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的难点及对策
2020-12-29
当前,国内正处于经济水平不断上升的发展时期,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地提升,民众越来越关心食品的安全问题,而对于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有效落实就是为了确保肉食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基层中,不断加强防疫检疫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农牧业产品的质量安全。而在此工作中,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就需要加强研究,不断促进基层防疫工作的有效进行。
1 全州概况
玉树州地处青海西南方向,是我国三大主要水系的发源地,海拔在4200m左右,拥有40.5万常住居民。全州下辖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一市五县,全州各类牲畜存栏数为392.02万头只(牛352.32万头、羊39.79万只)。共有兽医专业技术人员254人,村级防疫员1452人。
2 专业技术人员及防疫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2.1 全州不但缺少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知识及技术水滞后,而且由于兽医工作者的管理机制是三权归乡镇管,目前在岗的相关人员所进行业务量不多,大多数的人员都是以乡镇为中心进行工作,还有一些在防疫站进行工作,另有部分人员在繁忙时会被抽调,从而导致工作不能照常进行,防疫检疫工作难以保障。
2.2 专业技术人员要时常直面禽流感、结核菌病等疾病是人畜共患的,如果出现操作失误就可能出现被感染的情况。
2.3 疫苗作为防疫的重要技术武器,其保存条件要求非常高。现在全州各县从乡级到村级、村级到户冷链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十分突出。
2.4 由于机构改革,分化了各级兽医站的职能,导致对畜牧兽医方面的科学研究、新技术的推广和利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村级防疫员的现状及问题
3.1 疫情处置水平还需提升因为玉树的村级工作员待遇水平太差,没有任何保障,加上村级防疫员的文化素质不高,直接影响着农牧业对于疫情的防控。
3.2 村级防疫员管理体制不健全村级防疫员队伍组织松散,防疫过程中技术操作不规范。当前防疫注射工作量不断增加,防疫水平及监管不断加强,而薪资无法跟进,村级防疫员时常会出现消极怠工、误工情况,不能彻底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当地常规防疫注射工作,给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留下了隐患。
3.3 防疫经费不足在防疫工作中,因为玉树地区面积大,农场分散,工作半径广,防疫经费不足以支付交通费用,时常出现村级防疫员自费支出交通费用,久而久之使其出现厌烦心理,导致工作消极、服务职能弱化。
4 提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对策
4.1 完善防疫检疫工作机制优化基层工作站的工作机制,依据现实的需要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从而避免分散管理的问题出现,进而保证基层检疫防疫工作的高效、高品质完成。而且,需要着重提高基层防疫检疫工作的重要价值,对工作进行有效分配,落实到人,从而激发防疫人员的工作热情,加速基层防疫工作有序进行[1]。
4.2 确定各部门的权责将基层防疫工作机制作为基础,对基层畜牧站的监督管理权、技术职权及相关部门的权责进行分区监管。加大基层畜牧站的工作意义,将其培养成玉树地区基层防疫工作的示范。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加强对基层单位工作任务的责任确定,这是保证基层防疫工作是不是能够有序进行的关键。玉树地区政府也必须加强防疫检疫的基础设施建设,下发充足的经费,防止因经费缺乏、仪器落后等因素对后续工作开展所造成的影响。
4.3 提高防疫员的技术能力在对基层防疫员的技术水平进行提升的过程中,其核心在于监督管理要落实,系统性的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核检测,从而确保所有人员能够全面掌握各种动物的病症、感染情况与防疫工作重点及技巧。此外,为了挽留高素质的防疫工作人员,需要适当完善防疫人员的福利制度,扩大技术人员的视野,为其建设更先进的工作平台。
4.4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要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要加强对于配套设备的监管,保证所使用的疫苗、器材及试剂等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加大对防疫员的教育与监督工作,保证其所有的防疫操作都是规范且标准的。此外,在防疫工作中,必须将各项流程进行有效地落实,从而避免违规行为的出现。
总之,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是确保食品安全及农牧业发展的关键。另外,为了保证基层防疫检疫工作的发展,需要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及经费划拨,从而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