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保国的拳术想到了诚实的重要
2020-12-29朱仲南
闲着没啥事时,便在手机上看一些趣人趣事。先看的是一位女士,她是武术界的奇人,功力非凡。这位女士叫闫芳,她最有表现力的绝技是“隔山打牛”。当她的徒弟轻轻被她一碰,她就利用所谓的“传导力”,把徒弟们震飞。她的徒弟估计营养都很好,每个人都身强体壮,弹跳力也不错。她一发功,男女徒弟们便瞬间乱窜乱跳,动作逼真,就差口吐白沫,两眼翻白了。
闫芳女士每一次把水牛般身材的徒弟们震飞之后,总是看着他们在半个网球场大的地方鼠窜,显得淡定而又自信,嘴角常露出不易觉察的微笑。她是否很欣赏徒弟们出众出彩的表现呢?我估计是这样的。
笔者常思考,是否真的存在“怀才不遇”呢?要是早一点把闫芳挖掘出来,让中国足球队的队员学上这一招,用功力把场上的对方队员震飞,然后就起脚射门,即便球被对方守门员接住也不要紧,就利用“传导力”把人和球一块震入球网内。篮球队也一样,让高大中锋往篮筐下一站,震飞对方队员,自己便可轻松投篮了。网球也一样,用功力去发球,时速达300-500公里,然后用“传导力”把对方震飞,或把对方的球拍线震断,那一定会旗开得胜。
在胡思乱想间,网上又大肆宣传“浑元形意太极拳”了,这位掌门人是马保国。马保国不像闫芳那么斯文、淡定,他时常会中气十足,锤子敲钉那样干脆,显得十分自信,一副胸有成竹的气派。
马保国的“浑元”功,把武术的基本理念全部改造了一遍,传统武术一般讲究收腹、聚气,马保国却不管那么多,常像一只蛤蟆那样掀起肚子,一鼓一鼓地向前推进。如果被人击中腹部,中气外泄,丹田震萎,又怎样打击对手呢?这些,都不在“浑元”功考虑之列。
马保国又在家中拍片子宣传他的“五连鞭”。这是什么样的“五连鞭”呢?他不断地解释,但学过武的人与不懂武术套路的人,没一个看得明白。他那套“五连鞭”的抖动、扬手、发力,全都像那个特殊十年里的“忠字舞”,看的人莫名其妙,表忠的人一本正经。
马保国还耍太极刀,那刀法古古怪怪,有时像个陀螺,转来转去地挥刀,违反了刀法跟眼走的功法,这极其危险,容易误砍无辜。他有时又手扶刀身,像推车一样向前,那双脚打得地上啪啪响,力往下泻,不在刀刃上,又要来干什么呢?那功力全部分散,像一个乡间嬷嬷推磨一样。
是不是真的就不存在真功夫,真武术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企图用闫芳、马保国之流的骗技、雕虫小技推翻武术的精华、流派,是一种狂妄与无知。
在那难忘的十年里,笔者年少,十年无所事事,也没遇上敢教我们文化知识的高人,我们便去一些公园或市井,走访观望一些武术爱好者练功学艺,真的发现十里之内必有高人。其中有一位练武人,总在我们街道出现,我们听说他会武功,常拉着他,要求他表演。
这师傅喜欢跟小孩玩,求多了他就会说:小朋友们,学功夫不是为了打架,是为了健身、强体,你们千万不要打人、欺侮人,答应我了,我就表演给你们看。
我们当然一口承诺。
于是,他就躺或趴在被台风吹断的树干上,那树干有碗口粗,树干断裂处不是刀切的那样干净,还有不少尖锐的木刺,手摸上去都扎人。他躺上去后,就叫我们转动他的身体,转了十几圈,背上、腹部没有一点伤痕,树干却被磨得滑润了许多。
然后他说,这树不行了,你们把它折断吧,不要让眼睛不好的人碰到,容易跌倒。于是,我们一群人去推,去扳,都没有用。他轻轻地说,你们走开,我来吧。于是收腹,聚丹田之气,单掌突然发力,“咔”一声,树干便倒下了。
再稍长,参加工作了,不时便去省里的《武林》杂志找朋友聊天,当时的《武林》杂志发行已超一百多万份。在编辑部不时会见到一些武术界人士,也领略了他们的技巧。当年的编辑现在仍都在,他们也是见证人。当然,后来《武林》杂志式微,这是后话了。那是一码归一码。
在我们这,在小偷中间流传一句话,去学校偷东西,不要去体育学院里偷,一旦被发现,你跑不过,打不过,要被抬出来。因为体院里有武术专业。所以,当时学校、学院被偷盗的情况较多,搞得保卫科十分头痛。但体育学院里甚少发生此类事。
马保国除了武功造假,假掌门、自封称号外,实际上最大的危害是追名逐利,心术不正带来武风不正,给传统武术抹黑。这使武术界的信誉受到极大冲击,使歹徒们妄作、妄为、妄语,欺人太甚。一粒老鼠屎丢进粥锅里会煮坏一锅粥,诚望武林之士,不为所动,继续练功练武树正气,该大喝一声就大喝一声,对邪恶该出手时就出手。
写至此,想起了马保国为自己的门派起名,叫“浑元形意太极拳”。心想,这家伙起名也不会起,其实是“浑球儿”一个。
(陈文卓荐自《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