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步数排行榜上的“王者”们你们的膝盖还好吗

2020-12-29唐婷

今日文摘 2020年22期

近几年,微信朋友圈里晒步数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运动步数你追我赶,既激发了动力又锻炼了身体,受到不少人的追捧。翻看运动榜,1万起步是标配,2万起步有可能登顶,3万以上是妥妥的“王者”。

然而走得越多身体就越健康吗?广为流传的“日行万步保健康”的说法有科学依据吗?答案可能和你想的并不一样。

走路过多引起多种劳损性疾病

走路锻炼对身体的益处无需赘言。但需注意的是,走路虽好,但也不用一味追求步数多。从现有研究来看,并不支持步数越多就越健康长寿,相反,走路锻炼过度还可能导致肌肉、筋膜和关节损伤等劳损性疾病。

在临床接诊中,医师们经常会碰到过因走路锻炼过度出现膝前疼痛综合征的患者。此类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基本正常,但主观症状较重。他们往往是平时运动量不大,突然加大运动,导致隔天或几天后出现反复的膝关节疼痛不适症状。

由此可见,走路看似简单,但以健身为目的的走路对个人的体质仍有一定要求。每日应根据自身身体情况,酌情决定行走步数和速度。此外,走路姿势也尤为重要,不正确的走路姿势非但不能起到保健效果,反倒会对肢体肌肉关节、身体姿态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

每天走多少步对健康最有利尚存争议

说到科学合理走路,不得不提的两个概念是行走步数和行走强度。对于每天究竟要走多少步,要走多快才能对身体好,不同研究人员也有不同看法。

2019年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对16741名老年女性每天的行走步数、行走强度和全因死亡率进行了测量,认为与每天走2700步相比,走路达到7500步,与全因死亡风险下降60%有关;但超过7500步之后,全因死亡率和步数之间就没多大关系了。

而今年一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近5000名受试者的分析显示:对中老年人而言,与每天走4000步相比,走路步数达到8000和12000步,分别与全因死亡风险下降51%和65%有关。

虽然在每天走多少步对健康最有利的问题上存在争议,但非常有趣的是,这两项研究却均认为行走强度与全因死亡风险无关。

“日行万步”源于营销概念

“日行万步对身体有利”这种观念到底从何而来?BBC纪录片《健身的真相》对这种说法进行了探寻。20世纪60年代,日本一家计步器厂家为了销售一款机械计步器,打出“一天1万步”的口号。

当时计步器厂家做了个粗略的统计,得出了“日本人平均每天行走3500-5000步”的结论。为了给计步器加入辅助锻炼身体的概念,厂商灵机一动,将步数平均值上限乘以2,把日行万步和强身健体关联了起来。渐渐地,“一天1万步”这个口号,也就推广开来。

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日行1万步”的官方建议,也没有明确支持“日行万步方能健康”的相关研究。走路锻炼应循序渐进,适可而止。

(甜花荐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