们听不明白。

于是,由两位伙伴与他们做语言上的厮磨,我和别的伙伴让到一边,猜测他们禁止我们拍摄的理由,会不会担心这与抢劫案有关?

这时来了一位我们前天认识的当地朋友。他在几种语言上都娴熟无碍,只与总经理聊了一会儿,他便笑着转过身来告诉我们:“只有一个理由,他们是为了保护出入银行的顾客,保证他们不被摄入镜头。”

原来,按照当地的法律观念,个人财产的提存往来是一个人的重要隐私,但人们不乐意在隐私受到侵犯之后再谋求法律保护,而是希望提存往来的一切环节,都能杜绝被侵犯的可能。正是这种希望,构成了现代金融业的信誉基座。小小的卢森堡能在三四十年内快速发展成一个举世瞩目的金融王国,与它严密的银行保密法规关系不小。

还有一次,我和一位德国学人在斯图加特的一个路口等红灯。顺便说起,在这人口稀疏、交通冷清的城市,极目左右都没有车辆的影子,即便冲着红灯直穿过去也没有任何危险,但人们还是规规矩矩地等着。从社会学角度看,这究竟出于一种什么制约呢?

他说,规则后面有一套严密的逻辑,比如:

第一,据统计,城市街道的穿行者中,受交通事故伤害最大的群体,是孩子。孩子们最有效的教育来自他们自身的观察。

第二,当你四顾无人无车,放心穿越红灯的时候,根本无法保证路边排排高楼的无数窗口没有孩子在张望。

第三,于是你进入了一个逻辑悖论:当你安全地穿越了红灯时,等于给孩子们上了一课,内容是穿越红灯无危险。只有当你遭受伤亡的时候,才能给孩子们正确的教育,但你又不愿意为这样的教育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

第四,面对这样的悖论,唯一正确的方法是放弃穿越,既不让孩子们看到穿越的安全,也不让孩子们看到穿越的危险,一见红灯就立即停步,让孩子们看到一种无须别人监督的生命规范。

这番推衍,让人很难辩驳。

我想,仅从上述金融规则和交通规则两端,已大致可以说明现代的“都市逻辑”是怎么一回事了。

(布尚智荐自《公务员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